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更大容量来自小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3:51 新民周刊

  更大容量来自小企业

  一些制度性障碍的显性后果是制约了小企业发展,深层却是制约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撰稿/汪 伟(记者)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5年6月发布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11月8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2006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工商联就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举行了联席会议,提出要加强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这些政策表现出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理念、制度、方法的调整。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专访中对这些调整做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

  《新民周刊》:目前中国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有哪些?政府有哪些政策选择的空间?

  周天勇:政府的就业政策面临多种选择,其中不乏误区。每当城市失业率较高时,就会有人将眼光转向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希望在那里能拓展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试图制定政策促使劳动力向那里流动。目前许多人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1960到1980年代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试图借助农村缓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甚至视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出路。但实际上,农村就业机会萎缩和劳动力被挤出,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规律。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其结构转型期间,每千人企业数量从5个左右上升到50个左右;在中小企业中就业劳动力的比率从40%上升为70%至80%;农村人口的比率则从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

  还有意见认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可以增加就业,我的意见是,决定劳动力失业率高低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容量,而不是地理容量。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大量的企业,没有城市化形成的第三产业,气候和水资源等不具备开发的条件,地理面积再大,也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就业。因此,想通过人口和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逆向流动的方式来解决失业问题,总体上也是不可能的。就目前而言,边远地区由于企业数量相对少,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不发达,市场需求规模小,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比东部困难得多。

  有些地方政府有自己解决就业的冲动,当社会就业不足时,人们常听到政府花钱开发公益和事业性岗位来解决就业。这些岗位没有商业交换及成本价格机制的约束和激励,效率较低,本来可以大量容纳就业的并且会良性发展的第三产业,反而被萎缩在行政体制和单位内部。

  《新民周刊》: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有哪些规律?

  周天勇:世界各国在解决就业问题中,有一个重要的普遍规律:通过增加中小企业数量,提供岗位,吸纳就业。大多数国家99%是中小企业,企业劳动力平均规模在9至15个左右;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在20至30个,发达国家达到45至55个。这些中小企业吸纳了65%至80%的劳动力。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中国不可能违背这一条规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唯一出路是发展自由职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我们老说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由职业、微型和中小企业就是这种形式的载体。调整产业结构,也是要往这个方向发展。

  《新民周刊》: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周天勇: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中国的企业有多少。2004年经济普查后,中国企业数量既不是原国家经贸委向中央报的近4000万个,也不是国家工商局经常提到的800万个,在乡镇企业数量缩水和除去几百万已经关门但没有工商年检的,只有可怜的325万个。13亿人口的大国,每千人企业数只有2.5个。中小企业只吸纳了47%的劳动力就业。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渠道非常狭窄?一是就业观念需要转变,二就是中小企业太少。

  世界银行《2005年发展报告》以“改善投资环境,促使人人受益”为题和主要内容,专门研究了政府政策和行为与促进就业及减少贫困的关系。报告认为,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在营造投资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的政策和行为通过对成本、风险以及竞争壁垒的影响,决定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激励机制。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制度性的障碍。中小企业、个体户、微型企业微利薄本,抗风险能力低,承受有关部门收费罚款和摊派的能力弱;它主要靠劳动赚钱,对税费比较敏感。税越重,费越重,中小企业越难生存。要扩大就业就必须得减轻税费负担。

  在政府政策方面,由于不少地方政府鼓励做大做强,实际工作中忽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生存,特大和大型企业能享受的政府政策性照顾和争取到的各种政策优惠要比中小企业多得多;中小企业在利用政府关系和其他社会资源方面处境不利,融资困难。

  中国对企业审批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清理,但是创业门槛高、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在国外不应该纳入管理的非正规个体和微型企业,也要注册登记;对企业随意检查也太多,容易或者已经形成机构或者公务员为寻租而恶意进行检查和执法的局面。

  这些制度性障碍的显性后果是制约了小企业发展,深层却是制约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中央政府提出要通过“自我创业,市场调节、自我就业,政府促进”的方针促进大学生就业,我觉得是对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要做的是鼓励投资、鼓励创业、鼓励自我就业,要给足政策,用更加宽松的政策、更加低的税负率,更加少的行政管理环节来促进就业。只有创业才能成倍增加就业。绝大部分劳动力,或者是大部分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在自由职业就业,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一系列的中央战略和国务院解决就业的战略方针上,就是首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服务业等等,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实际上就是要符合这个世界性的就业规律。

  《新民周刊》:目前来看,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愿望似乎并不强烈。

  周天勇: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都是国家分配。许多家长告诉子女,毕业最好去国家机关、国家事业单位、大的国有企业,总之是去吃皇粮。到今时今日,大学生就业观念并没有真正改变。现在

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几十个人争夺一个岗位,有的国家机关工作岗位一两千人竞争一个职位,激烈程度比高考和研究生更甚。

  可是同时,我们国家还在控制公务员的数量,控制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的数量,以缩减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因为只有把这些方面的支出压下来,税负才能降低,

中国经济才能更加活跃。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减人,调整结构。过去那种一定要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就业的观念,越来越在实践上走不通,这种官本位和以大企业为是的就业观首先要转变。

  我们国家的教育结构要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就业的需要。如果每年有100万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出去创业的话,1个人带5个人就业那就是500万人,那解决很大问题。当然大学毕业一毕业就创业并非易事。我想大学毕业一年两年以后,我们是不是办个企业?自己干点事,干嘛一定就是给老板打工?我觉得要有这种精神,这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希望。-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