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919首飞成功却遭中国键盘侠嘲笑,可美国人却打了他们的脸!
就在几个小时前的今天下午,咱们中国制造业又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我们中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首飞,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后,第五个可以自行生产大型客机的国家,而经过几十年的残酷竞争,如今的世界干线民机市场由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两家平分,中国C系列客机抱着与它们三足鼎立的雄心,今天走出了打破格局的第一步。
然而,那些看不得自己的国家取得半点成绩的键盘侠们却很快跳了出来,开始多方位多角度地对C919进行冷嘲热讽。比如“请领导先坐,否则屁民不坐”,又比如“这飞机都是拿国外的零件拼出来的,和你国没关系”。
可讽刺的是,美国的《纽约时报》这次却站出来打了这些网络垃圾的脸。
原来,当今天下午C919在上海成功首飞的消息传出后,西方不少媒体都对此事作为正面积极的重大新闻来报道。
其中,美国的《纽约时报》就很客观正面地向美国人介绍了C919成功首飞的意义:虽然中国的C919和已经在大型客机产业发展了多年的波音和空中客车这两家大型公司的飞机比起来尚存在一些差距;但对于一个40年前还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来说,C919的成功首飞展示了中国这个正在不断崛起的工业强国的最新实力。
而《纽约时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该报的记者很清楚即便C919的引擎和驾驶舱等一些系统部件是从国外进口,但建造一架大型民航客机,可不是某些中国的键盘侠以为的那么简单,并不是把零件拼在一起就能上天了。
比如,一位《纽约时报》采访的专家就介绍说,哪怕飞机上一个铆钉高出了一点,都会增加飞行时气流对飞机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飞机会变得更加耗油。
所以,能够自主制造出商用民航大客机,绝不仅仅只是拼接零件那么简单,这需要严谨的设计能力和精确的工业制造水平。这也才是为何《纽约时报》会通过C919的首飞成功,如此正面肯定中国工业实力的原因。
一个更好理解的例子是:我们都知道中国过去一直只是全世界的“代工厂”,因为我们只是在给国外的企业打工,在给他们生产和组装零件,但设计和技术都是人家的了,我们航空工业也是在给波音和空客做零部件的分包商。而如今C919的首飞则标志着我们中国人也掌握了设计和技术,不再是一个“代工厂”了。
另外,当国内的键盘侠们如同井底之蛙一般叫嚷着“让领导先坐”C919时,《纽约时报》采访的几位国外的民航专业已经认定中国的C919大型客机在安全性上是可靠的。
一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就表示中国的民航安全记录一直都很不错,在过去10年只有过一起致命坠机事件。而C919的引擎和驾驶舱也有专业跨国公司的技术支持,进一步确保了飞机的安全性。
更何况,去年中国首架国产喷气式客机ARJ21在正式交付使用之前,乘坐过它进行试飞的就有政府高官和制造该飞机的国企“中国商飞”的高管们,其中包括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工信部部长苗圩和中国商飞董事长金壮龙等。
所以,不用键盘侠们BB,中国的高官们一定会早于民众乘坐C919,虽然不是为了跟键盘侠较劲只是为了工作需要,但客观上也会为大家进一步证明C919的安全性。
有趣的是,这些对C919冷嘲热讽的键盘侠们,彼此间还在互相“打脸”——当其中一批人嚷嚷着C919不安全,让领导先坐时,另一批人则表示C919全是国外零件拼起来的,中国的贡献为0,所以首飞成功并不意外…。
所以,你们能先统一一下“喷点”么?
不过话说回来,《纽约时报》虽然正面肯定了我们C919首飞成功的意义,但该报的一些客观的建议我们也应该听听。
比如现在外界都在炒作C919将挑战波音和空中客车对于市场的垄断,但《纽约时报》就提醒说,C919尚未经过商业飞行的考验,在油耗和维护方面是否比波音和空中客车更有竞争力也未知,而波音和空中客车这两家老牌民航企业都是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在民航大型客机领域中奠定了自己霸主的地位。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的财经媒体“彭博社”。这家媒体采访的专家也认为,C919短期内难以挑战波音和空中客车的地位,而且由于这两家公司在市场中的根基很深,反而会导致C919在初期推广时碰壁。
当然,正如《纽约时报》所指出的,为了发展中国自己的民航客机,中国政府一定会动用行政力量要求中国的民航公司采购C919。只是C919乃至后续机型能否获得真心的认可,最终还是要用技术和实力说话的。
所以,继续加油吧,我的国!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