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北漂在北京租房的那些事

2015年11月25日13:42  新闻专栏  作者:寒珠  
在这偌大的城市,总会有一盏等着我们回家的灯 在这偌大的城市,总会有一盏等着我们回家的灯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寒珠

  一直想写写我在北京中关村租房的那些事。也有人私信问起,写下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们。

  在北京,我住过四个地方,除了2006年住在朝阳区的传媒大学研究生公寓之外,在北京工作都住在海淀区,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中关村,住过苏州街、海淀黄庄、西土城。2010年,因为工作又回到北京,我开始在单位附近租房。那一年应该算是北京房价的分水岭,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北京基本上在四环内找不到低于每平米四万的房子,北京的房租也跟着房价水涨船高。

  我第一次自己在北京租房子,是在苏州街地铁旁的稻香园小区,距离单位不远,在中关村的西北角,和中关村图书大厦相邻,穿过海淀桥就是北大,挺有文化气息的一个地方。苏州街有两个小区,一个新点的叫大河庄苑,隔壁老小区就是稻香园,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旧楼,我住到这里的时候正在做老房改造,小区里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连路面都泥泞不平。小区背后就是万泉河路,往十号线地铁走就路过北京的重点中学八一中学,所以这里理所当然的成了学区房,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上这所学校就买这里的房子陪读,稻香园二手房价格在2014年被炒到5万多一平米,大河庄苑6万多一平米。

  记得我刚来公司报到的时候,住在一个快捷酒店,透过窗户看到这个小区,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形色匆匆的年轻人,IT青年和空巢老人居多,有次我在早餐店吃饭,一个七八十多岁的白发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一个人来吃饭,出门下楼梯台阶时有点高站不稳,我一看赶紧上去扶了一把,这个老人告诉我儿女都出国了,她一个人住在后面的小区稻香园。这个地方距离我上班的地方走路不到十分钟,于是我就动了在这里租房的念头。

  这里的生活非常方便,围着小区西门的三层楼,各种小吃,豆花庄、麻辣香锅,驴肉火烧,洗头按摩的,还有永不打烊的麦当劳。傍晚时分,几个老头下象棋,一群人围着看。从早到晚,人声鼎沸,豪车和三轮车在并不宽敞的小道上并行穿梭。

  为了找房也很是折腾,自己看了几处,都是没铺地砖,没啥家具,没网线的房子,住进来的话就需要添置很多东西,才能住人。后来通过房屋中介找了一处被称为豪华装修的房子,在14楼,实际上进去一看就是铺了瓷砖,卫生间配了淋浴器洗衣机,当时去看的时候白天没人,我问了句,四户共用一个卫生间能用的过来吗?中介赶紧说加我住了四户,一户是个女记者,一户是常出差,一户是北大的学生,最多的时候也就四个人,四个人肯定没问题。

  租给我的那间十来平米,有床有柜子,两千多一个月,水电费平摊。当时我住在酒店,每天二三百的房费,入不敷出的,心里很是着急,就立马交了一个月租金,拖着一口大箱子,搬到这个能栖身的小房子。

  刚住进来的第一天,问题就出来了,洗了个澡,发现卫生间下水道堵水,我只好充当疏通工,用牙刷弄出来一大堆头发。紧接着有人砸门,我赶紧汲着拖鞋,捂着滴水的头发去问“谁啊?”“你们欠电费了,赶紧交电费!”一个男声。狭长的走道有两个房子,这个房子在左侧,右侧还住着一户人,我说“可我刚刚住进来,不知道啊……”中年男声又砸了几下门,骂骂咧咧走了。晚上六七点,房子陆陆续续回来人了,结果一看加我一共住了七个人,学生那间住了三个男生,是考北大研究生的,常出差的那户是一对小夫妻,女的一下班端着盆子就进了卫生间,一个小时没出来,把那几个男生憋的一会儿去看下卫生间的门开没有。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万分沮丧的躺在没有窗帘的房子里,对面高楼的指示灯不停的扫射探照到这个房间,后来实在忍不住关了房间的灯拿着盆方便,起身的时候看着窗外的灯火阑珊,庆幸没住地下室的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租房的第一天算是真正尝到了北漂的滋味。

  就更别提上班早高峰七个人轮流排队用卫生间的情景了,有次内急实在等不了,只好跑到楼下酒店去上厕所。人多使用频率过高,再碰到不讲究卫生的人,马桶和下水道堵了更是惨不忍睹。

  我的一个闺蜜来北京看到我的住房条件,楼道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广告连门都快看不见了,进到我租住的巴掌大只有十平米的小房子之后,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害的我还安慰她,这条件够好了,这不还没像电视剧里面的北漂住地下室吗?她就说了一句“寒珠,我太佩服你了,要我做不到。”因为她知道我在家乡住的房子条件有多好,和这一比判若两重天。我的家人听到我的遭遇之后,就催促着我赶紧换个好一点的房子,气的在电话里直骂我,你有自虐狂吗,又不是刚工作的大学生,还这么亏待自己。尼玛我不是为了省钱吗,我也想搬到好一点的房子啊,但是月租两三千的一居室只能去五环外,想想上班路上挤一个小时地铁公交的惨烈状,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我搬到一种有管家的公寓,据说是2011年之后推出来的,专门针对庞大的北漂白领,拎包入住,水电坏了24小时有人修,虽然也是几户合租那种,但是对于我之前的租房经历来说很奢侈了,当时搬进去,看到白白的墙壁,有衣柜,空调,写字台上有一盏暖暖的台灯,我一头扎到床上,差点高兴的哭出声了。

  房子好是好,可是每月房租贵了好几百,租房品质提升了,就只能在吃饭上面省了。我的体重以每月两三斤的速度往下掉,几个月下来掉了十几斤。后来我写下一句话,如果你想减肥就来北漂吧!

  在北京租房,高层和普层价位差不太多,我比较喜欢住高层,一来是每次出差回家搬箱子方便,二来蟑螂小动物少点,三是视觉开阔。可是高层出租的房子价格适中的都比较老,我住在12楼的公寓,电梯寿命超过10年,每次都有咔嚓咔嚓的铁链响声,有时还晃荡……我就会自动脑补负面新闻画面,让人胆颤心惊。打报修,说我想多了。小区居民也反映了多次,说是换电梯就得住户掏钱,而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外租,久而久之就没人管了。

  最记忆犹新的地方就是住在西土城了,年底租的房子到期了,中关村创业大街附近的房价普遍上涨,我搬到西土城短暂的住过3个月,距离中关村不远,坐地铁知春路-知春里-海淀黄庄三站就到了,每天坐车都会路过知春路上的腾讯视频和今日头条。西土城在北三环,中关村在北四环,都在海淀区。

  住在西土城应该算是我在北京最奢侈的时光了,住的房子是个两居室,我的那间朝东,早起阳光温暖,小区在北京电影学院旁,常能看到养眼的电影学院学生,出门两步就是元大都公园,据说是元代建立的古遗址,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向北到西土城黄亭子,松柏茂密,还有洋槐核桃树,花草吐香。

  关键是这里月租金还比中关村低。我住的小区出门就能遛公园,寸土寸金之地能找到这样一处闹中取静的住处何其幸运。到了晚上,可以沿着河道在树木间跑步,一路上有敲京剧锣鼓的,有吊嗓子唱歌的,就连跳广场舞的都有四五拨方阵,一步一个景,像是个浓缩的北京居民业余生活大舞台,让你看的目不暇接。北京的冬天不冷,这个公园11月份还是草木葱茏。穿过巷子可以看到麻辣烫和烤串摊子,满满当当的热闹的烟火气。我喜欢这种过日子的感觉,但却感觉自己游离在外,距离这种日子是那么远。

  住在这里优哉游哉新鲜劲一过,很惶恐,那种过了今日没明天的感觉很可怕,满目都是年轻的学生和锻炼的老人,成双成对,三五成群,你一个人穿梭在树林子里,显得你就像个孤魂野鬼一样。

  空中不时飘过一句话:北漂就应该像整天打鸡血似的,你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奋斗的。如果天天想着赏花看树,不如赶紧滚回家乡,那里的风景比北京天蓝水清。

  我住了一段时间,又搬回了中关村,住在海淀黄庄,每天早晨醒来外面车鸣轰隆的,可我觉得心里踏实多了,就是要时时刻刻有紧迫感,让自己猫毛倒竖着才像个北漂,显得自己没有浪费光阴。

  在中关村附近租一间房,租金相当于二线城市租一套房,手头没个几百万,你都不好意思开口说买房。所以要努力工作赶紧挣钱啊。身边的北漂,尤其是月薪上万的小白领,都特别拼。

  我有个同事是技术攻城狮,在互联网企业,码农月薪是我们网络编辑的好几倍,结果他抱怨说在北京租房都感到有压力,他住在西边,离单位车程一个小时,2013年租了普通大开间每月3800元,不加水电费,一年下来五万多,如果这种一居的户型在中关村,至少5000左右一个月。所以想距离单位近,只能跟人合租。

  互联网公司的小白领,如果维持一个时尚有品质的生活就得接近月光,如果虐待自己拼命省钱想在北京买套房也是非常艰难,如果放弃北上广的工作回老家几乎找不到类似高薪合适自己的工作。夹在中间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好像就差一步成功了,但是又望不到头。所以只能埋头努力,莫问前程。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中关村,是我不断在文章里重复提起的一个地名。和我住的小区一路之隔的中关村办公区高楼林立两重天。

  我上班地点所在的中关村西区应该算是最繁华的,高大上的写字楼里,有新浪、腾讯这样的大型网络公司,有方正、微软等知名企业。不过这里的大多办公楼是租来的。有些互联网公司在大厦住了十几年,也没买下楼,估计也没人卖。听说新浪也要搬家了,搬到五环之外的上地,和百度在一起。

  和理想国际大厦一路之隔有个基督教堂,有着尖尖的顶,总能听到传出来悠扬的钟声,晚上外墙亮起红色十字架和束状温暖的光,像是理想一样。有次我下班路过,进到教堂,看到一排一排的木头椅子,空旷的没有一个人,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女生走进来好像在角落里排练诵诗,那么美好那么安静,远离中关村的纷繁嘈杂,这幅画面让疲于奔命的我刹那热泪盈眶,仿佛时光穿越,像是有了信仰。

  我常常站在窗口,看那些一盏盏亮着灯的房子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格子,不停更换着房客,那些没钱交房租的,不再年轻的……像是大浪淘沙般,慢慢就成了泡沫没了踪影。我在专栏文章《住在中关村》里写到过一句话:那些永远年轻,不敢衰老,不知疲倦的一个个ID,住在中关村。

  当阿里巴巴创下全球融资记录巅峰时刻IPO的时候,我住在中关村。下班路上,距离高大上的写字楼不远,看到一个老人正弯腰在垃圾桶捡瓶子。夜色已晚,回到住的小区,有个年轻人房租到期,一手拖着箱子,一手提着脸盆,不知道他要搬去那里。每天都可以看到送外卖送快递为挣那么点钱浑身湿透的人,再不敢大手大脚花钱。

  你所说的都是无力,你所见的即是人生。

  后来,因为北京的租房价格愈发昂贵,内外交困之中,我退了房子,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里。尽管自己的房子又大又漂亮,干净又整洁,安静又安稳,但我总能时刻时刻记得那些在北京租房子的时光,梦里醒来又像是回到了中关村,那些铭刻在我记忆里的每一天,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像是利剑挂在我心上,又像是星星点灯,回想起来会给自己点赞。

  一个逃离北京又逃回的朋友说,城市有时候很漠然。我们依恋这个城市,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爱这个城市,而是因为这个城市里的人,这里有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爱过恨过的人,有一份让你热爱为之拼搏的工作。有过悲伤喜悦,有过憧憬希望。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成长的轨迹,也埋葬了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岁月。

  因为在北京的租房经历,让我下定决心在北京买房子,在这座城市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地方,我不用再拖着硕大的箱子,在城市之间象侯鸟一样飞来飞去。不用再东奔西走的租房,不用每次搬家都像逃离一样,不用每次离开北京都像是诀别一样再也不回来。那间房子,将永久的放着属于我的东西,无论我走到哪里。他们都在那儿一直等着我。只要我回头,就能看得见。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落脚的地方有一处自己的房子。在这偌大的城市,总会有一盏等着我们回家的灯。而所有的颠沛流离都将成为日后心中的慰藉。她们闪着光,透着亮,提醒着我们曾经为了奋斗什么都可以忍耐和接受,那么努力,那么拼。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北京 北漂 租房 中关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