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校园里背着大包行李的总是家长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0:16 新京报 | |||||||||
9月9日,北师大新生报到,父子两人在寻找新生注册登记处。校园里,背着大包行李的总是家长们。 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手里拉着旅行箱,肩上挎着行李包眼睛盯着儿女,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不顾汗如雨下,不顾旅途疲劳,一边问着“××大学怎么坐车”,一边往上捋一捋滑落下来的行李包裹…… 每年8月底9月初,在大学新生报到的时间段,大学里都会迎来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庞大的家长送学队伍。这时候,校园里最惹人注目的往往不是新生,而是送学的家长。每每
8月19日凌晨,网名“大胃李”的学生在水木清华的BBS上贴出一篇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文章,附带6幅经济困难的新生家长睡在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前足球场上及周围门廊走道上的图片。这一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下,“家长该不该送新生报到”迅速演变成为全国性的大讨论。但是热气腾腾的争论丝毫没有阻止家长送学的脚步,各地新生家长挤满校园、贫困家长无处住宿的报道依然铺天盖地。 8月30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5500多名新生,迎来了2万名家长。清华、北大有关方面也曾经透露,每年新生数量不过3000人左右,但陪同前来的家长却达8000人。 家境好的新生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住进了宾馆酒店。而对于家庭贫困的新生家长来说,住宿却成为心头之痛。于是,各个高校纷纷开放餐厅、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接待经济困难或暂时没有寻找到住处的新生家长。华中师范大学新生报到的第一天,300名贫困生家长凭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入住在校方免费提供的体育馆室内大地铺上。 看到家长一张张热切而喜悦的脸,没有人能够狠心拒绝这些送学的家长。即便他们身无分文,也一样心存骄傲陪着孩子来大学报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贫困家长根本没考虑过到了大学后怎么住宿的问题,有的家长说“将就一两个晚上”,有的说“在校园坐一夜吧”,有的说“看一眼儿子的大学就走”,还有的甚至没有想过能不能买到回程的车票。 9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新生入学,一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提前两天在父母陪同下赶到北京。为了供养孩子大学四年的生活费用,两天下来,一家三口跑了无数地方,依然没有找到打工的机会。 9月3日,北京大学,来自西藏昌都芒康县的新生扎西次仁在姨妈的陪同下抵达北大。一生未离开过昌都的姨妈说什么也要陪父母早逝的扎西次仁来北大报到。两人中转成都,经过将近7个昼夜的长途跋涉才到达北大。当晚,懂事的扎西次仁陪着几乎7天未眠、也不太懂汉语的姨妈走进了北大为家长开放的农园食堂,母子俩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 每年的这个时节,大学里都会迎来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庞大的家长送学队伍,这成为高校里的一道每年上演的温馨又无奈的风景。开学后,大多数新生将真正开始离开父母和家庭的独立生活,然而,他们仍然是父母心头永远的牵挂。 (本报记者 吴狄)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郭铁流(除署名外) 相关专题:新京报摄影记者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