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和条件是患癌症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0:11 中央电视台《社会调查》

  4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调查显示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是患癌症的主因”,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被采访人:

  金正平 指挥家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徐光炜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北京肿瘤医院名誉院长

  迟少俊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

  陈力 罗氏研究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

  娄乃鸣 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导演

  候新燕 北京军区总医院超声科

  戎寿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任生达 山西省襄垣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申树华 襄垣县西周州村卫生所的所长

  演播室:早在2千多年前,人类就知道癌症的存在,一直以来,它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医学界一直在努力探究癌症的奥秘。如今医生们说,在人类对抗癌症的这场战争中,重点要由原来的治疗为主走向预防为主。今天的《新闻调查》就让我们走近“癌症”这个话题。

  解说:今年七十八岁的金正平老先生是一位作曲家,同时他也是一名癌症患者,

  金正平:其实我自己一点预兆都没有,就是一发现的时候,那个癌(肿瘤)已经是比一个鸡蛋都大了。

  记者:那是挺严重的了。

  金正平:对。

  解说:就在一年多以前,金正平被确诊为肺癌。(停顿)金正平至今仍在北京西三环附近的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任教。在北京这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里,像金正平这样的肺癌患者,去年一年就有5000人。

  支修益:目前我们把肺癌称为癌症里面的第一杀手。

  解说: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从1983年开始一直从事肺癌的临床治疗工作。

  支修益:其实目前肺癌已经是个常见病多发病,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喜欢不喜欢,但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大的家族,会有一个亲属患上癌症,我们同事也有癌症患者,它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

  解说:胸外科手术一直被认为是难度很大的手术,对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只有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够站在这样的手术台上。

  支修益:现在可以说微创外科已经成为我们各个学科的主要方向,不光是胸外科,心脏啊骨科啊、泌尿啊、脑外啊。我指的这个东西就是肿块结节,把它取完以后我们送病理检查。

  解说:支大夫所说的“病理检查”,意思就是把切除下来的肿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癌细胞,那么就能肯定这位患者确实得了癌症。

  记者:到底什么是癌症?

  石远凯:癌症呢,就是细胞从最原始的状态,逐渐发展到成熟,再到死亡的过程当中,它出问题了。

  解说:石远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化疗和生物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石远凯:人体各个器官,它都是由细胞组织组成的,正常情况下,细胞是要维持新陈代谢的。

  解说:人体正常的细胞和万物一样都有着从发生、发展到死亡的规律,但是医学家们发现癌细胞却不同,它无论从外形到功能乃至生长的过程都和人体的正常细胞有很大的差异。

  石远凯:你看我们很多抗癌组织的标志里头,都是有一个大螃蟹,这cancer(癌症)在古希腊语里面跟螃蟹是同义语,所以就把癌症比作一个螃蟹,因为螃蟹他横行霸道没有什么规矩,想怎么办,自己随便去走去,去行动去。

  解说:其实人类对于癌症的认识早在上千年以前就开始了,在中国殷墟发现的甲骨文里,便有了“瘤”这个字,意思是人体产生了的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不去,于是带来疾病。

  石远凯:在中国古代的医书当中,像《黄帝内经》,也有对于肿瘤的记载,那么到后来,一八五几年的时候,德国有一个医学家叫菲尔肖,他就发明了细胞病理学,通过显微镜看了细胞的形态还有各种疾病不同的表现,从那以后人们才逐渐逐渐认识到肿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解说::显微镜的发明让医生们对癌症的认识超越了人类裸眼观察能力的局限。在现代电子显微下,癌细胞看上去确实有点像螃蟹。那么人体里有了这样的细胞为什么最终会危及到生命呢?

  徐光炜:不光是长相不一样,而且它根本就不听你中央政府指挥的。

  解说:徐光纬,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北京肿瘤医院名誉院长,从1969年起就开始从事肿瘤外科临床工作。

  徐光炜:它可以到处去侵犯人家,可以跑到血管去,可以跑到淋巴管去,所以这样的后果当然可以想象,对吧,对人身体的建构带来很大影响,最后可以导致人的死亡。

  解说:正因如此,医生们要通过手术等方法来清除生长在人体内的癌细胞。

  支修益:手术等于是做完了。

  记者:这也是个肺癌的手术?

  支修益:是肺癌的手术。

  记者:您看他的情况严重吗?

  支修益:从整体上这个病人属于发现比较晚的,一诊断为肺癌(患者)都已经有胸腔积液。

  记者:像这样的肺癌的手术在这个医院里是每天都有吗?

  支修益:我们每天一般是两台到三台,昨天两台,今天两台,明天就三台,现在可以说目前我们肺癌中心天天就是肺癌,早期的、中期的、晚期的,甚至有些病人不能做手术。

  解说:尽管对肺癌的诊疗手段在不断提高,但是令支大夫感到着急的是得肺癌人也在迅速增加,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的农村和城市,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上升。那么为什么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得肺癌的人却越来越多了呢?

  支修益:我们把肺癌的吸烟指数也作为我们衡量高危人群的一个具体指标,定为400。

  记者:您说这400是什么意思?

  支修益:就是每天吸烟的根数乘以他的吸烟的年数,如果大于400,我们把它叫做肺癌的吸烟指数。

  记者:那如果一天抽40支,那就是10年,20支就是20年。

  解说:如果按照支大夫给出的这个标准来衡量,有60年吸烟史的金正平老先生每天吸烟要少于7支,才能低于容易患肺癌的、危险的吸烟指数。

  金正平:1946年我进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开始抽烟,所以算起来有60多年了。

  记者:您最多的时候,大概一天抽烟抽多少根?

  金正平:最多的时候,我在干活 创作的时候,最多我也就是到两包,我平常的烟量基本是一包。

  解说:平均一天一包烟的金正平,在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医生们所说的、容易患肺癌的、

  高危险人群。

  记者:有什么样的证据可以说确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原因之一?

  支修益:国际上像英国 美国很多研究数据已经明确表明,吸烟同肺癌的发生有关系, 烟草的危害还不像其他的危害像传染病,它是即时的,烟草的危害是滞后的。即使你吸烟,你可能在三四十年以后才能够享受吸烟给你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解说:尽管医生们不断告诫,吸烟有害健康,但是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像毒品一样使人产生依赖,那么一旦养成了抽烟习惯的人能够把烟戒掉吗?

  金正平:我在电影乐团工作,那时候我们的领导班子开会的时候(都抽烟),有一位党委书记是受不了,我说咱们抽完这一条(烟)就不抽了,再抽的话就罚款。

  记者:那次戒烟戒了多久?

  金正平:戒了差不多4个月啊,后来我(偷偷抽烟)被逮住了,我也说坚决不戒烟了,不戒了,下定决心不戒了。我最后要抽一口在八宝山抽,那个烟囱啊,不是要冒烟……

  解说:2005年8月,金正平正在排练一部歌剧,却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检查中发现自己得了肺癌。他找到了宣武医院的支修益大夫。

  金正平:第一句话就是,你从现在起,绝对不能抽烟了,你这个话你得给我保证。

  记者:你保证了吗?

  金正平:我啊,没保证。 第二天早上要手术,(前一天晚上)我最后,好好地享受了一根烟。

  解说:2005年8月,在被确诊为肺癌的两个星期之后, 金正平先生接受了手术(停顿)

  他的左肺被切除了十分之七。

  支修益:我们在对这些老烟民们,我们有时候确实无可奈何,所以我们已经把防病抑病科普宣传已经放在了儿童身上,就是希望我们的家长别让我们的孩子那么早抽第一支烟,希望我们的教师,别让我们的学生那么早就沾上烟草,希望我们的年轻小孩别在医院里看到医生叔叔阿姨也在抽烟,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政府官员公务员,我们的医生我们的教师应该在这个方面起到一个表率作用,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我们青少年远离烟草。

  解说:在患肺癌的人群当中,金正平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病情发现还不算太晚,所以能够通过手术治疗来控制癌症的发展。但是今年59岁的迟少俊,就不像金正平那么幸运了。

  支修益:一经发现就是晚期,跳入医生眼帘的就是一个四期(晚期)的肺癌病人。

  解说:与金正平不同的是,迟先生非常喜爱运动,并且从不吸烟。那么为什么他也会患肺癌呢?迟少俊先生过去是运动场上的常客,身体好的时候,他非常喜欢打篮球。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得肺癌。

  迟少俊:不抽烟不喝酒,我以前身体还是很好的,我44年没上过医院,14岁的时候发烧44.5,住了一次医院,以后再也没有上过医院。

  解说:2005年的夏天,很少生病的迟少俊突然低烧不止,让他自己也觉得非常意外,并到医院进行了检查。

  迟少俊:一拍完(x光)片子,(就发现)肺部,毛病比较大了。

  记者:医院的医生怎么跟您说的?

  迟少俊:他说我跟你说句实话,如果你这个要是癌症的话,没治了。

  解说:对于迟少俊患病的原因,医生一时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而人类为什么会得癌症,这也正是医学界几百年来一直力求解答的难题。早在中世纪时期,西方医学曾认为,人由于体液失衡、黑胆汁淤积而引发癌症。中国的传统中医则认为,人体气血虚亏、外部邪气侵入而生瘤。随着近百年来生命科学的进步,人类对癌症探索,已经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展。

  记者:那么到现在为止,您觉得,医学界对肿瘤的认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石远凯:你提了一个非常难的一个问题,有的科学家曾经预言,如果能够把肿瘤全部搞清楚的话,那么生命的奥秘可能也就解释得差不多了。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肿瘤和生命的奥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石远凯:肿瘤的发生就是在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它出问题了,它才发展成癌症的,如果你要把这个为什么出问题了搞得很清楚的话,你就应该知道了整个生命他诞生到最后的消亡全过程应该搞得非常清楚,到目前为止仍然认为癌症它是一个自己身体的内部的一些因素还有和周围环境共同作用,来导致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代谢出现异常之后才发生的这样一种疾病。

  解说:对于导致癌症发生的外部原因,医学界认为,环境的改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支修益:北京的城市化进程很快呀,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们的城市就是二环路,我家就在广渠门住,但现在,我(以前)工作所在的通县地区现在都成通州区,只要城市在发展,只要城市在迈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过程中),都是有环境带来的代价的。

  解说: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肺部的癌症使得40多年不进医院的迟先生先后九次住院医疗。

  支修益:在迟先生身上我们已经用了我们所谓肺癌的一线用药,二线用药,三线用药,既使是晚期的病人,我们还有一些新的药物手段。所以我们把他用化疗加靶向治疗相结合,双肺的病变控制得几乎快没有了。

  解说:支大夫所说的靶向药物是一种抗癌新药,它能够比较有效的遏制癌症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靶向药物呢?

  记者:那您能给我们形象地解释一下,什么叫做靶向药物吗?

  陈力:这个药物是针对肿瘤的,肿瘤的细胞上面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像一个靶子一样,像我们打靶的靶子一样,我们开发药物就是针对这个靶子来开发药物,然后我这个药只射这个靶子,靶子以外的东西不受到损伤。

  解说:靶向药物上市和技术生命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它出现之前,医生们又是如何来治疗癌症的呢?

  石远凯:最早的时候是外科在开始治疗,一看长了一个包,长了一个肿块,怎么办,切下去,以为切下去就没事了,就完事了。但是后来感觉不对,切完以后它还长,并且不光局部长,还长别的地方去了,才感觉到这个光切可能还不行,你需要有一个别的办法来治疗它,你切完之后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切不掉的,你怎么切,光靠切那肯定是不行的。再一个办法就是放射治疗,它也是一个局部治疗,其它地方出问题了,它也治不了。后来就感觉到,是不是还得靠药物来做治疗,所以逐渐逐渐就形成了这么三个最主要的,治疗肿瘤的三个最主要的方法。

  解说:综合治疗的方法确实让很多癌症患者获得了好处,而迟少俊肺部的病情也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似乎得到了控制。但是,意外又一次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迟少俊:肺部控制得很好,没什么发展,唯一的问题就出在脑袋上了,不知道怎么窜到脑子里了,脑子里头有瘤子。

  解说:既然有了靶向药物,又有了综合的治疗方法,为什么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陈力:有些肿瘤发生、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当肿瘤细胞形成了比较顽强的防御体系以外。

  记者:肿瘤有自己的防御体系?

  陈力:比如有好多肿瘤细胞,细胞表面有很多离子泵,它这种泵可以把药物从细胞里边踢出去,也就是说这种肿瘤细胞是产生了一种抗药性,有很多正常的化学药物,对它就没有作用。尤其是到了它这个转移的过程,它可以侵犯到不同的器官里面去,这都对肿瘤治疗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从目前的药物的发展上来讲,延长这些病人的寿命,提供带瘤生存这种机会是明显存在的。

  解说:带瘤生存是医学界提出的新理念, 尽管抗癌药物的研究在不断进步,但是对于已经进入癌症晚期的患者来说, 各种治疗手段的作用和效果,毕竟是有限的。

  迟少俊:就是我有个三步目标,第一步先过了60岁,要过60大寿,60咱得过去,现在看来问题不大了。

  记者:60岁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迟少俊:4月30号。第二步本命年我要过去,第三步2008年奥运会咱得看一看。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0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