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诺贝尔奖拒绝“天才九条”(一周科技风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0: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智力也许有点遗传,职业往往不会遗传,成就肯定无法遗传。似乎所有人都同意这一点。可是上周三斯德哥尔摩决定把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伯格时,不少人还是显得颇为兴奋。差不多所有媒体都提到他父亲老科恩伯格47年前的获奖,一些报纸甚至迅速推出了6对父子、4对夫妻、1对兄弟荣获诺贝尔奖的报道,标题做得很吸引人:《问鼎诺贝尔奖成为“家族传统”》。

  在近千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找出十来对父子、夫妻和兄弟,并不特别困难。夸张地以“家族传统”来形容,反映的不过是人们对“一根藤上结出那么多瓜”的好奇与向往。往远看,同筑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共算圆周率的祖冲之父子,三代出了8位顶尖级数学家的贝努利家族;往近看,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同门三院士”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科坛伉俪钱三强、何泽慧,邹承鲁、李林,王选、陈堃銶……同样因此传为佳话。

  分析科技名人的家族文化和家庭教育,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治学之道,从中找寻成才的规律,本是一件好事。但登录互联网,有人比这走得更远。

  “哪类家庭更容易出天才?”“孕育天才的九个必备条件”……中国母亲网、添宝宝育儿网等网站声称自己调查了3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出身、出生环境及孕育他们时的天体运转、季节变迁、父母体多种生物钟的运行等,总结出符合节律优生学理论的“天才九条”:天才儿童90%以上是男性且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出生时父亲的年龄普遍较大,父母的出身、年龄、气质、血型、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等匹配很好……更让人惊讶的结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命初期,既没有遇到太阳大爆炸的干扰,也没有碰到诸如‘三星相掩’、‘五星联珠’等的‘侵害’。”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调查到这些离奇复杂的数据,又是如何总结出所谓“节律优生学理论”的?

  跳出诺贝尔奖的“家庭传统”,更多的人在研究一个更加奇特的现象。继1983年之后,今年美国人再次“横扫”诺贝尔奖的所有自然科学奖项,以致有人惊呼,“诺贝尔奖越来越像是为美国人专设的了”。为探究个中奥妙而撰写的文章,恐怕比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所有获奖者的论文还要多。而写这些文章的人,绝大多数来自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国家。

  我丝毫也不怀疑这些研究者的良好动机,并对他们见贤思齐的追求充满敬意,但我同时恳切地希望,这些研究千万不要落入“天才九条”的误区。有这样一句话:事情往往由“傻子”来干,由“聪明人”来总结。有很多事情用不着那么“聪明”,诺贝尔奖的获得,大抵也是如此。

杨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