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文化的魅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21:37 央视《新闻会客厅》 | |||||||||
湖笔 黄萌 陶菲在比赛现场 陶菲在演播室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9月25号,在浙江省的湖州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书画大赛,而参加比的是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外国人,外国人拿着中国的毛笔写字、作画是什么样的情形呢?我们先里看一下。 9月25日,湖笔杯●我与浙江——外国人书画大赛在湖州举行 ,共有15名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朋友参与了现场的比赛。
这项活动是湖州市举办的第三届湖笔文化节的其中一项内容,笔墨纸砚是中国的文房四宝,而湖笔更是中国毛笔中的精品,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以能用湖笔写字作画而感到自豪,这次比赛中,这些外国朋友使用的就是湖笔。 比赛吸引了100多名在中国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朋友的热情参与。在现场比赛的这15名选手是在第一阶段的初赛之后,在60至70名选手的中精选出来的。 在节目现场的比赛中,分为中国传统书画和中国传统文化才艺表演两个部分, 比赛的很多项目都是围绕湖州地方特色及湖笔文化特色展开的,不过,很多外国朋友的才艺表演似乎比他们的书画展示更能引起现场观众的兴趣 尽管气氛轻松,但是比赛进行的还是相当激烈,来自中国美院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评委给每个选手综合打分,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后,来自瑞士/孟加拉的陶菲和……的选手, 取得了比赛的冠亚军。 主持人:现在我们节目请到的就是在这次书画大赛当中获得第二名的,来自孟加拉国的陶菲,陶菲您好。 陶 菲:你好。 主持人:你的名字什么意思? 陶 菲:我的名字从我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的,就是陶菲,我的英文名字是Taufiqe,翻译成中文就是陶菲,以前我就是学陶瓷艺术的,我的老师起名字的时候用陶瓷的陶字。 主持人:你这次在外国人书画大赛上得了第二名,你画的是一个腊梅图,我现在还没有机会欣赏到。 陶 菲:因为比赛不是很长时间,现场画画,才八分钟,在八分钟中间如果我做出来一个国画的效果,必须要准备一个很简单的,而且能表达出来一个画的感觉的主题,所以我就是选择腊梅画。 主持人:有一句古诗叫梅花香自苦寒来,你能理解这个意思吗? 陶 菲:我听过,但是中国诗里边,我没有研究过,所以可能不知道。 主持人:腊梅为什么被中国人容易入画呢?它在最冷的冬天开放,还香,所以有一种精神。 陶 菲:有的时候有的人的性格也是这样,看起来很硬的一个人,但是他的心里可能很软,我看这个腊梅画的时候也觉得这样的,我就是有点这样理解。 主持人:你这次是第一次来湖州,以前听说过湖州这个地方吗? 陶 菲:听说过。我大一的时候,开始用毛笔的时候,就听过湖笔。一年级的时候就听过,但是没有用过湖笔,我也不知道这个差别在哪里。 主持人:这次参赛用的是湖笔吗? 陶 菲:对,我第一次用。 主持人:你能说得出这次用湖笔和用其它笔的感觉不一样在哪儿吗? 陶 菲:这个感觉很难说出来。好用,他们做的工艺方面比较重要,我觉得他们用的工艺比其它的地方强,能勾出来自己想的效果和构图,挺好的。 主持人:你以前听说过湖州,听说过湖笔,这次到湖州最想看看什么? 陶 菲:我想看看湖州的风景和建筑。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看这边的风景,我就是在周边转了一圈,湖州市内还没有转,市内跟外面的感觉还是不一样,但是看到了一点点小桥、小湖,那边的老的建筑,稍微看了一眼而已,我估计以后肯定会再来看,我希望有时间看一定会看的。 陶菲以前在孟加拉的达卡大学学习陶瓷艺术,出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再加上他的导师的推荐,7年前,他来到中国,先是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专业本科继续学习,后来,又上研究生开始学习玻璃艺术。 在本科阶段一年级的时候,作为公共基础课,陶菲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书画和中国的笔墨纸砚。 主持人:你到中国有七年的时间了, 到中国来之前你听说过中国的文房四宝吗? 陶 菲:听说过,但不是很理解这个东西。 主持人:有笔墨纸砚,到中国来之后第一次接触笔墨纸砚是在什么时候? 陶 菲:我是学陶艺的,我们一年级上课的课本都是共同课,那时候有国画、写意、工笔,所以我刚开始上国画的时候第一次接触纸和墨笔,和墨水。 主持人:第一次拿起毛笔蘸着墨特别软的纸上画画感觉怎么样? 陶 菲:我觉得完全不一样的。以前我没用过纸,那么薄的,那么软的,毛笔,我以前没见过。我们在国外用的笔,他们随便用,有的人用铅笔那样的。 主持人:你觉得国画难画是吗? 陶 菲:当然难画,不论是中国画,中国的语言、文化难度很高。 主持人:为什么画画、语言沾中国边的东西都让你觉得有点难度? 陶 菲:我自己认为,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做出来非常非常难,中文语言方面,不是说我一个人说,文化专家,语言专家们都知道,世界上最难读的语言就是中文,艺术家、绘画家也认为中国国画是最难作的,因为画的时候,第一效果做出来,效果做出来难度很大,看出来很简单,但是做出来很难。 主持人:你说看上去很简单的东西往往都很难,这里边其实都有一点中国的哲学思想,你觉不觉得? 陶 菲:肯定的。比如说中国语言方面,中文,中国字,画画人家觉得容易,但不是这样的,一个字一幅画,但是没有字母,不是跟英文或者其它的语言一样,就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加起来就做出来一个字,不是那样的,所以我觉得国画也是一个难度。 主持人:你第一次画出来一幅让你自己还算满意的中国画是学了多长时间以后? 陶 菲:我到现在还没有做出来一个满意的作品。 主持人:或者说别人说,陶菲画得还不错,这样的有吗? 陶 菲:我觉得每个人都想鼓励我, 因为我是一个外国人,我的文化,我从小时候理解的全部都是孟加拉的文化,没接触过这个,一个中国人从小时候接触中国文化和中国国画,他肯定有这个感觉,所以他如果练就能弄出来,但是如果我练国画,我自己的感觉必须要跟中国人的一样,这种感觉做出来以后,我才能做出来一个满意的中国国画,但这个必须要有很长的时间。 主持人:还要做什么其它的功课? 陶 菲:第一,你必须要了解中国国画是什么东西,怎么做出来的,必须交流中国的国画艺术家。第二,必须要去中国的很多地方看看中国的风景,有什么不一样,就是他接触的风景跟中国的风景,然后了解了中国人生活的习惯以后,他会做出来这个中国画的感觉,所以很难的。 主持人:我们这儿有一本陶菲的书,这里边也收集了一些你画过的国画是吗? 陶 菲:这个是竹子。 主持人:你画这个竹子和一个中国人画的竹子的区别是什么,有区别吗? 陶 菲:用笔的用法,我跟中国人一样的用法,但还是没做出来这个效果。 主持人:我的感觉是你画的这个竹子的叶子好像有点生硬。 陶 菲:对,你看这个里边没有对比出来,前后的叶子都没对比出来,看出来一个平面,虽然这两个竹子这个可能会黑一点,这个可能会轻一点,这个看出来是圆的,叶子还没做出来。 主持人:老师有什么评价? 陶 菲:老师说还不错,对外国人来说这个程度很不错。 主持人:这到底是表扬还是批评? 陶 菲:对我来说是表扬。 主持人:这一段中国画的学习的时间带给你的收获是什么? 陶 菲:我那时候真的感到我现在在中国文化里边,感觉到跟中国人一样,但是我的中文不会说那么好。 主持人:就是拿起中国的毛笔,你感觉你已经进入到中国的文化里边去了是吗? 陶 菲:开始了解,但是很难加入中国文化里面,其实是很难的。 主持人:你用什么办法你能够让自己就是走进中国人当中去? 陶 菲:很简单,到中国, 第一就是做朋友,因为我发现中国人特别热情,很容易做朋友,非常欢迎跟外国人做朋友。做朋友以外,还要看中国电视,电视上有很多频道,这个频道里边我可以自己选,中国文化方面的,看中国文化,中国的电视剧,中国电影,可以交流。第三就是我可以去旅游,到其它地方,去看看当地人的生活,当地的风情,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习惯,这样就可能会比较帮助我了解中国的文化。 主持人:因为你特别想要融进中国的文化当中去,开始的时候肯定也有你不理解和不适应的地方? 陶 菲:当然有,我不可能到中国就会适应中国文化。 主持人:你到中国七年了,身上总有些变化吧? 陶 菲:当然有变化,学中国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各个部分,比如说吃饭的习惯,交流,说话的习惯。 主持人:吃饭的习惯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陶 菲:以前没用过筷子,开始用筷子吃饭,以前比较喜欢在一个桌子上,朋友们一边聊一边吃饭,一边喝酒,一边劝酒,用筷子一起吃饭,所以我觉得差不多学会一点点吧。 主持人:所以到一个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要去入乡随俗,不是说强迫自己改变,在需要的时候去适应。 陶 菲:这就是环境让你变化 比如有的时候中国人比较喜欢谈事情,必须要去饭馆里一边吃一边谈,我们国家没有,可能西方的文化就是一边喝酒或者一边喝咖啡一边在谈事情,中国一边在饭馆里边吃饭喝酒在谈事情,这不一样。 还有很多种这样的变化。 主持人:我想肯定到一个不同的文化里去的人,他因为不习惯而不喜欢最终离开了,而你现在留了七年,可能还留更长的时间,中国吸引你的是什么? 陶 菲:我以前也学美术,文化方面我比较喜欢,中国是有文化的地方,作为一个喜欢艺术,喜欢文化的人来说,我比较喜欢这种地方。 主持人:喜欢是第一位的一个原因吗? 陶 菲:对,喜欢是第一位,如果不喜欢,没法呆在这个地方,七年了,我呆得比较开心,比较喜欢,我中间回去孟加拉一次,呆了不到一个月,我就想什么时候回去,没劲,回来的时候觉得有回到家的感觉。 主持人:你现在对中国的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语言、沟通上都没有问题,但是想要更深地去了解它,更深地去掌握一些东西,目前有什么样的困难吗? 陶 菲:困难当然有了。学语言,中文,我还是不通。沟通和了解文化,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语言完全是不一样的, 沟通是很简单的,但是中国文化方面,中国文化的古文,就是文,还有写的写法,中文字难度很大,因为我来中国以后学了一年中文,这就是交流,就沟通了,我没有学过文化方面的中文,中国字,所以成语、古文,还有写书里边用的中国字,我还不了解,还没有了解。 主持人:你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玻璃艺术家? 陶 菲:琉璃,中国的琉璃跟中国的陶瓷一样很有名,琉璃的历史也很长时间了,琉璃也是一种玻璃,琉璃艺术就是玻璃艺术,区别就是颜色和玻璃料方面。因为我先了解琉璃的历史,所以我必须要学好中国古文,我会了解中国文化。 主持人:所以你接下来会花很多时间继续学中文吗? 陶 菲:我有这个打算,我还想花一段时间学一点中国古文、文字方面。我走到哪里,中国很有名的地方,古代的一个地方,他们写的字全都是古文,不是说简体字,他们有的是用繁体字,有的是用古文的,我一个都看不懂,如果我先了解这个地方,我必须要学会文字,字母,这个有一段时间,肯定会很长时间, (下半场) 主持人:刚才来自孟加拉国的陶菲给我们讲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于湖州的向往,而且希望还能再到湖州来,湖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今天的湖州又是怎么样的,稍候我们继续。 主持人:现在我们节目又请到的是浙江省湖州市的市长黄萌,黄萌市长您好。 黄 萌:您好。 主持人:在外国人书画大赛上,陶菲得了第二名,他的作品您有印象吗? 黄 萌: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印象中他是画腊梅,画的应该说淋漓尽致。中国画应该是很有自己的一种风格,它讲究一些用墨,讲究一些疏密,还有讲究它的色彩,我觉得很不容易。 主持人:湖笔文化节已经是三届了,举办这样的文化节的初衷是什么? 黄 萌:我们举办湖笔文化节主要是弘扬湖笔文化,湖笔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璀璨的明珠,文房四宝湖笔为首,我们引以为豪,湖州人也引以为豪,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宝贵的财富。再有,中国的文化同世界文化的一个交流,湖笔文化节,弘扬湖笔文化,就是以笔为媒,以笔为桥,沟通湖州同世界上的一种联系。 说起中国的文房四宝中的极品,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产自湖州的湖笔,的确深受很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湖笔文化的精髓在于制作的精细,和笔尖的锋硬适度,湖笔的神奇正是在于它那刚柔相济的笔锋,因为毛笔工艺的这种考究,因此制作一只好的毛笔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套完整的湖笔制作工艺流程有100多道程序。 (同期声:制笔有7大工序。。。。。。) 在湖州,最有名的制笔之乡就是善琏了,历史上的善琏几乎家家户户会制笔,独特的湖笔的工艺就在这样一个江南小镇上传承下来。有260多年历史,目前中国毛笔制作历史最悠久的“王一品”笔庄就出自善琏。 今天的湖笔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书写工具了,它已经成为凝聚湖州的历史的一个标志,散发出独特的文化神韵。 主持人:湖笔文化节意图让世人都能够了解湖州,了解湖州的文化,但是两年一次几天的时间,够用吗? 黄 萌: 这段时间作为提升湖州的知名度,让湖州对外扩大影响力,还是不够的,平时不是湖笔节的时候,它是在做文化的文章,或者确切地讲是在做文化与经济的文章,作为市委市政府来说,实际上我们全年或者说365天都始终在做文化和经济这两篇文章 。另外,从政府工作来说,现在搞经济工作本质上也是搞文化,我讲过这句话,实际上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就是实力,文化最终体现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主持人:刚才您讲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文化,你说湖州先提文化,在这么厚重的湖州文化当中,您作为湖州人,最让您自豪的是什么? 黄 萌:我自豪是湖州历史上文化的一种辉煌,刚才已经说了,比如说湖笔文化,毫无疑问,文房四宝,湖州还有书画文化。 和湖笔制作工艺交相辉映的就是湖州的书画,书画界有一种说法,说“湖州人写就了中国的半部书画史”,这不仅是因为湖笔文化的辉煌,更因为这里出现了赵蒙复,吴昌硕等一大批书画名家。 中国24史中最早立传的画家,中国士大夫画派的开创者,海上画派的创始人等都出自湖州。 湖笔和书画让湖州有了历史久远的人文积淀,而青山绿水和宜人的自然环境, 因此,湖州还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称, 因此,才会有元代诗人戴表元所写的“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感慨。 主持人:我在来的路上看了一本书叫《湖州人文甲天下》,打开这本书就是感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为它把湖州所有的文化都做了一个归纳,发现这么多文化名人都是湖州人,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归纳总结,没有看到这本书,外界似乎不是这么清楚了解湖州的文化优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 黄 萌:湖州人就是比较和谐,也比较务实,也不是张扬,这点可能有关系。 主持人:现在的情况下仅仅有低调是不够的。湖州的文化究竟是塑造什么样的湖州人呢? 黄 萌:湖州的文化就是开放、务实、创新、和谐,八个字, 实际上这是湖州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开放。 主持人:提出开放和创新,是对现在湖州人已有的特点的一个归纳总结,还是说觉得现有的湖州人的特点当中缺乏开放和创新呢? 黄 萌:不能这么看,实际上湖州的文化本身就包含着开放, 湖州正好是吴文化跟越文化的交汇之处,湖边一角,这是湖州的一个位置,吴越文化在湖州这个地方交汇,也是奠定了湖州的文化,它兼容并蓄,它是对外的一种开放性。 湖州的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代富甲天下的湖商,从明朝中叶开始, 湖州人靠养蚕和经营丝绸,出现了一大批产业巨头,尤其是在湖州的南浔,更是以财富多少而以动物的大小排名,出现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黄 萌金狗”的说法,而家产在100万两白银以上的才被称为象,可见湖州商人的富庶。 除了富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湖州商人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心态令人惊奇,首先在投资领域,除了丝绸,湖州商人在上海,在全国,甚至在欧洲,还涉足盐业,茶叶,面粉,金融,地产等各个领域,从著名的上海百乐门舞厅,到伦敦的丝绸交易所,都有湖州商人的投资。 而这些湖商在家乡的居所,尤其是南浔张石铭大宅中,中西合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处处流露出西方的时尚元素,这在中国的其他地方的民居风格中极为罕见。而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因为丝绸的行业的衰落,再加上战乱的原因,湖商逐渐衰败,渐渐退出了叱咤风云的商业历史舞台。 主持人:有这样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说明当时的人的眼界开阔了,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吗? 黄 萌:实事求是讲,湖州也经历过开放或者说对湖州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够,这里有一个背景,在计划经济时代里,特别解放之后,我们长期搞计划经济,有一段时间背上了一个比较沉重的包袱,但是实际上从1997年、1998年之后,湖州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释放了体制机制上的活力,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从那时候开始,湖州走上了一条快车道,湖州走上了一条崛起之路。 主持人:提到湖商的一起一落,您刚才主要讲的是一些客观的、外部的条件、外部的环境造成的,作为湖州人自身有什么问题吗? 黄 萌:也不能这么说,但是湖州的市民在一些论坛,一些大讨论过程中,我们也自己感受到,文化上还需要不断更新的,或者说要扬弃的东西。比如说湖州人经常说是“慢慢来”,这是湖州的口头禅,见了人“慢慢来”,送客也是“慢慢来”,有时候湖州人自己感觉到,现在国际化的竞争加快,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光这种“慢慢来”,比较和谐,比较安稳还是不够的。另外湖州这块地方历来都是风调雨顺,非常富庶的地方。但是有时候湖州老百姓小富即安,不愿意开创,不愿意开拓,不愿意走出去。 主持人:湖州人的口头禅就是“慢慢来”,在一个城市当中大家都在说你慢一点,这样一个城市心态不好吗? 黄 萌:有好的方面,比如说湖州是很和谐的,社会安定,这是湖州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包括现在在湖州投资的外商,台商都说,在湖州这个地方,晚上喝夜酒到第二天清晨,在街上随便走,始终有一种安定感,我可以跟你说一下,浙江省群众安全的感受度,从公安厅给我们省统计局测评出来的,连续两年全省是第一位,群众安全的感受度就是湖州社会安定,社会和谐,这实际上同一种心态是有关系的,同文化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既要加快科学发展,同时又要促进社会的和谐。 主持人:湖州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是特别适合人居住的心态,现在要把这种静谧的气氛搅动起来,让它有竞争,有活力,会不会失去了原来的优势呢? 黄 萌:不会。实际上我们既要发扬湖州的人文魅力,同时作为政府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城市的活力.这两个力实际上要结合起来。 主持人:过几年我们到湖州来,发现湖州老百姓也都在关注经济发展,每个人都想多挣钱,大家口头语不是“慢慢来”,而是说快呀快呀,这时候会不会给人感觉,这还是湖州吗? 黄 萌:湖州的老百姓不会说快啊快啊,湖州的老百姓肯定两句话都在说,一个湖州要快,第二个湖州要和,这两句话都出自于我的市民之口,因为他是非常爱这个和谐的湖州的生态人文环境,但是现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共识,湖州必须要加快发展,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主持人:湖州要创建文化大市,同时也要经济发展,我们也了解,湖州现在的支柱产业都是文化含量也不是很高的,比如建材,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矛盾吗? 黄 萌:我们现在就是把握住这一点,一个就是产业上着重于同生态环境要求相一致的一些高新技术的产业的发展,另外一块实际上就是产业的门槛,产业的起点要提高,如果对我们环境,比如有印染、造纸,对湖州的山水生态环境不利的,坚决放弃。 主持人:这些产业如果和生态环境产生矛盾怎么办? 黄 萌:人文环境也是生态一个重要的内容,湖州让我最自豪的,一个是湖州的山水,一个是湖州的人文,还有就是未来湖州的崛起,我是充满信心的,最引以为豪的。同样湖州的崛起意味着湖州新一轮的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实际上我们要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不能由于城市的崛起,产业的发展,破坏一些人文资源。再过几年你来看到湖州的人文资源,就是湖州人文的魅力会展示得更加充分。 主持人:这是每个人都愿意看到的。您作为一个湖州人,同时又是湖州的市长,对于湖州文化的环境感受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黄 萌:应该说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作为市民,我跟我们257万老百姓都一样,都会感受到湖州山水风光、自然风光、原生态的风光,湖州的人文关怀、人文魅力,每个市民对湖州的一山一水都是充满着感情,也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把自己作为一个共同的家园,我自己也是这个感受。作为市长,我们在感觉到兴奋、自豪的同时,更多感觉到一种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让老百姓感觉到,湖州的天要更蓝,水要更清,城要更美,作为市长也好,作为政府的一般人员也好,我们就感觉到一种压力和责任,我们不能愧对历史,我们也不能愧对先贤,在我们的起点上就是要把湖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这点实际上同一般的老百姓所感受的还有点不一样。 《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0:30—21:00 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0:20--21:00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