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文中
1.重新认识创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我是桥梁工程师,不过今天我讲的不是桥梁。
科研、创新、创业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但常常被混为一谈。所以,我首先从“创新”开始讲起。创新是什么东西?什么算是创新?什么不算是创新?一般来讲,创新包括:发明Inventions、改良Improvements、组合Incorporations,这3个“I”。
发明是指创造出新的、从前没有的东西。比如发明灯泡、飞机;改良是指把从前的产品做得更好。比如从随身听到iPod;组合是指把现有的东西组合成一件新的东西,像乔布斯说的“把不同东西连结起来就是创造Creativity is connecting things”。比如iPone里面没有什么新东西,但它将已有的东西连起来,使得更方便、更好用。所以,创新的定义有3个“I”:发明、改良、组合。
创新必须增加价值。如果没有增加价值,那只是一个不同的方案,不是创新。因此,创新的第4个“I”就是增值Increase value。同时,创新要花时间、花精神、担责任,人们为什么要去创新呢?所以,必须给创新的人一定的好处,必须提供鼓励创新的环境,让有兴趣创新的人得到机会。因此,创新的第5个“I”就是奖励Incentive。
综上,创新包括5个“I”:发明、改良、组合、增值和奖励。其中“发明、改良、组合”是创新的定义,“增值”是创新的标准,“奖励”是创新的动力。
我们如何创新?
要创新,我们必须先提出问题。大部份人不喜欢提问题,觉得问题可能不成熟,怕人家说自已幼稚,怕被人说是傻瓜。大家都知道,牛顿是一位大科学家。据说,一个苹果打在他头上,于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萍果打到他的头上,为什么萍果不打在他隔壁哥哥的头上?这的确是个很傻、很幼稚的问题。但就是为了找这个傻问题的答案,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要创新,我们必须先提出问题。在我看来,创新的步骤就是为三组问题寻找答案——为什么Why?为什么不Why not?假如又如何What if?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向因循的习惯挑战。比如你20年做同样的事,你该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是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是让你的新理念有个机会。比如我们20年都这样做事,但为什么不把它改改,做更好。
第三个问题:假如又如何?在我看来就是要谨慎再三,把可能发生的事情都细心研究,避免意外。
2.创新、科研、创业的关系
我刚才讲,科研、传新、创业是三件不同的事情。那么,创新之外的科研和创业是什么东西呢?
科研和创业,有一句话把这两件事情的目的说得很清楚:
科研是把财富转变为知识——这是亏本的事情。
创业是把知识转变成财富——这是赚钱的事情。
我举一个例子:半导体的历史。从前的收音机和电脑用的都是真空管。半导体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科研阶段)用固体来代替真空管的理念是Lilienfeld在1926年提出的。1947年Shockley、Bardeen和 Brattain把理论确认了,后来,在1956年得到诺贝尔奖。(创新、创业阶段)1954年Morris Tanenbaum把它实际做了出来,证实其可行;1954年Texas Instrument公司才把它实际应用在产品上。今天,我们的生活根本就离不开半导体了。
回看上例,Lilienfeld等提出理念和确定理论的人都没有赚到钱,因为他们在搞科研,他们目的不是赚钱!而Morris Tanenbaum和Texas Instrument公司却赚到了钱,因为他们是在创新和创业,他们目的就是赚钱!这一理念从诞生到产生财富,经历28年(1926-1954年)。
因此,回顾半导体的历史,我们明白:“科研”提供了半导体的理论基础,“创新”提供这个理论在不同领域里应用的理念,“创业”是把这些应用理念付诸实践的事业。创新,可以说是从科研连接到创业的桥梁。简单地说:创新是把科研的成果演化成可以实用的理念,但创新不是创业。
科研是把财富转变为知识——这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应该做的事。这些不是赢利机构,不能以赚钱为目的。
创业是把知识转变成财富——这是创业者应该做的事。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他们是在做生意。
我们不能把这两类人(搞科研的人、做生意的人)混淆了。为什么钱学森、钱伟长这批人能有那么大的贡献?因为他们没有把赚钱作为工作目标!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不出真正的大师?当然大师也有,但不多,是吧?可有人认为:中国的“准大师”都赚钱去了。一开始去赚钱,就不可能再做大师了。等于说,一位很有希望的钢琴家,在稍有名气的时候就去开钢琴班,可以赚很多钱。不再精益求精,就不可能有更高深的造诣了。就不可能成为钢琴大师了。
这就是把科研和创业混淆了的结果。“搞科研”和“做生意”完全是两码事!
3.不要鼓励人人都创业
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和大科学家牛顿。这两位名人,在他们自已的领域都很成功。但假设让一个大科学家来炒股,结果会怎样?
我们就拿牛顿炒股为例——1720年初,英国南海公司股票South Sea Stock呈现涨势。1720年2月牛顿第一次投了7000英镑进去,仅过了两个月就翻了一番。当时,这笔钱是他当铸币厂厂长年薪的3至5倍。但是,赚了钱的牛顿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南海公司股票还在不断上涨,而他的朋友却赶上这波大牛市。1720年7月该股涨到了1000英镑一股的最高位,共涨了8倍,这时牛顿终于忍不住了,不惜加大资金大举买进,谁知7月之后该股一路惨跌,中途割了几次肉,最后到1720年12月股价跌剩成之前的1/8。牛顿退出股市时,他一共亏了2万英镑。当时的2万英镑,相当于他当厂长10年的薪水,约等于今天的270万美元,那个时候的牛顿算得上是破产了。
让一个大科学家来炒股票,结果会怎样?结果是破产。所以,我们不要鼓励每个人都去创业!
孙中山先生曾说,人分三类: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做科研和创新的人应该是先知先觉的人;创业的人应该是先知先觉或后知后觉的人;能安份做事情的人应该是后知后觉或不知不觉的人。有些人能够创新,但不能创业。有些人能够创业,但不能守业。
所以,我们鼓励创新和创业是好事,但不能一窝蜂,必须慬慎、恰当。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这三类人都很重要,都必须好好培育!
4.怎么培养先知先觉的人
当然,现在大家都觉得说先知先觉的人太缺乏了。我们必须培养这样的人才。怎么办?
我呢,没有答案,只有问题。我今天就跟大家提出一些问题:
爱迪生和比尔·盖茨,这两位都是很多人羡慕的高手。爱迪生小时候常常逃学的,比尔·盖茨本科都没毕业。在中国,他俩都不算是“好学生”。怎么办?
据说,爱迪生在研究电灯泡的时候做了近1万次不同的试验,都失败了。但他没放弃,最终成功了。
如果爱迪生在我们的创业园,我们会让他有机会做1万次失败的试验吗?会不会早就把他赶出去了?怎么办?
很多人崇拜的乔布斯。他只上过6个月的大学,就不读了。他进得了我们今天的创业园吗?怎么办?
还有,中国的阿里巴巴上市,赚钱最多的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那又怎么办?如果“阿里巴巴第二”出现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准备好了没有?
其实,这些都是心态的问题。要鼓励创新,我们自已必须先有能接受创新的心态!这是跟我们中国从前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先把自己的心态搞好。允许失败是创新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能不能做到?怎么办?
科研、创新和创业。今天我提出了几个问题,我没有答案。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当的答案。谢谢大家!(编者注:以上为现场演讲内容)
5.我们还缺哪几样
胡适先生说过:中国人有个弱点,就是“差不多”的习惯。要搞科研,要创新,要创业,我们必须很严谨。精益求精,才能发展核心技术。
中国人是有足够智慧的,我们不足的是缺乏创新的环境和机会!创新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可以推动的“社会风气”。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先知先觉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从培养能接受创新的“心态”做起,进而养成能接受创新的“习惯”,最后形成能接受创新的“社会风气”。
再次强调:允许失败是创新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难做到的心态!我们的社会必须是一个重质量而不是单单重数量的社会。
刚才讲到,我们要有能接受创新的心态。要特别补充的是:尤其是领导们也必须有这样的心态,大家才可能有创新的机会!
回到爱迪生和比尔·盖茨的例子——爱迪生常常逃学,比尔·盖茨本科都没毕业。在中国,我们现有的学府能容忍这样的学生吗?我们的教授能接受这样的学生吗?我们就是要给“中国的爱迪生和比尔·盖茨”更多的机会。
其实,创新并不只限于科技,财经、政治都需要创新。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模式,也是我们创新的结果,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 创造出来的。除了要有能接受创新的心态,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有敢于试错的勇气。
(本文是国际著名桥梁专家邓文中在2015年海科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海外人才科技合作论坛上所作的题为“科研 创新 创业”的演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