高校助学捐赠名校与一般院校贫富两重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3:02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涂超华 高考在即,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高三学生蒋远明却一有空就去网吧上网。他要尽可能地浏览各高校网站,查找招生信息。母亲两年前下岗在家,全家的生计靠父亲一人支撑,蒋远明报考助学金、奖学金项目多一些的学校,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然而在阅遍众多大学的网站后,他发现,越是有名气的大学,济困助学体系就越完善,助学金、奖学金项目也越多。相比之下,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的很少。 这让小蒋有些失望,他的成绩在学校算中上等,要考取名牌大学,并没有十足把握。他感叹道:“名校招生人数只有那么多,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考进去,为什么其他学校的奖助学金这么少?” 清华北大奖助学金逾百种一般院校只有十几项 蒋远明的疑惑也是整个社会的疑惑。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质疑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近日,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发出“各地对清华北大两所学校过度追捧”的评论。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学生的扶贫济困,在各高校也是苦乐不均、贫富两重天。 记者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网了解到,北大现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130余项,总金额约为987万元,约占北大所获捐赠总额的6%。北京大学勤工助学中心2004年的统计表明,北大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0.4%。 清华大学设立的奖学金也超过100种,在校生超过1/3的学生可以获助。除奖学金外,清华大学还设立了40余项不同等级的助学金,千余名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助,资助金额每人每年1000元~5000元。 对名校而言,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不仅可以用于设立奖助学金,使学校在解决贫困学生的问题上从容应对,还能用于科研、设备购置和学校发展建设上。 但更多的一般院校却没有这样的际遇。除了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学金等政府部门设立的助困助学项目,社会捐助少得可怜。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江西省10多所本科高校中,由社会捐助设立的奖助学金,大多在10项左右。奖助学金较多的南昌大学,针对学生的奖助学金项目也仅有24项。 南昌大学助学办公室主任夏侯宏说:“这其中还包含了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各所学校都设有的优秀学生奖学金等项目。真正来自社会捐资设立的只有20项。而且还有不少项目都是面向某一专业的,覆盖面不广。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是,奖励的金额比较有限,大部分只有每学年500元到1000元,对困难学生起不到根本的帮助作用。” 很多学生报考地方院校,是冲着低消费水平 南昌大学是江西省惟一的一所国家211重点建设大学,在校各类学生有8万余人。在校本部的近5万名学生中,贫困学生约占到1/4,其中特困学生约占9%。 江西省地处中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消费水平相对偏低。夏侯宏说,学校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报考南昌大学,都是冲着这点来的。 “对中西部的高校而言,学校需要发展,各方面资金都很紧张。南昌大学每年接受的社会资助金额只有60万元左右。所有的资金都用于帮助贫困学生,但这依然只是杯水车薪,更不敢奢望还有富余用于学校的建设。好多奖助学金项目评选时,上报到学校的符合条件的学生都有一两百人,但名额只有10名。” 据了解,南昌大学的捐赠绝大多数来自校友,社会上企业的捐助几乎没有。尽管校方抓住各种机会跟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财团联系,但很少有企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院校的贫困学子。而这种情况,也是众多地方普通院校的无奈。 爱心应该没有偏见 江西省青少年基金会副秘书长戴莹表示,不管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普通大学的学生,哪怕是专科生、高职生,只要他们的确是家庭贫困、有上进心、有求学愿望,社会都应该给予帮助。 2003年,江西省青基会首次启动“希望工程学子阳光行动”,当年筹集到了400万元爱心捐款,资助对象是江西籍考取清华北大的学子。2005年,其资助对象扩展到考取普通院校的学生,但资助人数有限,还是以帮助名校学子为主体。 “如果做项目计划时,你跟企业说,你的资助对象是针对大专生的,肯定不会有太多企业感兴趣。企业资助贫困学生,并不指望学生以后对它有什么回报,但企业更愿意资助那些文化素质高、学习成绩好的顶尖人才。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整个社会都需要转变这种慈善观念。”戴莹说。 为了帮助中西部地区积极进取、家境贫寒的青年通过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获得更多成长机会,今年3月,丰田汽车公司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设立“丰田助学基金”。这是全国首笔针对中西部地方院校贫困学生的社会捐助。自2006年起,该基金资助中西部20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每所高校每届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次年度助学金为5000元。 提起这个项目,夏侯宏很是激动。不仅是因为这是捐助南昌大学的惟一一家知名企业,也不仅因为这项助学基金是目前该校所收到的单笔最高捐助。他认为这项奖学金的社会意义更为可贵,它的示范价值尤为明显。爱心应该没有偏见,企业应该更多地从全社会的角度去体现慈善和关怀,而不是光往名校里扎堆。他说:“中西部以及大多数地方的普通高校的学子们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公益活动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本报南昌6月13日电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