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会师桥畔,不灭的红色记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07:08 扬子晚报
会师桥畔,不灭的红色记忆(组图)

无雪的夹金山,郁郁葱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会师桥畔,不灭的红色记忆(组图)

沃日河上的会师桥。朱昕磊 摄


  夹金山北麓的山脚下,奔腾着一条由高山溪水汇流而成的沃日河,河上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小木桥,木桥长13.6米,宽2.8米,始建于民国初年,呈东北向西南走向。桥面铺有木板,两边是木制桥栏,是该地区对河两岸群众的重要交通要道。而在71年前,就是在这座桥上,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部队胜利会师。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二师四团,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夹金山,来
到与达维古镇遥相对应的半山坡上,与正执行任务的红四方面军策应部队意外相逢。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带领党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进抵达维,在达维桥头受到红四方面军九军二十五师的热烈欢迎。

  95岁的老藏民张绍全至今清楚记得当年会师时的场景:红军站满了沃日河两岸的山坡,满眼都是红旗和五角星,他们用力地挥着旗,大声地喊着,声音盖过了沃日河水的轰鸣。当晚,军委总政治部在达维古镇后山上的喇嘛寺前的一块开阔地上,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住在附近的汉藏两族老百姓,也自发参加到庆祝活动里来。“大家都带着馍馍、鸡蛋、馒头去看望红军战士,就在寺前的广场上,大伙跳啊、笑啊。战士们虽然衣服都很破烂,但是看上去精神都很好。”就在庆祝大会现场,党中央、军委提出了“决不扰民”的口号。“我们送过去的馍馍和鸡蛋,红军都按价给钱。天气冷,虽然很多红军战士衣着单薄,但没有一个进到老百姓家里,就在屋檐下和衣睡。”

  在达维红军会师纪念碑前,记者巧遇了广东电视台派出的“红一方面军”,他们一行五人8月底从广州出发,沿着红一方面军曾走过的路线驱车行来,与记者同一天抵达小金县。“红一”和“红四”在这样一个历史的会师点上相遇,聊起各自重走过程中的见闻,彼此都是感慨良多。特派记者朱昕磊(四川小金电)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