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生命时报专题 > 正文

权威访谈:医院一单通到底堵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1:46 生命时报

  检查设备不一样 诊断标准有差异

  本报记者 吴 翔

  重复检查在浪费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中国老百姓看病时,常遭遇这样的“窘境”: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到另一家复诊时,还得从头到尾再查一遍,按医生的说法是“保证安全”。可是,多查一次就得多掏一笔钱,甚至还得再经历一次痛苦,实在让人不痛快。

  而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一单通”,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诞生的。自2004年6月浙江绍兴首先采用以来,山东、广西、山西、北京、辽宁等地纷纷“跟进”;10月1日,新疆也开始实行。但是,“一单通”的施行过程却似乎没人们想象得那样顺利。其中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为此,《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管医疗的院长助理高海鹏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胡永华。

  “一单通”的现实意义

  问:有研究显示,“一单通”全面展开的话,能为患者节省15%的医疗费用。除此之外,

卫生部门花大力气推广“一单通”还有其他重要原因吗?

  胡永华:目前在我国,重复检查现象比较多,由此导致医疗资源浪费问题比较严重。因此,“一单通”是正确的方向。它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反复检查所带来的痛苦;此外,它还能抑制乱收费现象,缓解医患矛盾。

  高海鹏:北京各大医院的院长曾就“一单通”的问题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在现阶段,这个方向是对的,有其现实意义:控制医疗支出,减轻医患负担。但是,大家在讨论中也谈到很多担忧,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标准和水平问题。

  “一单通”困难不少

  问:谈到水平问题,据了解,在一些地方实行的是同一地区二级与三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这样的做法是否妥当?

  高海鹏:互认不能一蹴而就。中国这么大,地区之间有不平衡,医院之间更有差异。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像北京有近50家三级医院,虽然级别一样,但其中像北京协和医院这样的水平肯定要比其他的高一些,更不用说不同级别的医院了。

  胡永华:不但医院的整体水平有差异,由于“主攻方向”不同,名望相当的医院之间也存在差异。像北京的阜外医院和积水潭医院声誉接近,但前者以治疗心血管闻名,后者以骨伤科见长。此外,在具体病种上也存在水平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问:除了医院之间的水平差异,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阻碍了“一单通”施行?

  高海鹏:我们当时还讨论了两点:一是检查方法。同样的检查,比如肝功能和血糖,同一家医院有固定的判断标准,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拿到另一家采用不同判断方法的医院,就可能误判;二是质量控制标准是否一致的问题。要推行“一单通”,各医院的标准必须一致。就像两个杯子,都倒入100毫升水,但由于一个是空的,另一个原本有水,最后两杯水的绝对量肯定不同。

  胡永华:除了医疗设备、人员和检查方法的差异,各种检查项目还存在容不容易互认的问题。在欧美发达国家,医院之间对一些客观指标是比较认可的;但是很多生化项目,患者身体状态的变化、仪器本身的误差等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一单通”该怎么通

  问:“一单通”施行起来有种种困难,但又是大势所趋。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该怎么做?

  高海鹏:我认为可以由点及面,逐步展开。据了解,像天津就只是在12家指定医院之间实行“一单通”,乌鲁木齐的试点医院也只有7家。这未尝不是好办法:先让水平相近的医院小范围进行试点,获得足够的经验后,再一点点推广。

  胡永华:首先要推广容易互认的项目,然后再总结经验推广不容易互认的。接下来,必须建立一个标准化评估、监管机构和体系。这个机构组织建设、培训,负责仪器的更新、检查结果的判断和医疗责任的鉴定工作。除了组织协调外,它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

  问:谈到医疗责任,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有很多患者担心实行了“一单通”,检查有问题怎么办?还有很多医生担心按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出了问题责任谁来负?

  胡永华:这就是成立一个评估、监管机构的重要性。有了可靠、权威的责任鉴定,才能保证做检查的和负责治疗的不会为医疗事故发生争执。医生有了法律保护,才能更安心地进行医疗救治。

  高海鹏:如何解决医疗责任确实是考验“一单通”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由于很多外地患者来一次不容易,对医院又缺乏必要的信任,常常一个检查跑几家医院。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国医疗环境的整体改善才能得到解决。

  问:除了医疗责任,很多患者还担心个别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出于利益因素,想方设法阻挠“一单通”的实施。两位专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高海鹏:患者的担心是合理的。目前,我国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院自负盈亏,收益成了头等大事,而检查和药物正是两大经济来源。如果要通过“一单通”使其中一个“萎缩”,医院自然不乐意。如果不彻底解决检查收入和医院利益挂钩的问题,不彻底“打消”医院的“获利冲动”,个别医生照样可以拿“身体状况有变化”、“这个病得一天一查”做借口,置“一单通”于不顾,坚持重复检查。

  胡永华:“一单通”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是解决利益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时间。

  国外模式难模仿

  问:在美国,40%的医学检验由150多家独立实验室完成。这样的经验是否可以在国内推广?

  高海鹏:中日友好医院曾经打算与一家日本公司合作成立独立的临床检验中心,这样周围医院的一些检查都可以送到这里来做,同时也能保证标准的一致。但是,这个计划最终没能实施,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问题——医学检查风险低、利润高,本来可以自己做,为什么要交给你?所以,不解决这个利益问题,这些好的经验我们都难以模仿。

  胡永华:如果人们都有了医保,看病的钱主要由保险单位出,那么后者就会去跟医院协商:你这个检查为什么要重复做?到底值多少钱?这样就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利益。在国外,医疗单位和保险企业会组成一个医疗集团,集团内的各家医院检查结果互认,而保险理赔也会有合理的协商。这样一来,医患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证。▲

  特邀专家

  胡永华: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

  高海鹏: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助理

  相关专题:生命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