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许博渊:在诚信方面,咱们比比泰国如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0:25 新华网

  许博渊翻开6月2日的《环球时报》第十一版,一个大标题赫然出现在眼前:《相互信任 咱不如泰国人》。我的心为之一震。以前,我一直拿发达国家作参照,目的是呼吁,在硬实力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同时,也要在软实力方面追赶。我没有料到,在诚信这个事关国运的大问题上,我们居然不如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叫任建民,是《人民日报》驻泰国的记者。请任先生允许我适当地多引用你几句话。

  任先生到泰国后,认识了一位在中国呆过好几年、并在北京大学读过研究生的女青年。她告诉任先生说:“刚到中国时,不习惯,在大街上买东西,老是被人骗,比如说一时认不清钞票,就拿一把钱让卖主自己拿,回来一算,数目不对;在中国生活几年,回到泰国,又不习惯,买东西和人家讨价还价,先拦腰砍一刀,差点被人打。”任先生自己也有不少体会和感慨。他说,在泰国,商品降价时,不会先提价后打折。他还说,“泰国更不会出现国内那种把价格提得高高的,买家从‘脚脖子’开始砍价的情况”。他认为这是买卖双方在心理上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北京电视台记者在马路上作了一个试验,假装向人借手机,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借给他。而任先生在泰国几次向人借手机,没有一次遭到拒绝。任先生在文章的末尾问道:“是我们一直信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古训,还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全都练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本领呢?”

  一般人一听到泰国,就会联想到毗邻金三角,想到曼谷的交通拥堵,想到

空气污染,很少有人会想到,泰国人的诚信和相互间的信赖超过了我们。

  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低下、没有产生私有制的时候,人是比较诚实的。所以,《老子》才会慨叹“今不如昔”,无奈地提出回到过去。据说,古代埃及人在那个发展阶段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思想。然而,历史不可能倒退。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诚信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地摆在了人类的面前。《红楼梦》里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贾雨村,一个是王熙凤,这两个人对我国古代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困境表现得十分集中。贾雨村可以说是一个宿儒了,熟读四书五经,至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治国平天下”之类的小儿科玩意儿必定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行为上却是肮脏不堪。他趋炎附势、借贾府之力获得官职于前,行私舞弊谋取私利于后,最后,当贾府遇到麻烦时,又为了个人更上一层楼而落井下石。这是儒学的悲哀。王熙凤也是一个以权谋私的老手,而且心狠手辣。她自己公开宣称,她是不相信阴司地府因果报应那一套的,就是说,她不信佛教。任何真正的宗教都提倡诚实守信和善心善行,用宗教的绳索锁住人性中的邪恶种子,这种力量往往非世俗的教育可比。但中国占主流地位的儒学文化与宗教观念格格不入,致使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宗教国家,从来没有产生过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出现王熙凤一类人就不奇怪了。不仅不信佛的王熙凤如此,连入了空门的老尼姑也没有把佛教的戒律当回事,王熙凤所犯的一个案子,就是这个尼姑牵的线。这是佛教的悲哀。别以为《红楼梦》是一本小说,不足为据。这是一本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是他观察了社会中众多人物的性格行为之后塑造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全球化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西方列强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诚信又受到了一次更大的考验。到了五四前后,就有人大呼“世风日下,国将不国”了。这时候正是鲁迅林语堂生活的时代。但是,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一些地方还古风犹存。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人生十论》里带着感情回忆了他读小学时的事情。有一天,他一大早到一家旧书铺去买书,老板得知他还没有吃早饭,留他在店里吃了早饭,而且答应赊欠。钱先生写道:“他并说,你只爱,便拿去,一时没有钱,不要紧,我记在账上,你慢慢地还。转瞬暑假了,他说:欠款尽不妨,到明春开学你来时再说吧!”赊欠其实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信的表现。这种商业现象一直到解放前后还存在。现在,恐怕没有地方可以赊欠了,即使人命关天,

医院里也是不交相当数目的押金,就不给生命垂危的伤病人实施抢救。医院也有难处,确实有人病治好后偷偷跑掉的,或者医疗费无法落实的。从物质方面看,我们现在比鲁迅时代进步多了,都信息时代了,但诚信却似乎更少了,连残存的一丝古风都飘走了。

  泰国属于亚洲新兴国家,但经济实力又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按理说也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时候,他们为何能如此诚实呢?我猜想和佛教有关系。泰国人信奉南传佛教,佛教气氛非常盛大浓厚,男孩子在走上社会之前都要当一段时间和尚。佛教不许信徒说诳语,也许这就是泰国人诚信的精神源头。释迦牟尼的宗教理论在我国没有结出辉煌的果实,却在泰国成功了。也许,靠宗教力量建立和维护的社会诚信不怎么理想,但又有何妨?总比没有诚信好吧?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中,有一条就是关于诚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也许时间不长,到现在为止,效果还不明显,甚至还看不出什么效果来。总书记的号召能否锁住人性中恶的种子,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恐怕必须多管齐下,各方面配合行动。作为重要的方面军,法制一定要严格。要依法治国,先要依法治吏,严格约束大大小小的党政官员的行为,还社会一个公道,为社会树立一个诚信的榜样。对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要依法办事,谁搞欺诈,就叫谁倒大楣,吃大亏,让恶行来个现世报,立刻报,不要等到来世。我们一时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比比泰国如何?

  相关评论:

  光明日报: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新京报:建设诚信的社会始于权利和法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