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生命时报专题 > 正文

精神疾病侵蚀青少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13:55 生命时报

  乱发脾气、不爱学习、经常大哭等

  专家称,目前全国专业医生不到50人,北京的财政投入平均每人1毛钱

  专家称,80%的青少年存在心理疾病,但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蛋壳,外表看起来坚硬,但一敲就碎。今天,这个词正逐渐和一个群体联系起来——第二代独生子女,他们就像蛋壳,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心理脆弱,承受力差,容易走极端。殊不知,精神疾病,这个传统印象中的“成人杀手”,正悄悄侵蚀着这些孩子。“在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10月10日,在第1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时,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学组组长郑毅公布了这组数据。他遗憾地表示,目前,仍有80%的青少年心理疾患未引起大家关注。

  心理问题有了新变化

  “请您帮帮我!我是一个男孩的母亲。最近,孩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根本不和我沟通,对家人越来越冷漠,我到底该怎么办?”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上海知音心理培训中心总督导、应用心理学副教授王裕如刚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她告诉记者,青少年到他们咨询中心做心理咨询的比例居第二位,约占30%,仅次于婚恋问题。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而且,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至少有1亿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

  “我曾接诊一个5岁男孩,他每次发脾气都打碎家里的东西,撕烂自己的衣服,上课时常扯女同学的头发,其实他患上了严重的情绪障碍。”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接受采访时说,目前,他们每天接诊的儿童心理咨询者有三四十名。专家认为,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出现了变化,并不一定表现为自杀、变性等极端行为,而可能通过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不爱学习,痴迷游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等方式表现出来。王裕如教授说,儿童频患“心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第二代独生子女问题不容忽视。

  现在,不少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结婚生子,常常是6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干脆把小孩完全托付给老人。第二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太多关注,加上与外界接触太少,青春期常有幼稚、怪异的行为,甚至心理偏执。此外,王教授说,现在独生子女和10年前相比,在独立性增强的同时,行为逆反性也增强了,对于家长的管教,他们总表现得很厌烦,甚至采取“正面对抗式”的反抗。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隐患,对成人后的精神及性格影响很大。

  专业人员少,家长不重视

  在采访中,专家们纷纷表示,心理问题年轻化,及时干预和引导是关键,但目前各方条件还不足。

  专业人员太少。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专职从事儿童精神卫生专科的医生还不到50人,算上兼职的也不到100人。以四川省为例,全省8700万人口,但能对儿童精神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专科医生只有5人。而且,全省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考试的也只有100多人,其中可以单独执业的只有19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唐宏宇介绍,北京市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是每人平均1毛钱,这样的投入来应对如此巨大的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

  学校心理辅导流于形式。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理事温方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虽然我国不少城市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辅导教师,但大都由校医或教导主任兼任,正式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考试的凤毛麟角。当孩子需要倾诉成长烦恼时,获得的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说教。北京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博对记者说:“我以前遇到烦心事学不进去时,也找过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他的态度倒是很好,但听完了就反复告诉我,你意志再坚强一点嘛,学习再勤奋一点嘛,不高兴的时候挺过去就好了。这些话和平时父母、班主任老师说的没什么区别,可该怎么做才能挺过去,心里还是一团糨糊,我们需要的是最实用的办法。”

  家长方式不对。温教授对记者说,一个中学生曾向他倾诉:“我就像个被管制的对象,天天被妈妈押送上学,在学校受老师监督,回家还被家长管着,根本透不过气。”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下降,家长会不惜金钱给他们请家教或报课外补习班,却很少想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障碍。很多情况下,家长表现的更像个监工,说的最多的3句话是“吃饭了;写作业去;快睡觉”。

  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只有10%的青少年愿意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温教授说,一是有些家长对儿童心理卫生缺乏了解,孩子出现一些情绪、行为问题,不知去哪儿就诊;二是“讳疾忌医”的心态导致一些家长宁愿带孩子去内科看病,也不愿去心理科咨询。

  心理健康重在早早疏导

  应该如何发现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呢?温教授表示,在早期,当孩子流露出心理异常的苗头时,就该得到成人的及时疏导。他还强调,心理咨询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青少年心智和行为都不成熟,如果刻板地说教往往会让孩子更反感更叛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不应该扮演政治或伦理老师的角色。

  北京阳光华仁心理咨询师宋玉梅说,父母应尽早发现孩子情绪异常、行为极端等心理疾病表现,比如,经常无缘无故嚎啕大哭,父母怎么也问不出原因,不要简单地认为那是孩子撒娇发脾气。其实,这样的孩子往往在潜意识中害怕失去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无端哭泣的时候抱住他,在他耳边轻声说“宝贝,妈妈在你身边,妈妈爱你”之类的话,孩子的不安情绪就会减轻。此外,如果学生学习压力特别大,不妨带他去心理门诊,让他每天做半个小时的“松弛训练”。温教授表示,目前国家卫生部门还建立了许多少男少女门诊,设立了不少心理咨询热线……多管齐下,疏通渠道增多,对解决问题大有裨益。▲●本报记者 田 野 《生命时报》 ( 2006-10-17 第24版 )

  相关专题:生命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