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0:00 红网 | |||||||||
春天,人们本该享受的是和风丽日,沙尘暴却袭击了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4月9日到11日的沙尘暴再次大范围爆发,引起了社会对沙尘暴的再度关注。据了解,这已经是今年3月以来北方出现的第八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肆虐之处,天空一度被沙尘染成黄色、橙红色甚至黑色,有的城市商场店铺被迫关门,多次列车因沙尘暴晚点,4月9日晚,乌鲁木齐至北京的T70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沙石将车体运行方向左侧双层钢化玻璃车窗全部损坏。吐鲁番、银川、兰州、西安等城市笼罩在漫漫沙尘之中,北京市遭遇了入春以来最
沙尘天气的危害除了人们亲身感受到的种种不适以外,还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特别是突发性、影响范围大的强沙尘暴,危害程度绝不在一场台风和暴雨之下。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救灾救济处披露,4月9日至11日的大风沙尘天气,仅吐鲁番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一点二亿元人民币。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尽管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因素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沙尘暴,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才给了狂风以卷土卷沙“兴风作浪”的机会。 尽管有专家乐观地认为,我国沙尘暴发生日数近10年总体减少,现在发生频率的回升,是因为已经进入了沙尘暴新一轮相对活跃期,西部地区也已经重视了绿化。但现实是,西北地区的绿化速度远远赶不上植被的退化速度,我国的沙漠化速度以每年1.32%的发展速度扩大,平均每年沦为沙漠的土地达到2370平方公里 。某地区沙尘暴频频发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 经济学中有一个叫作“池塘效应”的原理很发人深省:池塘里的荷叶在第一天长出一片,第二天新长出两片,到它掩盖半个池塘,用了49天时间。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荷叶全部掩盖另外半个池塘,仅仅需要一天时间!因为荷叶的增长方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非算数级数增长的。“池塘效应”提醒我们,当危险的事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切莫认为它还很远、很小而掉以轻心,也许,危险就在“明天”!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我们的绿化仅仅用算数级数的速度来弥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更快的绿化速度来遏止生态的恶化速度。西部的大规模植树植草刻不容缓,沙尘暴已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 作者: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