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媒体评出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06:05 四川新闻网 (来源:成都商报)
中国作家富豪榜 中国作家TOP25
(本榜单由成都商报和排行榜网站联合发布,相关数据以图书版税为基础。) 于丹1060万换算示例
榜单制作说明 1.本年度相关发行册数主要来源于图书版权页和出版社发行部,此外,还综合了北京、武汉和成都等地图书批发市场提供的数据。 2.图书选取时间主要为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期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作家的最新作品以及其他主要作品加印的册数,一些影响较小的作品因统计的困难不计入内。 3.因著名和非著名作家的版税不尽相同,所以今年的版税率我们以8%~10%为基数,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结果,因人而异,以期最大程度地反映出作家收入。 4.据记者调查了解,并不是所有作家都能顺利拿到应得的版税。对于稿费滞后问题,受访的出版社均表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出版社出现资金短缺的时候,并非普遍现象。一旦出现,出版社会想办法及时解决。 5.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们无法把作者作品所有版本的印数统计出来。上榜作家的版税数字,如果将他们作品的各种版本加以统计,数目可能还要更高。 6.另外,部分作家的作品在影视改编方面获得的利润也很可观,但这毕竟属商业秘密,很多作家不愿透露,所以在排名时,我们仅以图书版税计算。 7.作品的海外版权因为总体比例不大,亦没有计算入内。 8.版税总数根据以上几点,折算而得。由于印数和具体的销售数存在差距,有的出版社提供的印数与真实印数也存在差距,加之调查的难度,难免无法完全反映作家的真实版税收入。具体的折算方法以于丹为例。 9.本榜单结果据以上条件推算而得,与真实状况存在差距之处,敬请各界理解。 引语: 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再次发布!与上次一样,或许它仍会引发万人争议,但争议是好的,它意味着面对一场强大的奔涌的商业时代的到来,置身其中的我们无法拒绝和漠视———不管你愿不意愿意,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现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艺术和商业并非对立关系,个人创作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市场。饿得发慌寻求包养的作家们,对商业还有抵触甚至仇恨的作家们,不小心搁浅的文坛旗舰们,在改变自身观念的同时,必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创作出既被市场认可,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了。毕竟,“举家食粥酒常赊”而写出《红楼梦》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文学影响心灵,写作创造财富。所以,在期待出版界体制更加完善、更加诚信的同时,我们衷心希望看到更多的富豪作家涌现,面对这样一个勤奋的群体,让我们给他们足够的掌声和尊敬! 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成都商报特约记者吴怀尧 发自北京、武汉、成都等地 地上白了,雪仍在下。一阵冬天的风刮过来,沙漠舟缩了缩脖子。 这是2007年1月15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年近不惑的福建籍作家沙漠舟,在崇文书城门口已经来回徘徊了将近五个小时,他抱着自己耗费4年心血完成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亲爱的苦难》打印稿,向路人推销:“这是我写的书稿,如果你能够出版,稿费我分文不要。” 面对对方异样的表情和警惕的眼神,这个门牙不全,面相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相似,只是没有那么狰狞,而身材看上去比托尔金笔下的霍比特人还要矮小的写作者不得不一次一次再一次地微笑着解释,如果这部书稿有幸出版,自己将用稿费“筹建一个慈善基金会,帮助贫困或有残疾的孩子。” 然而,对方十有八九会摇头摆手,有的还会加快脚步避而远之。“之所以选择在崇文书城推销自己的作品,因为这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图书市场,有知名的出版社,”沙漠舟憧憬,“如果运气好,或许会撞见一个对自己作品感兴趣的编辑”,当天上午,他曾尝试进入出版大楼,希望能遇到伯乐,然而,结果却让他再一次失望。 80后作家崛起:郭敬明式致富 事实上,像沙漠舟这样有着出书愿望的作家还有成千上万,由于知名度不够或者其他原因,出书对他们是一种奢望。因无路出书,曾有文学青年网上发帖,愿为出书“卖身”:在出书的前提下,可以为出资者打工、做保姆、做丈夫、卖器官、借贷还债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些“富豪级”作家,他们一旦有新作问世,无论长短风格,出版都是水到渠成,有时还成为各大出版社激烈争夺的对象。 其中,80后作家郭敬明(blog)、韩寒(blog)尤其如此。 2007年4月29日,郭敬明的最新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以下简称《悲伤》)上市。 因其首印量高达866666套,封面上的腰封纸,消耗完了北京同类型的所有存纸,于是有少部分只能用别的纸来代替———比耗纸更引人注目的是,经过一个五一黄金周,该书销售即达100万册。“对我自己也是一个纪录。”郭敬明说,换成以前的书,差不多都是经过1年的时间,会卖到100万册,“这本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很意外。” 统计数据则显示,定价44元的精装版《悲伤》,从4月出版到5月底,月余时间累计销量达到13712册,而这仅仅是国内304座城市1480家书店门市的零售市场销量,全国总销量要远远大于此数据。 期间,郭敬明各地巡游式的签售功不可没:在成都,签售现场一度引起西南书城附近交通堵塞;在德阳,当地武警出动维持秩序;在青岛,场面几次差点失控,一个男生更是激动地大喊“郭敬明我爱你!”并企图翻越围栏;在南昌,“小四(郭敬明的昵称)才华横溢,四迷不离不弃”的呐喊声和“请大家维持好秩序,不要挤”的劝导声汇合在一起———最终结果是,郭所到处,《悲伤》库存被掏光。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让喜欢喝可乐、泡吧和洗桑拿的郭敬明成为80后作家中的畅销王。当大部分的“80后”作家面临生存、就业甚至家庭压力,当某些知名度不高的作家耗费半年至一年时间创作的长篇稿酬只有七八千元时,郭敬明已经可以开着凯迪拉克兜风,在配备游泳池和健身房的高档小区购房,并且花费百万装修房子了。 相对而言,有着多重身份不专注于写作的韩寒,则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赛车、出唱片等其他方面,写作对他而言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体验。或许只有当经济紧张时,才会提笔伏案。“没有办法,我也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因为我不做商业活动,商业代言。”韩寒喜欢赛车,有时一辆车就几十万,“像一个要拿成绩的车手,如果想自己参加比赛,一年光轮胎的钱就得花掉将近七八十万。” 换言之,倘若没有高额的版税支持,韩寒不一定能如愿从事他喜欢的赛车运动。 “郭敬明等新一代作家作品的热卖,不一定是作者写得多好,”著名文学评论家何三坡(blog)表示,关键在于他们写的就是青少年的生活,“而这些生活,是其他年龄段的作家不熟悉的。” 那么,80后作家是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呢?“我并不希望所有人都看到我的书,我希望很久以后还有一部分人,有个别人很确定地来喜欢我,我觉得这是我特别想要的。”张悦然的这种平心静气,显示出一种崛起前的低调气象。在私人场合,韩寒则透漏了心中的秘密:希望自己可以留下来一些东西,“如果到40岁时每本书都可以卖到10万册,我就很开心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张悦然和郭敬明都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其他申请加入作协的80后也有不少。中国作协和“80后”作家的互动,在引起一些质疑和争议的同时,是否也传达出一种信息:“80后”作家正在从市场和青少年认可向被整个社会包括文学界肯定过渡?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