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2日00:56 央视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闻1+1》2015年9月11日完成台本

  ——如此证清白,双方都受伤!

  (节目导视)

  解说:

  女大学生称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讹,发微博、求帮助、正清白。

  记者:

  是您自己摔倒的还是被别人碰的?

  受伤老人:

  她自己撞上我的。

  解说:

  目击证人提供现场照片能否反映出真相,警察提供视频又是否记录下事发经过。

  声音来源 警察:

  正是因为这个监控,并没有拍到现场的东西,所以需要大量调查取证。当事双方各自承受着压力,公众评论倒向一边,又一起扶出来的纠纷,这一次又会是怎样的结果?《新闻1+1》今日关注:如此证清白,双方都受伤!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正在直播的《新闻1+1》。如果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你是扶还是不扶?本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选择,但是在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却绝对像一个价值观、人生观的大考,因为要知道你伸出援手等待你的有可能是知恩图报,也有可能是恩将仇报,你会被讹上。那么当这样的事情一件一件发生,当它累加到一定数量之后,人们自然就会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势。那就是当这种事件发生之后,这个躺在地上被扶的老人往往会讹人,而去扶人的人往往会被讹,那么我们想知道就是这种思维定势,它本身有没有问题。

  好,说到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这两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在安徽有一位女大学生扶起了一位老人,那么这件事情引发了争议,这位老人说,这个女孩子撞了我,但是女孩子说不是我撞的,于是女孩子就在微博上发起了这样一种寻找,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那么有这样的一名当时在场的目击者拍下了这么一张照片,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就是这个女孩子在扶老人,但是到底过程是怎么样的,到底是被撞了呢?还是说女孩子就是助人为乐去扶呢?从这个照片上根本就看不出来。

  好了,如果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我们的法律该怎么做,我们的舆论又该如何去回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关注这件事情。

  解说:

  刺猬的坚强,全都是假象,个人微博简介中的这句话似乎印证着袁宸如今的心情。袁宸,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学生,9月8日21点06分,个人微博上,她以袁大宸的名字发布求助,今早扶了一个摔倒的老太,看到情况严重就给她拨了一个120,结果老太家属赖上了我,要我全权负责,寻求今早路过师院大门口对面的目击证人。

  四天来,这条微博引发了公众媒体的热议,而相关微博热门话题扶老人被讹寻证人阅读量也已经超过了1100万,人们想要了解在9月8日早上淮南师范学院门口到底发生的是乐于助人的一幕,还是撞人后搀扶的一幕。

  当事人 小袁:

  我是骑着车去学校那个由西向东的方向,然后我在前面,我走老奶奶后面的,因为看到老奶奶走路一点不稳,然后左摇右晃的,我就想离她远一点,远一点之后,我确实离得很远了,有足够的距离,而且我们调了监控,那里面可以看得见。然后我还是直接往前走的,往前走之后,走了大概有四五米,五六米的距离,然后突然听到老奶奶在后面的声音,就那种痛苦的呻吟的声音,然后赶紧回头一看,然后就看到老奶奶倒在地上了。

  解说:

  最后小袁看情况严重拨打了120,老人的儿媳妇也赶到了事发现场,上车之后老人的儿媳妇一直在讲,讲是我撞的。

  当事人桂庆英的女儿 孟凡云:

  不是你,哪能讹呢?你可能这么好心?打过120了那种小事,除了图回报的,这我要讲一句那个话,肯定除了图回报

  的,那你助人为乐你想想你是什么思想?不可能,人家助人为乐,有几个助人为乐,人还留在现场,等着家人去回报的?

  解说:

  事实究竟怎样,小袁寻求目击证人的求助也有了回应。第二天早上9点多,名为任梵僮的网友作为证人在微博中发声表示,换作别人也一样会站出来维护正义,看到做好事反被别人讹,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受,但只愿现在法律会公平公正还好人一个说法。任梵僮同时贴出自己和小袁的对话截图,确认自己看到的是小袁帮扶老太太,而非撞到她。

  当晚目击者任梵僮向警方说明了他所看到的情况,昨天晚上任梵僮再次发布微博,将事发现场拍摄的五张照片贴于微博中,回应有网友对其是骗子的质疑。同时女大学生小袁也再次发布微博表示,事情已经三天了,一直在焦急的等待警方的答复。

  今天我们也试图联系小袁本人,多次拨打电话无人接听。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老人一家似乎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老人的女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老母亲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她突然受伤住院已经让一家人很操心,现在还要承受舆论的指责,我们一家人都压力很大,但在事情没查清之前,我们不会去找那名女学生的。如今69岁的老人因为右腿骨折扔躺在东方医院骨科的病床上,今天在记者的采访中,老人始终坚持自己是被女孩撞倒的。

  记者:

  是您自己摔倒了,还是被别人碰的?

  当事人 桂庆英:

  她自己靠我的。

  记者:

  她什么你的?

  桂庆英:

  往上靠倒的。

  记者:

  她怎么把您靠着倒的啊?

  桂庆英:

  你们问那个我就讲不出了。

  记者:

  那您当时被撞了之后,是什么感觉?当时倒在地上之后是什么感觉啊?您还记得吗?

  桂庆英:

  你们问那么多,可能我就讲不好了。

  董倩:

  老人目前的状况是右腿骨折,从画面上大家也看到了她正在医院,那么女大学生现在已经暂且回到了学校。我们来回顾一下老人的家属在之前面对媒体的时候,说到为什么认为是女孩子撞到了老人的两个理由我们来看一下。首先第一个这是家人的原话,说她当时为什么要陪我母亲去医院?她的同学还给我们垫付了2000块钱的医药费,如果不是她撞的,她和她同学会这样做吗?

  就是这句话里面应该说她并不相信人和人之间还有一种最基本的那种互相帮助,认为人和人之间恐怕只有利益和冷漠,你只有撞了才会做出去扶您一把,然后给您垫钱这样的一个做法。明显不管是从情理上,还是从法律上,这个理由是过不去的。再来看第二个说,那个学生在医院的时候还道歉说是她不小心碰到的,为什么回到学校之后,马上就变了呢?很明显这是一方的说辞,他说这个女孩子在医院的时候道了歉说是她撞到的,但问题是事实是不是这样没有证据能说明是这样,也没有证据能说明不是这样。

  好了,当面对家人这样说的时候,这个女孩子她用网名袁大宸,她表达了自己的这样一种心境,她说事情已经三天了,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警方的答复,2000元?道歉?我可以控告他们诬赖吗?我只是一个大学生,我需要一个学习的空间,为什么事情到现在没有结果?有谁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办?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这个女学生说监控录像里面是可以看到她的,但是警方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说这个问题是到底看得见她,还是看不见她。好了,当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这个时候警方介入调查,调查的结果就变得非常重要。而目前我们看到所有的证据显示出这样的调查很明显是不容易很艰难的一个调查。好,我们继续关注。

  (小品)

  A:

  行啊,大妈,咱不掰扯了,咱看图说话。好在现在大街小巷都安装了摄像,头呢?完了,头没了。这再纠缠下去就没头了。

  解说:

  如果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就没有春晚小品扶不扶。遇到摔倒的大妈,路人扶了,没有摄像头记录,遭到讹诈,警察了解实情,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一次在有摄像头的路段谁对谁错,事情能不能更简单呢?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区公安分局宣传科长 王锐:

  监控时间是9月8日早上,7点44分多。

  记者:

  这就是那个老人,现在走过来了,走路不稳。

  王锐:

  老人今年69岁。

  记者:

  这个是那个女孩吗?

  王锐:

  她现在同方向的,就已经过去了。

  记者:

  这个是我们事发现场唯一能调到的镜头?

  王锐:

  唯一能调到的镜头,整个事件我们调查组,周边的商铺,我们全部都走访,其他没有任何能够拍到的镜头,只有这一个镜头。

  解说:

  在这段唯一能看到老人与小袁共同出现的监控画面中,并没能呈现老人倒地的瞬间,核心证据的缺失也导致这起事件看起来无法轻易定型。那么在警方看来目击证人的出现,以及随后公布的五张现场着边又能够为警方的调查提供更多的线索呢?

  王锐:

  他拍的那个状态,是事情发生之后的一个状态,拍这个照片的人他也不一定就是看到事发具体状况的一个人。

  解说:

  今天老人仍然躺在医院里接受治疗,而医生做出的伤情诊断又是否从一定程度印证自行车撞击倒地的可能性呢?

  东方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徐江发:

  要是单纯哪个地方带伤,也不一定有痕迹。直接撞上,要是直接擦伤的话可能有痕迹,没有撞上的话,比如倒地上,自行车把人带倒了,不一定有外伤的痕迹。

  记者:

  所以现在也没看出来外伤。

  徐江发:

  对,从表面看,看不到有外伤的痕迹。

  解说:

  监控视频画面缺失,证言证据作用有限,医学诊断也不能给出答案,老人摔倒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问号在现实中想要打开却要复杂的多。目前淮南市公安局牵头已经专门就此事成立了调查组,而调查组所面临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王锐:

  正是因为这个监控没有拍到,中心现场的东西,所以需要大量调查取证,并不是所有的证人他们所提供的证词都是一致的,就好像打个比方,同样一件事情发生,我们站在不同距离,在不同的角度可能我们看到的内容不一样,这也是很正常的。

  解说:

  目前为止整个事情显示出来的是没有核心现场,没有核心证据,只有一位当时有一位目击者,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来看一下,说在事故发生前我和他们是对面而行,能看到袁宸骑车从老太身边过去,她们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且那个距离是不足以撞到老太的,而且当我过去的时候,老太腿在抽筋,我也没有看到有擦伤之类的等等等等。好了,这是唯一一个让事情有实质性进展的这样一个证据,接下去我们请教一位法律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叶林教授,叶教授您怎么看待这段证词,它会对事件的进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林:

  我认为实际上所有的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有义务去作证,那么这个证人所提到的一个情况呢应该说是一个孤证,意思就是说只有他一个人看到,只有他一个人的表白和陈述,那么在这点上来讲呢,应该说是一个证据,但是它的证据的效力应该说不是那么强。

  董倩:

  叶教授我们都知道法律上说是谁主张,谁举证,这件事情是老人、家人说是女孩子撞的,那么现在是女孩子在发起寻找对她有利的证据,在与此同时老人的家人这个时候应当做什么?

  叶林:

  我觉得首先一个是要理智和冷静的处理这件事,因为在这个类似的问题上中间已经出了好几起相似的案例了,那么在处理的过程当中也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所以一个方面不要感情化使得这个事情变得复杂和激化。二一个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也要找证人,因为作为老人来说它是一个自称自己是受害者,那既然受害者主张权利的话,按照我们法律的规定,谁主张,谁举证,那你就应该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所以在这一点上可能搜集证据,他的工作量要比引起社会上的纷争和讨论可能来得更重要。

  董倩:

  嗯,叶教授,刚才您说双方都要举证,但问题是如果站在老太一方的话他可能举证她目前看不是很情愿,女孩子方面又比较艰难,那么如果按照目前所呈现的这种状况。如果连警方都无法找到相应的充分的证据的话,这件事情会怎么收场。如果找不到证据这件事情怎么办?

  叶林:

  我们只能说法律上也未必把所有的合情合理的事情都表达出来,但是它是作为一个最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只能够说因为有了谁主张、谁举证这样的规则,所以受伤的老大妈本身她就应该承担一个举证责任。如果你真的没有办法举证,在这个事情上你只能任倒霉。

  董倩:

  叶教授如果我们最后能够证明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个是老人做了伪证,不是说做伪证,她说的是假话,她的确是在讹人。另一种情况是女孩子是在骗人,那如果出现这二者之一的情况的话,法律会不会对她们有制裁?

  叶林:

  应该说这件事情本身,因为当事人自己的陈述本身如果有错误或者是有虚假,在法律上并没有把它确定下来一个责任,而且它也不是在诉讼期间所产生的虚假的作证,所以应该说不会,如果不引起诉讼纠纷的话,应该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   当然可能会对一方或者双方的名声产生影响。

  董倩:

  好,非常感谢叶教授给我们解答这些疑问,其实这件事情如果按照程序去办的话,那么按照法律程序就是应该警方介入调查,然后我们静等警方来呈视出来的最后结果是怎么样。但这件事情有意思的是当警方还远远没有调查到结果的时候,各方就,我指的各方是社会舆论的各方就已经开始站队了,那么面对这样的一种早早的就站队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呢?继续关注。

  (小品)

  A:

  你们家老父亲啊,在路口上让人给撞了,

  B:

  什么时候撞的啊?

  解说:

  20年前《我爱我家》里的傅明老人被撞伤后,三个肇事者虽然也就谁是真正的肇事者上演了一番争吵喜剧,但最终的结果还是皆大欢喜。

  C:

  那这事就这么处理了,你们个人养个人伤,个人修个人车,以后走道可得留点神,下回要是再撞了人,就算老同志原谅你们,我也不依着你们。

  D:

  对。

  C:

  行,来,这签个字。

  解说:

  在电视剧里,老人摔倒没有人怀疑是讹诈,也不需要警察调用摄像头监控来还原现场。这是20年前的社会写照,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近几年媒体的关注中,公众的讨论里,扶不扶都已经成为一个问题。而回到这起事件我们发现事发之后不少媒体的标题已经给出了定性。

  在诸多的报道中,有的新闻标题尚且用问号表示疑问,有的则直截了当的称大学生扶老人被讹,与此同时在小袁的微博下面网友们的留言下面也多是一边倒的支持她,扶不扶真就这么难。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又陆续报出扶助跌倒老人反被诬陷,甚至有救助者被起诉至法院这样的一些案例,使得一些人在施助时心存忌惮。同样是去年,江苏苏州的唐大妈骑自行车摔倒在了一个十字路口,长达十多分钟无人搀扶,大妈只能向路人大喊不讹你们。

  苏州市民 唐月明:

  我就是喊,好心人来帮帮我,把车子拿掉。我知道自己可能受伤了,我说把车子拿掉,也不会来讹你们的。我叫了几声没有人来,我躺着我觉得雨在下,睡在地上,觉得时间很长就是,衣服里面都湿透。

  解说:

  在唐大妈摔倒十多分钟后,一位路过的小伙子看到后终于上前帮助。

  唐月明:

  不舒服,心里真的拔凉拔凉的。知道现在人家都怕,怕讹上自己,说老年人摔跤了人家不肯扶,就是这个道理,怕讹上自己,怕麻烦。

  解说:

  当不敢扶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极端案例的出现,2011年9月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家门口100米的菜市场门口摔倒后,因无人敢扶最终窒息死亡令人唏嘘。然而悬疑待解的淮南版扶不扶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呢?

  董倩:

  当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来看看媒体是用什么样的标题在关注?看,我们看三个标题,又是扶摔倒老人被冤枉?大学生扶老人被赖上,网上寻目击证人。大学生扶老太被诈谁的错?很明显已经选择站队已经非常清晰了。好,再来看一个调查,当双方各执一词,你是相信学生呢?还是更相信老人呢?数字呈现出了惊人的一幕,将近85%的人说相信学生,只有0.76不到1啊,说相信老人。为什么在没有调查结果的时候,人们会已经就选择选边站队了,这说明什么问题?接下去我们连线北京大学的张颐武教授,张教授您怎么看待这样的一个巨大的落差,85%相信学生,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只有不到1%的人相信老人,您怎么看?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我想实际上当然是各种情况都会有的,而且也在现实案例里面也是有各种情况,但是由于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媒体的报道里面,一般强调的是往往是被救老人来讹这个救人者,然后这种情况又是特别具有戏剧性和让人们心里特别不平的。因为也确实存在这种就是冒充自己是救人者,但是实际上是肇事者,她为了避免、免责,所以他假称是救人者的,这个情况也存在,所以现在看起来由于刚才说的被救老人去讹人的情况,会变得非常的有戏剧性,而且让人们感觉到对社会的冲击更大,所以大家往往对这个情况的认知更强烈,反映更强烈,所以现在由于媒体反复的报道,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思维定势,这可能是目前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的原因。

  董倩:

  我问您一个,简短回答。您有没有做出这样的判断,也许有这样的可能是这个姑娘撞了,您觉得有没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张颐武:

  我觉得这种情况不能排除,现在没有根据来排除这种情况,所以现在目前面临的就是证据不足的情况,所以如何在救人的同时保持保护自己的证据,这还是在一个法制社会必须需要的。

  董倩:

  好的,非常感谢张教授给我们做出这样的解读,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现在老人的态度是坚持被撞,仍然认为姑娘是撞人的一方,老人的家人也不出面了。而且姑娘今天也不出面了,因为可以想像她身上承担着多少的压力,但是在这我们希望跟姑娘说一声,如果这件事情不是你做的,那么尽管站出来说话,因为不管是法律还是道义都会站在你的一边,最后我们看一个民意调查,如果将来遇到老人伏地,你扶还是不扶,我们看到有43%的人说不扶,有27%的人说会扶同时会留证据,其实到最后我们特别希望有一天27%和43%会做一个对换,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好,同时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救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没有李光耀,新加坡还自信吗

李先生是反共的,他了解共产党,他将共产党清除出新加坡,这是为什麽很多西方还支持他的理由。中国对此也不介怀。邓小平就很想学新加坡,但其后很多努力都无功而还。近年基本上是放弃了,理由多说是因为新加坡与中国的大小差别太大,新加坡能做到的,中国难做到。

建真正的国家公园破门票乱象

讨论景区涨价问题,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这些表皮层面上,而要深入分析景区票价乱象的成因,有的放矢地出台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最大限度地将这一现象控制在合理范畴内。否则,景区票价问题,就成了年年都要说,说了也白说;甚至人来疯,越说它越起劲。

慈善体制的清白郭美美给不了

郭美美,只是一个导火索。她不是造成我国慈善体制问题多多的原因,既不是直接原因,也不是根本原因。甚至可以说,从某个角度而言,公众是通过“郭美美事件”开始了对中国慈善体制的种种质疑,而红会等机构的管理问题也自那时起开始被一一揭露。

专车合法上路还是逼其上绝路

有关部门本应在扶持专车发展的同时加快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步伐,力求在出租车行政许可、数量管控、份子钱等问题上革除积弊,现在放着出租车的问题不去解决,却将压力一股脑儿转嫁到专车头上,这是要将专车逼上绝路的节奏啊。

  • 罗援:93阅兵观感就四字“别惹中国”
  • 戎国强:我们为什么选择相信袁大宸
  • 以华制华:晚清时期的英军华勇营
  • 孙周兴:我理解的人文科学是什么
  • 这15部电影里有真刀实枪的性爱?
  • 陈彤:我爱上从未见过面的她
  • 徐铁人:揭秘台湾餐馆的新规矩(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