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首日,大批中国游客涌入日本购物的照片刷屏。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各大商场严阵以待,在国庆来临之前就备好货,并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微信支付等功能,“喜迎”中国国庆。
一组图火了!“中国客”全面“攻陷”日本
有人在微博上发了一组中国旅游者在日本各大商场抢购的图片,配文:新宿已拿下!秋叶原已拿下!涩谷已拿下!池袋已拿下!……11区基本已被我方人员团控制!这组图片被不少网站以“中国旅游购物者全面‘攻陷’日本”为标题争相转载。
中国客愿买、日本商愿卖,有啥不正常?
只要彼此没有强买强卖,只要明码标价,只要该掏钱的掏钱、该纳税的纳税,这样的买卖就是市场经济里的寻常事。如果连这个常理都不能接受,那还真保不齐会有个别奇葩人士,再整一篇《别让中国游客买了》,言外之意,多丢人啊。
购买力旺盛是兜里有钱的客观反映
虽然中国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转型难题;虽然中国社会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还有差距,但中国社会群体平均收入的多年持续增长是不争事实。你甭管中国游客跑到日本买什么,肯把钱拿出来消费,就是好事情,不仅说明兜里钱比过去多了,还说明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生活观念有改进。
国人海外扫货,并非聚焦日本
国人国庆假期海外扫货所覆盖之地域,并非仅聚焦于日本,而是涉及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实际上,近两年来,海外购物已经成为80后、90后的生活潮流之一。相比于英法等国,国人赴日旅游购物的总量占比和增速并不离谱。
那为什么“中国爆买客攻陷日本”成了刷屏的新闻呢?……在我国消费趋势已发生解构性变化的当下,动辄对海外购物者诉之道德批判,显然太过苛刻了。
“爆买客”很正常,但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们要从这“正常”里看出些“不正常”。
国货当自强!把购买力拉回来
一个国家的公众有了更强购买力,这是好事;但如果大家都把这购买力释放到海外市场上,这就不见得全是好事了。要支 撑住一个大国的经济,需要投资,更需要消费。部分公众掀起海外购物潮,实质上是在倒逼两件事情:一是倒逼中国产业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生产出更多符合本 国主流人群购买意愿的好东西;二是倒逼中国关税等政策的调整,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把部分过高关税降下来,把消费者留在国内。
今年4月底曾开过一次跟此事相关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的几项决定,恰好能回应“爆买客”们的关切——对国内消费 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完善服饰、化妆品等的消费税政策;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免税购物额, 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让消费者能就 近舒心、便捷购物。
“纪念抗战胜利”不能矮化为“抵制日货”
少数人持有狭隘的政治观点,把“纪念抗战胜利”矮化为“抵制日货”。这种心态和声音在互联网舆论场上时常可见,其 显然混淆了三件事:当年发动战争的是军国主义者,而非日本人民;而今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主要是某些日本政治家,而非日本大众;促中日关系走上正轨,不能 靠所谓“抵制日货”,而恰恰需要中日民间、大众之间有更正常、密切的文化交流、经济交往。
互联网舆论场自身浮躁
互联网舆论场自身的浮躁,常无事生非、把正常事渲染成不正常。诸如“攻陷”这样的标题用语,看似做客观报道,实则已夹带主观私货,试图把一个总体上比较正常的现象,用网络思维、春秋笔法,渲染成一桩大事。其背后,无非是对点击率、发行量等的畸形追求在作祟。
难得七天长假,大家尽可继续逍遥。除了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深化改革推进者,应审慎、严谨、专业地分析“爆买客” 现象,其他各位男女老少,别被“攻陷”之类刷屏语言干扰,您该干嘛还干嘛。只要您守法知礼,就是咱当今中国的好国民,就请继续您大大方方的金秋之旅、购物 之旅。
文 |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