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公务员热”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7:33 扬子晚报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在报名中。由于报考人数众多,一些报名网站甚至因为拥堵而瘫痪。有报道称,仅截至目前,一些热门职位的供需比就已突破1比330,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5个岗位,更是吸引了3881人竞相争抢。戏称中的“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并非鲜见。

  那么,这种年复一年、愈演愈烈的热潮背后究竟是什么?“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的景象会否一直持续下去?它对中国这个人力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众多媒体有着见仁见智的看法。

  多重原因火上浇油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随着这几年中国高校的大扩招,大学生,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很快就不得不为就业而发愁。教育部部长周济透露,“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因此,对于他们中很多人而言,“与其说是喜欢公务员工作,还不如说是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结果。”

  《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某项调查显示,73.6%的人愿意当公务员,其中83.3%的人最看重公务员的稳定——医疗、养老都有保障。在医疗费用节节攀升居高不下、社会保障覆盖面仍较低的今天,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正如一位参与调查者所说,“生老病死都有国家管着,你还担心什么?”

  《东方早报》某文章指出,公务员考试的相对公平和公正,在“关系”还是一种很重要资源的今天,对人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公务员考试被称为“玻璃房里的考试”,招考政策、招考计划、招考职位、资格条件、报名人数等都公开,一改过去“暗箱”和“关系”操作的选拔方法。这种公平性、透明性,对于所有求职者来说,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也就很自然。

  《江南时报》刊载文章指出,我们从“公务员热”中能看到公务员机制建设的缺陷。国家机关之所以诱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公务员这个饭碗目前还比较“铁”。不少地方和部门的公务员队伍,既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存在约束不力的问题。竞争机制、淘汰机制的缺失或形同虚设,很可能使一些无所用心、无所作为且无饭碗风险的人在公务员队伍中沉淀下来。

  《法制日报》报道称,对于公务员未来灰色收入的期待,也是众多报考公务员者比较隐讳的心理。虽然反腐风暴愈吹愈烈,但人们对于权力的渴望,对于通过权力寻租来改善生活质量的向往仍然难以按捺。从报名情况看,今年大学生们对于一些执掌行政实权的执法部门仍是一路追捧,除了法定待遇外,灰色的小金库、不菲的体制外奖金仍然具有本能的诱惑。这种诱惑,尤其是权力寻租给社会带来的不良示范效应,折射了我国依法行政之路仍然漫长。

  《南方日报》援引专家的话说,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之“狂热”中,多多少少折射出“80后”群体中存在的畸形择业观。他们中的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其父辈大多吃过苦,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再吃苦,希望他们坐办公室,希望他们拿高薪。由于父母的宠爱,作为独身子女的“80后”从小娇生惯养,只追求舒适、稳定,而不愿意担当风险,不愿意承受竞争,受不了挫折,忍不了困难。

  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上海证券报》刊载文章指出,尽管政府在批评高学历至上用人观时,一向旗帜鲜明,但在自己选人时,动辄打出高学历的标签。就连一些技术要求很低的岗位,也往往要求硕士甚至博士学历,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人才浪费。在科技兴国的大战略之下,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事关一个民族的未来,最浪费不起的是人才,当专业性人才也纷纷往国家公务员位置上挤,还有什么比这种人才浪费更令人痛心的呢?

  《新京报》某文章认为,当“公务员热”成为一种民情时,我们的职业平等主义将受到挑战。“公务员热”使得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和行业而言,在人们心目中拥有更多的特权、地位、荣誉和尊严。这种职业的不平等反过来会影响人们对于劳动的看法,即认为有些劳动比其他劳动更加高尚。而现代社会要求所有的劳动都是光荣的,所有的正当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它不允许有些职业比其他职业更光荣和更高尚,因为职业之间不平等取向会带来身份歧视,违反平等主义原则。

  《经济观察报》刊载文章认为,在一个自由的或者说追求自由的社会,集体性地对某个行业过于推崇,对其他行业心存惰性,显然不太正常。惰性,意味着害怕,想要躲避。怕什么?怕贫穷、怕没有体面和尊严的生活、怕没有安全,总的来看,就是害怕被社会边缘化和忽略。这种心理,可以叫作“弱势感”。

  对症下药退烧退热

  《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指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肯定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对此,国家应该有一定的调控措施。首先,应着力提升公务员以外的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位,而一些风险性比较高的行业,更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艰苦的努力获得成功者应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即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也应有一个“救生圈”漂过来。还有尤其重要的一点,应为公务员以外的职业创造更大的上升空间。

  《京华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我们现在的政府职能转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的应有要求,解决政府权力过多过大过滥的问题还有很长的、关键性的步骤没有跨越过去。这就导致创业空间的狭小,迫使社会中不少人转而加入了政府“管制者”的行列,从而又有可能进一步窒息民间创业空间。只有彻底改革政府职能,“公务员热”和非公务员“居大不易”的状况才有可能得到改观。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刊载文章认为,对于国家机关来说,如何安排、使用好这些经过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的优秀青年,确实是个更值得认真面对的问题。如果“新鲜血液”进入公务员队伍后,没有人尽其才而是很快也感染上“机关病”,在里面患得患失,得过且过,就失去了公开招考的意义,也辜负了青年的信任和热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