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10:25 中国青年报

  父母不必内疚和自责,孩子受伤害,并不是你们的错,你和孩子同样都是受害者

  儿童遭受性侵犯后,是否就会终身留下心理阴影?答案也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悲观。

  西方国家的一系列研究显示,儿童性侵犯受害者中占20%~40%的人,没有出现性侵犯所带来的精神症状。而修复创伤的关键,则是受害儿童能否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那里获得更多支持。

  “可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许多人都曾这么问龙迪,“难道父母会不关心自己的子女吗?”

  然而事实恰恰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在面对孩子的惨痛经历时,父母往往很少或很难提供持续有效的心理帮助,“实际上,来自父母的支持是最为困难的。在性侵犯的案例中,最为疼爱孩子的父母,受到的创伤往往最重。不知不觉中,许多父母都会把这种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去。”

  龙迪曾接待过一位女儿遭遇性侵犯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这位母亲因女儿未将性侵犯状况及时告诉自己而感到愤怒,常对女儿进行斥责。在向龙迪叙述家庭经历时,这位母亲却泪如泉涌地表露了自己的内疚:“我怎么没早点发现?我真是个不合格的妈妈。”

  有许多家长,在事发之后,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闭口不谈有关性侵犯的内容,甚至不允许孩子哭,他们也不愿与周围人谈论这些内心的伤痛。

  此外,受害者的家庭还可能遭遇很多现实困难:转学、换工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生活适应问题;有时还为不公正的司法判决而疲于奔命,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创伤和家长的应对,“以循环因果的方式”相互影响:遭到家长严厉责备和惩罚的孩子,会很快出现异常的精神症状—愤怒及攻击行为、抑郁、焦虑;而家长一旦对孩子进行了正确的情绪支持,这种心理创伤将明显得到改善。

  在《性之耻,还是伤之痛》一书中,龙迪详细地记录并分析了这样一个案例。

  这是东北某省农村的一个三口之家,父亲做生意赔钱,又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终日陷在

麻将桌上,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来自在工厂打工的母亲,夫妻经常在女儿面前激烈地争吵,有时候甚至大打出手。

  在得知女儿遭受性侵犯之后,夫妻俩备受打击,这种强烈的愤怒情绪不知不觉地转移到女儿身上。斥责成了家常便饭,一想到女儿“不完美”,母亲就“恶心”、“生气”、“烦躁”。

  龙迪初次进入这个家庭进行调查时,发现那个女童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说话结巴、连续噩梦并不断尖叫、厌食,一吃米饭就呕吐。这样的症状已经持续了数月,夫妻俩虽然着急,却也束手无策。

  随后,龙迪对这一家三口做了一次访谈,并对夫妻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龙迪说,从那次家庭访谈后,夫妻俩开始学着避免冲突,并尽可能地彼此欣赏。妻子说起丈夫时,不再满腹怨恨,而是满意丈夫“尽到他的责任”——不责骂女儿,每天陪女儿复习功课,;而丈夫也赞赏妻子比自己“心细”,“全方位”地关心女儿。他对妻子的满意程度是“11分”(满分10分)。

  这种家庭关系的改善,也促使受害女童的心理创伤日益修复。时隔数月后,龙迪第二次来到这个家庭,所见到的女童与之前简直判若两人。她会滔滔不绝地和龙迪谈起自己的生活,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开朗了。

  “父母不必内疚和自责,孩子受伤害,并不是你们的错,你和孩子同样都是受害者。”在采访中,龙迪向遭受性侵犯的孩子父母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你们能做的,是在他做噩梦时耐心地陪伴他,告诉他:噩梦会缠绕他几个月,甚至几年,但可怕的场景不会永远跟着他。”

  “不让孩子‘提这件事’,并不一定真能保护孩子,这种忌讳可能会增加孩子的羞耻感。好的做法,应当是尊重孩子的要求,帮助孩子把过去的事情说出来,而且不仅要说,还必须帮助她重新理解以往的经历,赋予它成长的意义,化解孩子的耻辱感和罪恶感。”

  “同时,作为父母也需要他人关心。要动员全家人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也可以找个能安慰你的人吐吐苦水。你的情绪平稳了,才能给孩子有益的帮助。必要时可向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求助。”

  不过,龙迪也表示,帮助受害儿童及其家庭康复创伤,仅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能给家庭提供足够的关怀和支持,重负之下的父母,有几个人给孩子足够的心理空间疗伤?又怎能为孩子提供有益的支持和保护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