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焕:有感于五一出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4:05 新民周刊 | |||||||||
一座城市如果常住在其中的人都没有这样的归宿感与自豪感,感觉自己像过客,这不仅对于旅游经济,对于整个城市的长远建设,都害莫大焉。 撰稿/童大焕 这个五一黄金周,当不少人在抱怨景点如旧时澡堂般拥挤不堪时,我们一家三口却
进入黄金周以来,国内一些著名景区持续出现游客爆满。据央视报道,黄金周期间,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游客一下子由平常的每日四五千人猛增到七八万人。黄金周头一天,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游客排了两公里长的队伍;故宫日接待游客10万多人,超过最大容量的两倍。不少景区人满为患,住宿难、吃饭难、返程难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难题。 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游客持续增长的势头不变,但今年媒体上很少看到取消黄金周的呼吁,取而代之的是呼吁人们改变观念,实现从旅游到休闲的转变。我认为这样的呼吁正当其时。以本次亲身经历为例,之所以能够把喧嚣成功地挡在身心之外,窃以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是完全抱着休闲而不是旅游的态度来对待这次黄金周假期的。既然是休闲,其目的是身心的放松,而不仅仅是看风景。适当的景致只是释放心灵的必要背景,这样的景致就不求多只求精——你不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皆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世界上的好景致太多了,我们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欣赏游览殆尽,因此,抱着休闲的态度去旅游,就要随时敢于放弃,放弃过多的奢望,才会有真正心灵的丰满。 比如说我们在杭州的近三天时间里,几乎全部都围绕着西湖转,光是骑自行车就绕湖两次,一次在中午,一次在傍晚,后者就是为了适当避开人流;坐公交车又绕湖一次。我们原计划到绍兴走一趟,但由于票源比较紧张,我们就果断地放弃,把时间留给了西湖。 还有就是到了苏州的寒山寺,恰值傍晚四五点钟,妙的是天公作美下起了雨,江南景色在雨中格外清晰,张继的《枫桥夜泊》也像电影的黑白片一样不断浮现。这个时候,绝大多数游客都选择了买票进寒山寺和枫桥景区(两个景点门票各自独立,前者20元,后者25元),但我们独辟蹊径,决定不进寒山寺也不进枫桥景区,而是长久地坐在这两者之间、一个没有多少人发现(从檐下石栏的印迹上即知没多少人坐卧)的屋檐下观水、看桥(江村桥、枫桥等)、拍照,看桥洞里有景、景中有桥的别样景致,并且租了一条船在其间咿呀飘荡,独得《枫桥夜泊》和江南景致的韵味。 我不赞成轻易取消黄金周,毕竟中国人一家大小凑在一起休闲旅游、增进家庭和谐与沟通了解的机会太少了。但在旅游景点特别是著名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大环境下,我们首先能够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境由心造,此言不虚。只要往返旅程和车票、机票提前准备好,如果是休闲,就不必把自己交给旅游团疲于奔命。 与此同时,黄金周也给各地管理者带来巨大挑战。这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经济的问题,还是一个城市形象和管理者素质问题。比如杭州给我们的闲适感,相当一部分也来自西湖不收门票。但它不要门票,我们多住一天,付出就远不止一人一张门票钱。相比之下,黄山等一批知名景点新近发布消息称,从6月1日起,将提高门票价格。此消息一公布,立刻招致一片反对之声,不少人指出:在游客流量越来越大的当代中国,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限制流量,是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借口? 对景区门票的态度,仅仅是考察地方管理和服务的一个窗口,旅游经济的质量,体现在衣食住行的一切环节。5月8日《新京报》刊登北京一学者《我的挨宰日记》,说的就是其在黄金周期间,北京商场的衣服、公园的门票都涨价,餐厅也搞起了最低消费,甚至连高速公路费也居然涨价!而我们在杭州期间,却处处感到的是亲和,包括长途汽车售票员,也丝毫不因人多而降低服务质量,有问必答,耐心细致,甚至主动询问有没有带小孩等细节。在杭期间,我忍不住写下这样一首《杭州人》:“滋润的天/滋润了他们的心情/他们/滋润着过往的人。” 这就是城市(景区)的文明和文化!一座城市如果常住在其中的人都没有这样的归宿感与自豪感,感觉自己像过客,这不仅对于旅游经济,对于整个城市的长远建设,都害莫大焉。-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