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国际禁毒日专题 > 正文

经济半小时:禁毒与艾滋病预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1:20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禁毒与艾滋病预防

《经济半小时》7月14日播出节目《防“艾”新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经济半小时》7月14日播出节目《防“艾”新政》,以下为节目内容。

  云南的边境小城——个旧,在6·26国际禁毒日这天,有很多政府部门走上街头,宣传的却是如何预防艾滋病,并且向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为什么当地政府要把预防爱滋病和禁毒放到一起,相提论?吸毒和艾滋病之间在这个地方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

  记者采访了一个小伙子,他叫刘好,今年30多岁,已经有13年的吸毒史。当在一个昏暗的出租房里找到他时,他刚刚从外面购买海洛因回来。由于临近6·26国际禁毒日,找海洛因也变的困难起来,从晚上7点出去,一直到10点多,刘好才找到一小包。

  吸毒人员刘好:“今天拿了60元的,钱是今天骗父母说,我一个朋友要结婚要送红包,家里还是相信了。”

  拿着从家里骗的钱,刘好连晚饭都舍不得吃,就把钱全部购买了海洛因。因为吸毒,刘好不仅失去了工作,还把家里的积蓄和值钱的东西全都换成了毒品。每天晚上11点左右,刘好的毒瘾就要发作。

  刘好:“就像蜜蜂在耳朵里面,奇痒、恶心、心烦,如果再不吸的话,苦胆水都会吐出来。”

  在这个简陋的房间里,我们看不到任何用来消毒的东西,一个注射器他已经使用了好几天,因为没有消毒的条件,一团卫生纸就成了消毒的代用品。刘好先后扎了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血管。由于多年的注射吸毒,在他身上已经很难找到一个下针的地方。每次注射的时候,他都要经历这样的痛苦,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个下针的地方,往往需要半个小时。

  刘好:“两边的大动脉都打了,有些地方打漏以后感染了,像脉管炎,就是吸毒给我带来的好处。”

  尽管每次注射完之后,刘好就开始后悔,但是他却陷入海洛因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只要瘾上来了,他就什么都不顾了。

  记者:“你原来跟别人共用过吗?”

  刘好:“共用过,只要是吸过毒的,不管任何人都有互相共用针头的,因为瘾发了没有针头就顾不上了,拿过来随便洗一下就注射。”

  每次注射完海洛因之后,刘好就把注射器的针头、针管卸下来,用卫生纸把上面的血擦拭干净,然后用卫生纸包起来,重新放回到褥子下面。刘好告诉我们,由于吸毒是违法的,所以他们只能寻找这样的地方来注射海洛因,共用注射器也是很普遍的事情。曾经和他一起共用针头的朋友,有些已经因为艾滋病死去。

  看来,这种卫生条件下,吸毒和艾滋病也就只有一步之遥。如今身高一米七五的刘好,体重只剩下61斤,眼看着身体一天天变差,可刘好却一直不敢去做化验,他怕知道结果,怕自己无法面对艾滋病。但对很多吸毒者来说,艾滋病毒躲是躲不掉的,他们已经踏上了不归路。

  作为云南省毒品比较泛滥的地区之一,个旧市被列为云南省的艾滋病性病的一个监测哨点。1996年个旧市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之后艾滋病发现的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个旧市卫生局局长杨标:“因为共用注射器造成的艾滋病不断在流行蔓延。个旧市传染病医院是专门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医院,在这个楼层病房住着的,都是已经发病的艾滋病感染者,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有10年左右的吸毒史,并且与他人有过共用注射器的情况。”

  艾滋病患者:“吸毒者被感染这个病并不奇怪。”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双腿已经肿胀、变黑的的艾滋病患者,他的双手和腿上布满了过去注射毒品留下的伤口,由于艾滋病病毒已经严重损害了他的免疫系统,这些伤口很难愈合。吸毒人员已经成为艾滋病流行的最大人群。

  个旧市卫生局副局长方若平:“吸毒人群里边感染的比例有百分之五六十。”

  我们从个旧市公安局了解到,个旧市在册的吸毒人员有6000多人,目前还在吸食海洛因的有1400多人,其中很多人都有和别人共用注射器的情况。如果按照60%的感染率计算,至少有3000多名吸毒人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为了全面掌握艾滋病的流行情况,2004年个旧市先后在吸毒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以及性病门诊的患者等9类人群当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筛查。

  个旧市卫生局局长杨标:“筛查以后发现,个旧HIV(艾滋病)流行的趋势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个比例达到了20%多。”

  让个旧市卫生部门感到震动的是,在筛查中,他们发现艾滋病病毒已经向普通人群转移。

  方若平:“如果有100个被感染的,其中80%是吸毒人员。”

  曾经在个旧市调研过的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华,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在云南一些艾滋病高发地区,产前门诊孕妇的血清艾滋病阳性率已经达到了1.4%。

  云南省药物依赖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华:“如果说一个地区上了1%的感染率,在孕产妇里非常高的流行。”

  毒品和艾滋病就像两个携手相伴的恶魔,从整个云南来看,德宏州、临沧地区、红河州这三个传统的毒品集散地,也正是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三个地区。正因为如此,防病和治毒,成了必须面对的双重任务。

  在个旧市宝华社区卫生服务站,我们看到在它的门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清洁针具交换点,而就在进门的地方,还放着一个白色的清洁针具交换箱。根据吸毒人员交来的数量,这里的医护人员就会给出相同数量的新注射器。我们看到在一个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的记录了整整一个本子。

  像这样的清洁针具交换点,在个旧市一共有10个,他们不仅提供免费的清洁针具,还提供相关的健康咨询。这些针具交换箱的钥匙保存在个旧市疾控中心,每隔一段时间,社区就会把这些箱子送到这里,经过清点之后,进行回收,然后集中进行销毁处理。

  经过卫生部门的努力,现在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的情况已经很少发生,然而在当初开展清洁针具交换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

  尽管一个月能收到几千只针具,但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能够到他们这里换清洁针具的吸毒者毕竟还是少数。很多吸毒人员,害怕被别人知道,而且他们一旦毒瘾犯了,抓起针具就用,根本顾不上会不会染病。对吸毒人员来说,远离艾滋病,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首先远离毒品。

  防治艾滋病必须要先割掉毒瘤。为此,云南个旧当地政府一方面坚决打击贩毒和吸毒,同时对于多次戒毒失败的吸毒者,他们开始采用新的方式,来帮他们戒除毒瘾。去年的4月14日,个旧市在全国率先对戒毒人员施行美沙酮维持治疗,就是用美沙酮替代海洛因,让这些吸毒者逐渐摆脱毒品。

  个旧市今年6月份刚刚开始营业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第二门诊,每天都有一些定时来吃药的治疗者,医生会根据他们的病历档案和身体的情况,开出相应的美沙酮服用量。

  来这里服用美沙酮的吸毒人员,都是经过公安部门批准备案的人,而且必须是经过两次强制戒毒或者一次劳教,仍然没有摆脱海洛因的吸毒者。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已经服用美沙酮一年多的王瑞,服用美沙酮之前,他已经有10多年吸毒史。

  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王瑞:“戒毒所去过7次,别的医院去的也多了,几乎所有能戒毒的方法我都试过。”

  然而多次的强制戒毒,并没有把王瑞从海洛因的泥潭中拉上来。在这10多年里,王瑞一直在戒毒、复吸的恶性循环中重复着。

  王瑞:“一切都毁了,什么都毁了,甚至连这条命都要搭上。”

  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王瑞,在2004年突然出现了转机。2004年4月14日,国家开展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试点在个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王瑞作为第一批治疗人员开始服用美沙酮。

  闵向东:“口服美沙酮以后,就避免了通过注射血液传播艾滋病。”

  美沙酮是国家严格控制的鸦片类麻醉药品,流到黑市上便成了毒品。每天早晨,门诊工作人员从库房领出美沙酮,晚上送回库房。存放美沙酮的库房实行双人双锁,并与个旧市的110实行联动。治疗人员在门诊服用美沙酮时,必须在医生的面前喝下。国家规定,每天服用美沙酮的价格不超过10元钱,而在个旧市,每天只收取5元的费用。

  闵向东:“一个月下来30天是150元钱,一般收入的家庭是可以承受的。”

  一直负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闵向东告诉我们,这150元钱对于很多吸毒者来说,连购买一天的海洛因都不够。但是服用美沙酮却可以慢慢改变这些吸毒者的行为。

  闵向东:“足量的吃一次,24小时都是正常的,他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第一健康门诊的墙上,贴着一幅治疗人员画的画,上面写着,吸毒时共用针具会被传染上艾滋病、性病、乙肝等,因为违反法律会被强制戒毒、劳教、劳改,会因为发病、毒品过量、自杀等死亡,造成家庭的破裂。而画这幅画的小伟是第一批服用美沙酮的吸毒者。

  小伟:“那时候的我真的被毒品折磨的快不行了。”

  当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服用美沙酮的小伟,经过一年的服用,他不仅摆脱了海洛因,还在今年4月停服了美沙酮。

  小伟:“我一个月以后基本上和正常人一样,能吃能睡,还能够做一点劳动。”

  每天,小伟都会来到这个叫绿园的关爱中心,这是专门针对吸毒者,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的中心,小伟在这里做同伴教育员。这里不仅对吸毒者进行培训关怀,还提供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小伟除了每天在这里上班,还要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更多的吸毒者。他告诉我们,墙上的设计和图画,很多是他自己亲手做的。对于他的变化,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的母亲。

  小伟的母亲:“我总在想总有一天他会改好,从来没放弃过他。”

  现在小伟工作以外的时间,都是和妈妈在一起,一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他就会跟妈妈或者医生求助。

  母亲:“希愿他平平常常的,像一个正常的人,这就是我做母亲的心愿。”

  在采访中,个旧市疾控中心主任闵向东告诉我们,他们希望争取更多的吸毒者来服用美沙酮,但是他说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工作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戒毒,而是为了减少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的行为,从而预防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另外,为了防止艾滋病从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向普通人群传播,他们已经开始在娱乐场所进行新的干预。

  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我们找到了小丽。她今年只有23岁,已经有3年的吸毒史。两年前,为了筹措毒资,她开始在娱乐场所出卖自己的身体。小丽的家庭非常困难,一家几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除了自己吸毒之外,小丽每个月还要给家里一些钱。刚在娱乐场所工作的时候,有时为了挣更多的钱,她经常会迁就客人。同在娱乐场所工作的小鹃告诉我们,她周围的姐妹当中,也有共用注射器的现象。已经有一些人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

  通过对她们的采访,我们发现,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个旧市卫生局局长杨标:“现在通过性传播的有一个问题,这群人是流动的,我们工作的最大难度就在这里。”

  面对这些高危人群,个旧市政府也在寻找更加有效的办法。

  方若平:“我们也建立了高危女性的活动中心,对这些高危女性进行宣传教育,也是促进她们改变行为方式。”

  为了改变这些高危人群的行为,个旧市成立专门为这些娱乐场所工作人员,提供健康咨询和服务的妇女健康活动中心。当我们来到这里时,这些晚上在娱乐场所上班的女孩子正在排练歌曲。她们自己还创作了一首“同伴教员之歌”。

  目前这个中心已经培训了40名同伴教育员,她们正在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周围的姐妹进行宣传干预。2004年个旧市出台规定,要求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预防性的健康体检,然后持证上岗。

  杨标:“实际上我们采取这些措施,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和流行。”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华:“我觉得现在我们的政府是采取一种更加务实的政策,投入成本低而产出效果更好的,这样一种方法,来保证我们公共安全。”

  我们来看看这组数字,截止到2004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6990例 ,其中艾滋病病例 23955例;累计死亡报告 5598例,除了在个旧以外,今后几年中,云南免费发放清洁针具和美沙酮的试点,还会在昆明、德宏、瑞丽等城市出现,云南这一做法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在亚洲居第二位,在全球居第14位。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防治艾滋病,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记者:康敬峰

  CCTV-2《经济半小时》首播时间:21:30、(次日重播)12:30、16:40

  相关专题:2005国际禁毒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