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考只考语数外惹争议 院士痛陈不重视理化弊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14:0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1日电 据南京晨报报道,20日,权威人士向媒体公布了2008江苏高考草案,此草案规定:最后高考只考3门,即语、数、外,3门总分690分。录取时,高校将根据这3门学科的总成绩进行投档。这与8月下旬晨报重点报道的院士联名建言高考重视理化,反对最后高考不考理化的那份草案基本相同,这引来学术界一片反对声。

  当初联名建言江苏高考应该重视理化的几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获悉最新草案与先前的

草案基本相同,且依然没有将物理、化学纳入最后高考科目后,非常痛心,他们大声疾呼:坚决反对这种草案,如果这种草案在未来一周里通过,将是对民族极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而且也是与立国之本的科技创新背道而驰。

  不重视理化大学难有成就

  看到媒体上发布的最新草案内容后,江元生院士心情一直很沉重,因为高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更是影响一代人的大事。最新草案的结果依然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数外三门上,无暇顾及其他学科,只要达级或者达到A级即可。

  “物理化学是我们的科学基础,我们国家正处于工业技术革新时期,我们需要大批大批的物理化学专家,现代工业也一刻离不开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支撑着现代工业的基础,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在中学期间,物理化学得不到重视,大学很难有成就,一旦最后高考不考物理与化学,其结果是严重的。尽管有人会称,理化学业测试会考,但其现实意义与导向意义已经严重变味。所以我负责任地说,如果实行此种高考草案,那么是对立国之本的科学技术正面挑战的一种方案,我坚决反对……”

  科技创新如何再进行

  陈洪渊院士说,如果最后高考排除物理、化学,特别是物理,那是可怕的,因为物理是一切学科的带头学科,大到宇宙,小到暗粒子,就如同中国人所称的阴阳,无所不包。孩子读高中的目的就是升大学,可最后的高考不再考物理、化学,无形之中在意识形态里有了高低贵贱。那我们的科技创新还如何进行下去?要知道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几乎一步都离不开数理化,精英所在的核心科技文明就是数理化,物理、化学最后不考了,只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这等于打断了科技创新的研究链,因为小学、中学、大学的科技教育是一条相辅相成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

  我们将继续建言下去

  看到20日媒体公布的江苏2008年高考新草案后,胡宏纹院士非常生气,因为这种草案其实就是他们这些老院士极力反对的那份草案的翻版。如果2008年江苏高考最后只考语数外,将理化拒之最后高考大门之外,这不叫创新,而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也是一种荒谬的行为,为了民族大计与子孙后代,我们这些老院士将继续“建言”下去,这种草案其实就是对科技的一种挑战,他们将物理排除在最后高考之外是一个悲剧,物理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是一个长期积累实践的过程,理化学科正是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科学观察能力出发的,去掉这两门学科,中学生进入大学后,怎样科技创新,怎样沿着科技实践道路走下去,大家全部将注意力集中到语数外,尽管会考也考理化,毕竟发生了质变,变成了另一个“八股文”时代,“这是一种对民族、对后人不负责任的草案,一定要修改!我们坚决反对 ”胡先生称。

  不能回到“八股文”时代

  获悉江苏2008年新的高考草案依然将理化排除在最后高考之外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陈懿先生电话中长长叹了一口气称:“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30年高考制度推行的历史进程证明,高考目前仍然是我国比较公证、客观的选拔人才方式。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高考不考的,学生就不好好学,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高考肩负着为我国选拔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语文是国语,也是我们的精神所在;数学是各学科基础,各行都离不开数学;英语的功能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虽然重要,但相对于我国目前科技创新大发展格局而言,人们更应该关注物理与化学,现在的中学与大学,已经成了英语的‘轴心’,学生整天抱着英语教材死记硬背,并没有渗透到工具的‘学以致用’,成了一种形式与标记,最后高考仅考英语、数学、语文三门,物理、化学作为参考依据,且不纳入最后的投档线,这样的高考模式会导致现有的中学集中精力关注语、数、外,忽视物理、化学,只要物理、化学达级即可,因为目前我们的中学教育就是应试教育,高考其实就是指挥棒,学校重点加大语数外教学后,会使一代人偏离科技教育,让人担忧我们的教育又回到‘八股文’与‘雕虫小技’的模式里,而且这样的高考方案会导致物理、化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语数外三门考砸无法投档进入名校深造,也会造成进入投档线的学生物理、化学很差,仅仅达到要求的级别,高校无法培养科技型创新人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