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5日报道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日前刊登题为《亚洲的稳定取决于日本-中国关系的平衡》一文,作者为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国际安全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罗伯特·A·曼宁、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以及研究教授詹姆斯。普日斯图普。
文章称,历史强烈表明,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的特点是地区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直到法国和德国在二战后达成协议之前,欧洲不断遭受战争的困扰。之后欧洲才拥有了一体化的前景,最终形成了欧盟。
与之相似,在亚太地区,地区秩序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特点。自北京和东京在1971年关系正常化以来,就一直在经历进步和倒退的循环,但自2000年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处于下坡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和美日同盟的发展。
文章称,重要的是,中国看待美日同盟的观点自冷战以来已经有所改变。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中国的分析人士认为,美日同盟是好事。中国的一名分析人士吴心伯表示,中国分析人士们的看法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期间的期待这个同盟“是对日本再度军事化的有效约束”,改变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的“华盛顿和东京之间加强了的安全合作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
随着21世纪的开始,以及经历了数十年的双位数增长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能够比得上日本的经济,这并非巧合。在2010年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7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4.88万亿美元。
文章称,就在中国的经济腾飞,其军事开始现代化的时候,日本的国防规划者们开始日渐担忧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威力的影响。日本2004年的《国家防卫计划大纲》指出中国正在进行中的军事现代化及其扩张的海上行动,指出日本将不得不“对其未来的行动保持关注”。
就在中国的自信以及作为新兴大国的自身形象提升的时候,中日关系开始变得更加引起争议。在2010年9月,一艘在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日本“专属经济区”内的中国拖网渔船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在随后有关扣留这艘船的船长和船员的争论中,中国警告日本不要进入中国水域采取“所谓的执法活动”。
文章称,这件事停止了一项2008年的协议的执行,该协议有关在有争议的尖阁诸岛附近共同开发资源,这件事也标志着紧张关系的升级,并凸显了中国的和解的政治限制。
文章称,尖阁诸岛争端在两年后加剧,在2012年,当时日本政府从一名私人岛主那里购买了五座岛屿中的三座。两国高级别的政治和外交接触极度冷淡,大规模的反日骚乱在中国爆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3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加剧了这一僵局。
文章称,与此同时,中国在尖阁诸岛日渐增加的存在以及日本宣布防空识别区凸显了日本有关“灰色区域”的安全担忧。同样地,在2013年,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称,日本的安全环境将“更加严峻”。为解决日本日益加剧的安全担忧,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2014年4月明确表示,美日同盟延伸至尖阁诸岛,这是中国想在尖阁诸岛问题上破坏这个同盟的关系的努力的重大挫折。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放缓的经济的投资下滑,在2014年减少将近50%,并在201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16%。
在2014年,东京和北京的外交官们探索了首相安倍晋三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可以接受的和解道路。在2014年11月,双方对一些文件达成一致。
文章认为,在这个关系起起伏伏的背后,是在亚太地区秩序与领导权的相互矛盾的观点。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初期,中国支持将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排除在外的东亚峰会,而日本则成功提出质疑。12年之后,习近平呼吁一个新的安全体制,这种体制与冷战的“过时的思维”不同。因此,北京实际上警告美国和日本不要将自己卷入南中国海和东海的争端中。
文章称,虽然中国仍停留在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相似的相关机制,比如东亚峰会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但北京的想法现在包括推动相似的机制,作为一种对冲战略。“一带一路”理念、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都对地区秩序以及美日同盟构成新的挑战。
在他的第二任政府早期,安倍为日本外交制定了五项原则。在随后有关南中国海以及东海领土纠纷的讲话中,安倍关注的重点是和平的解决方式以及避免威胁以及使用武力,强调日美同盟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与繁荣的重要性;扩展日本和美国其他盟友及伙伴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加强日本与海上亚洲关系的重要性。安倍还改变了日本的国防,在西南部岛屿上驻军。
安倍和习近平4月22日在亚非峰会期间在万隆会面。此外,安倍8月14日为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发表的讲话似乎为今年晚些时候的北京峰会铺平道路。但是,显然与历史、领土、安全以及地区愿景有关的问题将继续给这个关系制造麻烦。如果过去的十年是序言的话,所能够希望的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处理这些给这个双边关系以及地区制造麻烦的关键问题的时候,理性能够占上风。
文章认为,中日关系有可能的轨迹取决于中国对待地区秩序的方式。目前,这个关系的标志是经济合作以及安全竞争。在未来的十年,中国是否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以及它如何回应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局势都将成为塑造中日关系的转折点。更广泛的是,中美关系是否更具合作性,而非更具竞争性,以及它们是否为战略稳定制定一个框架将成为此类关系在未来取得成功的风向标。(编译/殷夏)
编辑:SN12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