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余热还没退去。“剁手党”们痛并快乐地迎接着一轮轮的“快递雨”,各地还在津津乐道“24小时之内谁最能花钱”。
在一片“买买买”的热潮中,并不那么适应网上“血拼”的房地产业也火了一把。不仅贡献出23.5亿的“双十一”最大单笔交易,还把一场电商狂欢 变成了去库存的“岁末营销战”。与轻巧灵活的零售业不同,“挪不动”的房地产业属于低频交易行业。但为什么这个“巨象”也在最近两年乐此不疲地加入“小动 物们”的狂欢之中呢?
库存“压力山大”
2015年房地产业首次出现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土地成交价款四个前端指标同时负增长。而楼市高企的库存就是这种奇怪现象背后的原因。
简单来说,房地产高库存,意味着市场供大于求,自然会压制房价上涨,进而影响开发企业的经营效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企业纷纷“自降身价”加入电商的购物狂欢之中。“就是希望在传统旺季‘金九银十’沉寂之后,再造一个楼市促销节”,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尽管今年以来,商品房市场复苏,成交量和房价也陆续出现“从负到正”的大逆转,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房地产行业仍然面临三大困局——库存高、区域市场分化严重以及开发建设指标跌入冰点。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8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再创历史新高。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一统计数据只包 括竣工后、未售出的现房,但大量已建设未竣工、以及还未开工的潜在库存并未计算在内,“一旦计入,中国楼市的库存可能倍增”。杨红旭认为,楼市高库存已经 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痛点。
高层罕见轮流“支招”
事实上,在从今年3月全国两会后,国家级重大会议上,中央高层很少提及房地产。但最近,这一话题却被频频被提起。
习近平总书记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也提到:以往我们长期依赖的房地产,去库存问题也没有解决。“双十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指出,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
毋庸置疑,楼市库存问题已经引起高层的关注,业内专家也从每次仅仅十余字的论述中嗅到一丝不同以往的信号。
民生证券研究所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总书记18个字的论述暗示了楼市发展的两个核心任务,短期核心是去库存,长期核心是要持续。从去库存的任务 来看,一方面激发合理需求,房地产信贷和利率政策有望进一步松动,尤其是住房公积金的作用有望得到强化。另一方面让市场决定供给。保障房的思路可能会加速 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购买。
现在政策力推的“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就是一个范例,未来各地可能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落地,以促楼市库存消化。而在库存过大的地方,可能会削减甚至暂停土地供应。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指出,总理对户籍制度和住房消费的论述,是把“办户口”当作提高房地产需求的一个“大招”。
他认为,如果户籍改革的进程加快,更多的常住人口拿到户籍,可以极大程度的弥补最近两年刚需购房人群回落的趋势。而城市老龄化带来的购房市场空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填补。其中,二线城市和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三线城市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这些利好是否意味着楼市会重新“起飞”呢?
并没有那么简单。如一些人所分析的那样,楼市疲软的原因是长期性、全局性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房地产业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转换也意味着它不可能再一肩挑起宏观经济“稳增长”的重担。
“去库存”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极为痛苦的。一些地方甚至将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停止土地供应。当前的政策与其说是刺激楼市繁荣、重走依靠房地产拉动的“老路”,不如说是“刮骨疗毒”防范疏导风险,为经济结构调整留出空间和时间。
来源:国是星期三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