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时评”大讨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4:11 新浪博客

  时评高产作者练洪洋的博文(6月3日)     练洪洋的博客

    《时评怪象之一》

  时评的创作已经从名气、技巧、观点之争到题材之争了,一旦有好的新闻素材,就一哄而上,全碰到一块了。也不管观点如何,反正报刊喜欢热点,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新闻
,肯定能够发。

  像昨天的男

公务员不准留胡子的新闻,几乎是骂声一片,而且还提到权利层面,义正辞严。其实细想一下,这又何尝有错呢?作为国家公务员,应该有一定的仪态要求,相信哪一个国家都有一定的规矩,与个人权利无关。请问那些乱评者,要是你去国家机关办事, 你喜欢工作人员仪态不整,胡子拉碴,还是喜欢整洁干净,落落大方?

  动辄拿权利说事,为发表而发表,这种时评十分无聊!

  今天江苏出台因“生活所迫”而“初次卖淫”的可以从轻发落,也引起时评界一片“淫声”,许多大腕也加入色评行列,再次暴露了时评界的浮躁与急功近利。

  事实上,虽然对于“初次”与“生活所迫”的界定不容易,但从总体上说,对于卖淫嫖娼这种行为进行甄别,并减轻处理幅度,是一种法治进步,为什么又得不到视个人权利为生命的时评家们的赞许呢?莫非要严打,你们才高兴?实在是想不通。

  有人说毁掉时评的,不是媒体,也不是公众,而是时评人,我想这话有一定道理。

  李方回应(6月5日)      李方的博客

    《时评家应该先到网上筛一道》

  练洪洋在博客里谈到时评正在被时评家毁掉,我也有点感想。

  职责所系,每天上班看完邮件,我会首先打开网易新闻的评论频道。对我来说那是一段美好时光。我很少抱着管理心态,而是急于看看人们又评论什么。由于行业特点,我们的评论频道没有原创,都是转载正规媒体刊发的评论稿件。慢慢发现自己的阅读口味或者说阅读心态发生了变化。点开文章先看作者,专家学者的先不忙看,因为他们的文章需要静下心来拜读,当然也可能惨不忍睹。像薛涌、叶檀他们的文章马上读,更是享受。有次我打电话给叶檀说,我再也不敢把你当普通评论人啦。私下也跟朋友、同事说过不止一回,叶檀叫我想起刚出道时候的何清涟。总之这是一些值得期待的作者,但没有学究气。还有一类,就是普通时评作者的文章,不好意思,我只看他们评论的是什么事,几乎不看他们持什么观点。也就是说,我赞赏时评作者的敏感,某种意义上他们在帮我阅读,但基本认为他们的观点缺乏价值。

  这跟我在中青报做青年话题主编和评论部主任时很大不同了。大家知道,时评这种文体基本算是中青报首倡的,有几年各媒体也都做,蔚为风气。但是我发现,先是南方都市报,后是新京报,评论版面先后脱离了这个潮流。我也跟他们交换过看法,他们宁愿走精英路线,觉得普通时评作者水平还是低了一点。当时我是很不以为然的,我说精英们说话的地方够多了,为什么不给普通读者一些表达意见的机会呢?关键也是两家报社的同人觉得,多数时候时评作者未必能够代表普通读者,他们的时评写作已经职业化了,而且流俗。我觉得这说得也对,只是坚持自己的“公民表达”理想,中青报的评论版面没有往这方面跟进。

  后来我去了网易,做一些其他事务,跟评论圈或者说时评圈慢慢远了。前段时间时评作者们齐聚湖南红网,杨耕身兄在博客里说我深沉,不爱说话。其实主要是我没话可说。对了,那次练洪洋兄也去了。到今天,换工作也九个月了,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承认,对于评论的阅读口味的变化,说明我的观念也变了。

  相对于互联网的资源无限,报纸版面还是金贵得太多。这么金贵的资源,向水平更高的作者倾斜,怕也是不可避免的吧。若一味只顾满足普通时评作者“帮你读新闻”,或者简单抒发情绪、做出简单价值判断,可能是不太经济。

  中青报开始做时评的年代,互联网还不太发达,因此我认为当时的选择绝对是有意义的,也是正确的――民意需要有一个表达的地方。但是后来情形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发展起来,大家都习惯上网表达了,这时候报纸评论回归一点精英色彩,或者说让意见表达得更深刻更有效率,也是“市场细分”(对不起,最近在读EMBA短期培训班,学了点这类词儿)的必然要求。某种意义上,跟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同人相比,原先我可能有点理想主义,对市场不太敏感。

  互联网这几年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说,他是怎么摸准互联网管理的脉搏的?不在于你转载了什么新闻,甚至不在你怎么编排,首先在于你跟网民形成了互动,网民的意见和情绪集中从你这里倾泻出来,他就警觉起来。他管,也是从这个角度入手来管。这个,我做互联网的很清楚。相信网民也清楚,有些可能出麻烦的话题他就不要你互动了。把互动管好,互联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这是一方面的话,另一方面也说明,更普通的民意表达,包括时评作者的写作,也许互联网才是一个更合适的地方。网络资源无限,只要不限制,你可以任意涂鸦,创作力旺盛一天非要写八篇时评也由得你,你往网上贴啊。其实这也可以矫正时评作者屡遭诟病的商业写作问题。至少现在大多数网站不发稿费,那就免了追逐经济动机,你还肯写肯贴,说明你是真有话要说,不说要憋坏,真诚的问题就解决了。并且,就算政府监管,他也不敢全都管死,担不起这名声,因此只要还有空间你还能贴,只要你说得真好,传播效率上可比报纸厉害多了。在报纸上发表只要过编辑一关,而在网上张贴传播你要过多少关?能在网上依靠网民传播,才说明你真了不起,水平提高起来也比光靠编辑“指导”靠谱得多。拿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自己写作水平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网上混的这几年给了我最大的帮助。群众的眼睛雪亮啊,你动笔时候,想想他们,自然就慎重,有事没事也要琢磨琢磨,强似自己一根儿筋埋头苦干。

  这几天我喜欢去浏览那些千奇百怪的所谓草根博客,有的真好。像有一位自称黑车司机的,三天往博客里贴了几十篇文章,而且还都是现写的,发表他对一切事情的看法,有的就是时评,但没有我们时评界那些毛病。因为他不图挣稿费啊,他就是憋坏了,非写出来不可。设想若他不写博客,而是给报纸投稿,我看就完蛋了,不出俩月,什么毛病都来了。

  也许还真是这样,时评的商业写作是被催生的一种不成熟的文体,也许它更适合先经历网上磨练。还说“市场细分”吧,你在网上练好了,自然可以进军纸媒体,那时候商业化写作也无所谓。

  互联网就是一把筛子,你先来筛筛看?

  练洪洋的回应(6月6日)       练洪洋的博客

    《时评就是要让人看懂——与李方兄商榷》

  前几天上网,照例瞄了一下各大网站的评论,发现几位时评界大腕都对江苏对初次因生活所迫而卖淫的从轻处理规定评论了一番,而且否定居多,颇有感触,便在自己的博客里草了几段《时评怪象之一》。

  谁不知经过新浪文化转载之后,引起许多网友关注,跟帖灌水发表看法。其中原中青报评论主任李方大侠还写了一篇《时评家应该先到网上筛一道》的回应文字。说明大家对于时下时评界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有看法的。

  说实在话,我也是时评界中的一员,混了几年,看了大家的批评之后,心里也颇为忐忑,想不到自己一贯坚持的东西竟然是如此的不值一提,大汗中。

  对李方兄的建议,我基本是赞同的,如果一个人能在互联网的海洋中脱颖而出,他肯定可以在传统媒体中游刃有余,就王怡同学。但是,要时评家在网上过筛恐怕也不现实,说句实在话,网络与报刊,至少现在还代表着现代与传统的大阵营,双方之间有沟通、关联,也有分歧、冲突,这种分歧无论在政策、法规、运作方式上都存在,一时之间还难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缝焊接、平滑过渡。

  李方兄在文章中提到时评的公民表达与精英化的看法。马少华先生和李方兄曾经是“公民表达”理念的先行者,并煅造了《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这个响当当的名牌,笔者也是其中的受惠者之一。但在《时评家应该先到网上筛一道》中表达了自己的转变,表达了南方都市报与新京报走精英路线“前瞻性”的认同。在湖南长沙的时评聚会时,李方兄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只是时间匆匆,不容完整表达。

  对于时评精英化,我有话要说。我觉得要用两分法来看。如果报纸受众是精英阶层,像《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财经》之类的,无妨,反正小百姓不会买,也不会看。评论就不妨弄得精深,甚至生僻,如果决策者也看,说不定这些评论还可以售与帝王家,利国利民。

  反之如果报纸的受众是普通百姓,就必须考虑到他们的理解力与接受力,一件本来可以说得很通俗的事,为什么要兜那么大的圈子、有意为难读者呢?记得有位大师说过类似的话,所谓的高手,就是要把深奥的事说得浅显,易懂。

  而且,正如李方兄以前在网文所说的,中国的评论界不像美国那些大报评论员,有政界的“深喉”。很多时候,中国的精英化不过是所谓的精英对时政的意淫罢了。很多时候精英与普通时评者的区别,不过是在前者的文章糅合了更多的生冷的概念与空洞的理论,还有就是拥有眩目头衔可以在文章署名时炫耀,仅此而已。

  不知李方兄以为然否。

  慕毅飞加入讨论:        慕毅飞的博客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时评?》

  练洪洋与李方的如下对话,是否有点自说自话?

  练洪洋说有些时评作者没有稳定的价值观,为发时评而写时评,选材要谨慎,下笔谨慎,别忘了修点文德。

  李方却说根本就不该在纸媒上给时评作者留什么版面,那简直就是对资源的浪费。时评作者要是有表达欲望,请到网上去。网络上发表方便,可以满足表达欲;网络上又拿不到稿费,可以避免商业表达。空出纸媒的版面,供专家表达。

  虽然两个人的观点并不打架,但我还是赞成练洪洋的观点,对李方的说法并不以为然。

  时评的材料以险怪取胜,只求能够发表,并无价值观可言。有的人,同一个新闻由头,可以正面写一篇,反面写一篇,再不偏不倚地写一篇,三篇一齐寄上,任由尊选。这样的写作,确实是一种丢人的写作。不屑一评。

  李方讲的那类专家评论,丢人说不上,怵人却是没有问题的。我在报上见到这样的文章,只看标题,揣摩一下大意,最多也只在字里行间扫描一下,捕捉一些关键词、关键段。但说实话,实在不敢通篇读下去。这样的文章,除了能把简单明了的问题,说得又艰涩又拗口,实在乏善可陈。

  什么是专家?需要界定。教授是人评的,评定教授的标准也是人定的。李方算是专家吗?应该算,上次长沙的时评会上,就当作专家看待的。像我呢?有些场合,也被人称作专家。日前到北大讲了一课,听课的有北大、清华、中译局的教授、研究员,博士前、博士后的,听后还给了不低的课酬和颇高的评价。如果我这样的人不算专家,算的人恐怕也多不了;如果算,时评作者中有我这样水平的人也少不了。凭什么不算专家的时评作者,就没有在纸媒版面上占一席之地的资格?

  要是李方们能做个调查,看看占着报面的专家表达,到底有几个人肯读,又有几个人能读完?

  我不信像我这种人也看不懂看不下去的东西,这世上又真会有几个人能读?有李方这种专家癖的读者到底有几个,实在可疑得很。

  我常想,要是时评的作者们,能把李慎之们的思想,另售出去;要是中国的读者,能通过时评作者,走近李慎之们,进而能由顺民成为公民,时评作者就功莫大焉;而这样的任务,又恐怕恰恰是专家之文所不能完成的。

  文人最要命的是自我感觉太好,但愿李方的感觉不是这样的感觉。中青报的评论无疑是中国评论中的佼佼者,但中青报又有几个人读呢?“冰点”事件那么热闹,但我遗憾地发现,即便如浙江许多县市宣传部里当部长的,都有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居然有什么“冰点”。

  让李方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就评论而言,真正能走向读者的恰恰是一般的时评,而不是所谓的专家文章。

   

  网友(凤凰淑女):时评家该往何处去?

  在红网评论版里,看到练洪洋写的对时下时评文章出现的某些不良倾向的批判,他在“时评思考”的文章中,对时评怪现象做了抨击,意思是时评目前正被时评家毁掉:“时评的创作已经从名气、技巧、观点之争到题材之争了,一旦有好的新闻素材,就一哄而上,全碰到一块了。也不管观点如何,反正报刊喜欢热点,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新闻,肯定能够发。”

  后面,有李方跟写了一个文章,也是对时评文章该如何写,写给谁看那么一个话题。

  他们之间的精辟论述,我看着十分过瘾,高手过招,我在旁边偷着了乐,学了不少东西,并且把他们的讨论文章保存了慢慢地看。

  我认为,他们主要讨论的是拿稿费的媒体时评家.这些人应该怎么去评论和写作、宏扬和宣传,生存和改革。

  就有纸媒体时评家和网络媒体时评写手来看,之间的区别的确很多,按照李方的话, “报纸版面金贵,自然要选择一些质量好的时评文章”。草根博客不拿稿费,敢说真话,有话就说,没有框框约束,由头事实生动,但是没有专业技巧,写出来的观点不明确,类似自我情感发泄愤怒。因此,真情够了,专业技巧不够,名气更不够,不过是因为有话说,非说不可而已。这种文章,自然是卖不出去的,无非是呼吁一下,举一下拳头,表示小民还存在,这个世界不光是大腕。

  这样的情况下,小民的文章就不会局限于题材,凡是民生题材,只要看到了就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很有侠客一般的心胸。而大腕,所谓的吃名气饭的一部分时评家,他们有了名气、地位和技巧,但是不一定有草根那样的热血,他们写作不但有功利性,还有投机性,总是希望写很少的东西,得到多的回报,他们自然要去选惹人眼球注意的东西,希望自己很不容易动笔写一个,就可以四面去卖,一本万利的做生意。

  我想起一个才工作的女孩告诉我,说单位的主管们只要看到上级不在,个个都躲了不出来工作,但只要听说领导要来,个个都装摸做样地忙活,为什么呢?我说:“那叫捞油面子”。什么叫捞油面子呢,就是拿着一个勺子慢慢地舀,只要上面浮着的那一层油。

  浮--浮躁--浮在表面的意思。练洪洋说,现在的时评写手浮躁,浮躁与急功近利是他们的特点。这个批判的好!我非常同意。

  这个“捞油面子”的话,也可以解构为投机取巧,既用小小的付出,得到大大的回报。要达到这个目的,时评家们只有一哄而上,去找所谓的热点新闻、所谓的新奇新闻来写作,因此,媒体报道中就多了许多妓女和嫖娼的时评,而劳工以及下层的许多沉重话题,则无人想写。

  写手和时评家为什么对某些由头感兴趣,对某些由头不感兴趣呢,实际上,值得写的由头很多,话题太沉重,肩负着改革和引导的作用。但那些话题,没卖相,看者少.媒体总是希望所谓的时评也写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样子,跟娱乐差不多,报纸好卖,时评家好写,皆大欢喜。

  其实,时评的意义和肩负的责任就少了许多,迎合大众口味的因素却多了许多.尽管写的人在写某些热门东西的时候没有直接明确有迎合大众这个看法,但潜意识里却有这个想法.写手卖家要找买家的口味,不得不放下了自己的真实.那投机取巧,浮躁快富的心理就可以理解了。

  现在没几个鲁迅了,不是人不对,而是鲁迅时代没有来到,听说鲁迅一个月5个大洋,在当时过的是中产阶级日子,他自然“我口写我心”,不用为了柴米油盐写,而现在靠时评吃饭的人,假如不那么投机找热点写,一定没饭吃.这是时评家为什么水平下降的因素之一,而且是最直接的因素。

  当然,时评家的投机和时评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着时评家自己的生存。名气很不好了,文章太浮躁了,引导社会走歪了道,老百姓不满意了,谁还要看你的文章,老百姓现在就是不买有些所谓“家”的帐!凡是不为老百姓说话的,或者歪嘴和尚把经都念歪了的所谓“专家”,老百姓都不喜欢。因此,时评家的浮躁,是毁掉的自己。

  默庵清议(新浪博客

  时评,叫卖伪思想的街边小贩?

  新浪推出了所谓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时评”大讨论,拜读了参与者的几篇文章,感到就讨论参与者的数量和广泛性,讨论所涉及的问题、所达到的深度而言,讨论可以说还太过肤浅、太过片面、太过流入某种个人散谈似的杂感,因此,这“大讨论”的说法实在是有几分哗众取宠的味道。

  严格说来,如果就纸质媒体而非互联网而言,我不赞称“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时评”这样一种设问的方式。在思考时评问题的时候,我更愿意从一张具体的报纸出发而不是从中国出发。

  谈论时评的现状,倒不妨先从整体上说两句。时评繁荣吗?表面上看或许如此,然而究其实际,则是表面繁华之下的枯燥或者说是苍白。许多报纸都开设了时评专版,包括日报、都市报,但众多的时评版却有着同一张面孔。不同报纸的时评同质化现象严重,表现在作者队伍、评论的题材、评论的角度、评论的立场、观点等方面,时评的灵魂应当是思想,是思想之自由、思考之独立,是立场之自我,但目前时评的现状恰恰是缺乏思想,是人云亦云,是伪思想的街边小贩似的吆喝和贩卖,是报纸时评版自我立场的缺乏。

  时评作者为什么而写?恐怕相当部分的作者是为人民币而写,而不是为了思想、为了表达而写。这样的作者再多,对于报纸而言又有多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报纸自身评论队伍的不足,力量的不足,客观上为了版面的维持又不得不差强人意的依靠这些商业写作的时评生产者,因此二者之间形成的不是能够促成彼此提高与提升的良性互动,而是彼此制约的共同下滑。

  公民写作和精英写作,这样的划分或许本来就不科学。以薛涌为例,究竟是公民写作还是精英写作?称其为商业写作恐怕更有道理。事实上,目前即使是精英的写作同样保证不了质量的稳定,而即使是公民写作,同样也可以有一篇两篇的好文章。因此,目前时评的问题本质上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报纸编辑的问题。是报纸时评版编辑理念、思想和水平的问题。

  时评的高端和大众化之间存在着矛盾。文章的思想、观念、观点无疑应当有价值,而不应当是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直觉闲聊,简单的好坏评说,貌似正义的道德谴责……但如何解决因为价值的追求而远离了寻常百姓的问题?许多精英写作者还没有学会或者说是不屑于用一种寻常巷陌的语言表达真正有价值的思考,而更热衷于玩弄所谓学术性、理论性的概念游戏,其实,对于自己所说的真正懂了吗?

  时评从本质上应当具有精英性,没有精英性,就没有思想的深刻和影响力,但精英性不等于形式上的远离大众。

  目前时评缺乏精英性,草根色彩浓郁,根本原因在于编辑自身就不精英。一个普通

厨师怎么能够炒出一道好菜?

  南都的时评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其太过理想主义的孤芳自赏和自我满足,常常使其表现出偏激的一面,以及学术小圈子化,而不幸的是南都将这一切都理解成了精英性。

  时评的春天远远没有来到,正如公民社会远远没有来到一样。事实上,没有成熟的公民社会之前,时评不可能真正的成熟。时评人创造不了历史,而是相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时评人不需要讨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时评” 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