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央视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血色腾冲(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9:55 央视新闻频道
央视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血色腾冲(上)

远征军照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血色腾冲(上)

董嗣勋


央视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血色腾冲(上)

段培东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周一到周五每晚10点30分播出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8月24日播出:血色腾冲(上)。

  位于云南省腾冲市的国殇墓园,安葬着3000多个远征军战士的遗体,密密麻麻的墓碑林让人回想起60年前的血战——滇西大反攻。

  1944年3月,中国军队对盘踞在云南西部的侵华日军进行大反攻,这是抗战8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出击的战略性大反攻。同年4月,已经为反攻准备了1年的中国云南远征军集结至云南省西部的怒江东岸

  怒江,夹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如一匹脱缰野马,水势凶猛,当地人把它称为“愤怒之江”。

  5月11日,在怒江东岸的两个渡口,云南远征军将事先准备好的橡皮艇放入江中,这是他们等待了很久的日子,兴奋夹杂着紧张,弥漫在江边,晚上7点钟,司令部下令开始强渡怒江。

  而在江对岸等待他们的,是日军53师,他们已在怒江西岸盘踞了两年之久。

  20集团军198师工兵连连长董嗣勋,授命准备所有渡江船只。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战斗,但早已预想到渡江的残酷性。渡江时,就有战士牺牲在湍流中,在随后的战斗中,更多的人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后,开始入侵云南,先后占领了怒江以西,我们习惯称为滇西的7个县。日本人在滇西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惨绝人寰的事件。

  日本兵在村庄里杀了头牛,牛皮不好剥,他们一刀就把村里一个农民的头砍了下来,再踢到牛的背下当石头垫着,这样牛就不晃了。当家里人找到这个农民的尸首时,只见身体不见头。剥皮,挖心, 烧煮,诸如此类的场景太多了。

  抗战爆发那年,董嗣勋刚刚22岁。他的家乡在昆明近郊的一个镇子上,他那时在一所小学当校长,生活还算优越。。日军的暴行激发了董嗣勋的爱国心,又受到地下党的宣传鼓动,1942年,不甘当亡国奴的董嗣勋毅然投笔从戎,去湖南参加军校。

  在军校学习了一年,1943年董嗣勋被派往云南远征军任工兵连连长。

  那时候的士兵不用动员,都恨日本鬼子,尽管生活很苦,还是狠狠地训练,盼着有朝一日把日本人赶出中国。

  1944年3月,中美英三国盟军制定了对屯聚在缅甸和云南的日军进行大反攻的计划。中国人、

澳大利亚人、法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新西兰人、印度人、尼泊尔人、越南人、非洲人、英国人都加入到这支盟军中,他们准备打通一条从印度利多到达中国昆明的中印公路,使盟国的战略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国战区。中国云南远征军在这次反攻中的任务是越过怒江,拿下滇西重镇腾冲。

  1944年5月11日,为了顺利渡过怒江,中国云南远征军采取了调虎离山的战略,将渡江主力二十集团军隐藏在日军侧面的两个渡口,同时以负责江防的十一集团军佯攻惠通桥的日军主力。这一战略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渡江部队能否保持绝对安静,以免打草惊蛇。这些第一次走上战场的战士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90岁的董嗣勋回忆说,自己所在的部队极遵守纪律,就连刺刀水壶的碰击声都没有。从5月11日晚7时开始渡江到次日凌晨,未废一枪一弹,主攻部队就踏上了怒江西岸。

  上岸部队对江滩上的日军攻势进行了清扫作战。中国云南远征军很快占领了怒江西岸所有阵地。这是两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坚实地踏上怒江西岸属于自己的领土。远征军剩余部队随后纷纷渡过怒江,开始向海拔3000多米高的高黎贡山挺进,高黎贡山是喜玛拉雅山东部的最后一座高山,风高坡险。

  而在山顶上等待着云南远征军的是日本的王牌山地师团56师。远征军根本没有在战略上考虑退路,官兵们只能背水一战。

  日本鬼子在山上盘踞了两年,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关口地方都做有坚强的工事。打灰坡的时候,由于发现不了日军深藏的掩体和工事,无法避开火力,远征军死伤较多。虽然美国飞机也在轰炸,可敌人掩体上面的覆盖都是双层的,只能炸掉上面一层。只能拼了命扑上去,将手榴弹塞到日军枪眼孔里,把敌人炸死,每进一步都是拿生命换来的。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