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工劳模成为新闻的背后意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01:32 华夏时报

  昨天,中华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动员大会在京召开。共有408个先进集体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018名先进个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中,18名农民工荣获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消息甫出,18名农民工成为全国劳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去年的1名增加到今年
的18名,表明农民工的辛劳与汗水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他们的政治权利与地位也获得了更多承认。但是,在这么多全国劳模中,农民工劳模继续成为新闻的背后也暗含了现在的农民工群体的弱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依然是这个社会的底层群体。相对于强势群体获得承认是社会的常态,正是因为农民工整体存在的艰难现状,农民工劳模才得到了整个社会的特别关注。本报曾经连续报道过的11名“农民工吃剩饭”事件和本月中旬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都表明了农民工生存和工作状态的艰辛。就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和长度,不管在工资水平、劳动合同,还是在按时拿到应得收入等方面,农民工的生存和工作条件都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因此,农民工劳模的增加,固然值得欣喜,它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如何有效改变农民工的整体生存和工作状况是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风光在台前的农民工只是其中比例极低的少数,默默无闻在其后的才是这个群体的大多数。而从总体上改变一个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需要持续的政策关注和权利保证。人人平等是

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平等不仅仅是体现在纸面上的法律条文,更应该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存在于农民工群体上的各种不公正、甚至是歧视现象,应该尽快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

  让农民工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平等参与者,是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所以,政府在颁发给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劳动奖章之外,出台更多适合农民工的社保、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有效政策,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作者: 任孟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