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我为什么反对谩骂张颐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0:00 红网 | |||||||||
10日华西都市报关于《孔子不如章子怡!?》的报道引起极大反响,著名学者魏明伦致电本报表示有话要说。本报为此开通的热线电话86969180一直响个不停,读者对“孔子不如章子怡”的观点提出严肃质疑,难以掩饰自己的愤怒,有的称无耻,有的称荒唐,有的称荒谬!(5月11日《华西都市报》) 这真是一场“蔚为大观”的集体挞伐,愤怒、无耻、荒唐、荒谬……这一个个激烈的
我认为,这其实存在着一定的误读,因为张颐武并没有作出“孔子不如章子怡”的价值判断。张的原话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诚然,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章子怡,因其电影上的成就而深受西方人待见,这种大众化的娱乐途径确实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被美国杂志称为“北京对美国最大的一宗出口”的姚明,对我国的文化出口意义重大。但让人费解的是,同为张颐武所举证的名人,姚明未受攻击,章子怡却遭污水。 数字显示,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是10:1,对欧美逆差更高达100:1。2000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难怪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警告中国正出现“文化赤字”,难怪有识之士感叹“中国五千年文明不敌好莱坞”!要消弭“文化赤字”,就应“推销”出更多的姚明、章子怡、张艺谋。为何章子怡受邀参加在白宫南草坪为胡锦涛主席举行的欢迎仪式?为何张艺谋先被邀请担任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歌舞节目演出总导演、后又被任命担任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个中所蕴涵的深意不言而喻。 回到这场骂战,其中展现了三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视孔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唯有长跪在地顶礼膜拜;一种是视章子怡为人人可得而唾之的戏子,何德何能?唯有漂亮脸蛋耳;另一种则恶言恶语痛斥张颐武,比如,“荒唐!荒谬!他不但侮辱中国文化还会误导下一代!”““他有没有作为中国人最起码的良知?他懂不懂中国文化?他有没有一点社会公德心?”这三种极至的表情组合在一起,其实并不偶然。联系到近年来汉服热和朝拜热便可给出答案。 汉服不是不可复兴,但复兴不是复制;孔子不是不可朝拜,但朝拜不是膜拜。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造神已经行不通,非要认为拿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是对孔子的亵渎,这实在有些可笑;非要用戏子的眼光看待演员,认为饰演过艺伎的章子怡是对传统文化的玷污,这既食古不化且愚不可及。文明社会倡导和而不同,应该推崇宽容、自由和进步,更应该破除奴化意识和奴隶心态。因此,没有必要一看到章子怡三个字就大脑充血、两眼发绿,也没有必要一见到孔子两个字就膝盖发软、精神瘫痪。 其实,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当今仍有人为造神推波助澜。比如,孔子的“令字辈”后裔孔令琦称,将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进行比较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维护孔子无可厚非,但以这样盛气凌人的姿态,让人不敢苟同,让人读出心里的恐慌。信奉民主主义的爱因斯坦厌恶个人崇拜,他曾说:“让每一个人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我们还需反思的是,为何民众习惯性地对孔子跪地膜拜,听不得一点不同的意见。 以捍卫传统文化为名保卫孔子,以正统的传统文化为名羞辱章子怡,以传统文化不容玷污为名痛斥张颐武,一言以蔽之,“这种合法性掩蔽了话语的暴力,令它看起来仿佛是正义的抗诉,实际上却只是一场笨拙的喧闹。”(朱大可语) 作者:王石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