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王石川:经济学家,做云雀还是做猫头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7:15 国际在线

  作者:王石川

  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并不严重。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炒作基尼系数的现象,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这种基尼系数引起社会动乱的可能性不大。原因: 第一,总体来说我国经济处在一个发展上升阶段,贫困人口是有,但是总体来说是在下降和减少。第二,我国还有三条保障线,一个叫贫困线,一个叫低保线,还有一个下岗职工的最低补助
线。第三,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要逐步改变贫困者的贫困面貌。(《北京日报》)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0.47,早已冲决警戒线,诚如学者李实直言:“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比一些南美和非洲国家略低。”群情汹涌,民怨鼎沸,正当公众对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忿忿不平时,正当有识之士对贫富悬殊的可怕后果愁肠百结时,正当决策部门为弥合收入差距的鸿沟集思广益时,经济学家萧灼基抛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并不严重”的大论,究竟是被讥为“裸奔”般的哗众取宠,还是穷经皓首后的深思熟虑,值得追问。

  日前,中国国情研究会推出的报告指出,一个中国里,已经有三个消费世界。“第一世界”是一个为了自我享受的“需求”世界;另一端的“第三世界”则是一个“清贫型”的消费世界;那些“奋斗的小白领”所处的是“第二世界”。其实,三个世界里并不包括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中国国情研究会秘书长张仲梁说:“对于他们最重要的是‘脱贫’而不是‘消费’”。看看,这些人连消费的资本都没有,因为他们连温饱都没有解决。面对那些嗷嗷待哺的人,不知道萧灼基该如何言说。

  让我们用数字说话。从城乡差距看,去年9月6日,时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邱晓华感慨,城乡消费差距令人震惊,农村消费水平落后城市10年。从城镇内部差距看,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达10.7倍,10%的居民占有45%的城市财富。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则显示,2005年城市居民中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从行业差距看,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0倍。差距,差距,林立的差距背后是鸿沟的横亘,伴随着的则是敌视。

  遗憾的是,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鸿宾介绍,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贫困人口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扩大。一方面贫穷人口仍然众多,另一方面返贫现象严重,贫富悬殊自然加剧。更需提起的是,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则为42%。萧灼基所言及的三条保障线,实际上对农民能否惠及以及惠及到多大程度,答案不言自明。

  针对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现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部长丁宁宁曾直言,收入差距扩大威胁社会稳定,须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以说,贫富差距的可怕后果,人人皆知,此处无须赘言,那么,萧灼基为何否认基尼系数加大的严重性呢?原来,尚在上个月,央行行长助理易纲就已驳斥基尼系数风险,称中国收入差距被夸大,国家统计局也有人声称,“中国的基尼系数应该打国情折扣”。如此看来,萧灼基的见解卑之无甚高论,只不过是相关言论的延续和解释罢了。

  易纲驳斥基尼系数风险的言论一出,迅即遭受公众质疑:与其否认基尼系数风险,不如化解基尼系数风险。众所周知,贫富悬殊肇始于机会的不平等,唯有实现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才能化解贫富悬殊。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以来,中央决策部门积极探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改革,贯彻实施“调高、扩中、保低”的调节思路。发改委拟就的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已经浮现: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实施反垄断的分配调控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见7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因此,萧灼基与其煞费苦心地证明基尼系数并不严重,不如花些力气放在破解贫富悬殊上。

  据说,云雀的声音极其甜美,但它热爱飞入云端,把歌声献给唱给白云和天上的诸神。而猫头鹰,尽管叫声不美,但是“充满忧患意识,提醒世人脚下有陷阱”。反观某些经济学家,他们热衷于做官员的应声虫或传播器或金丝雀,由经济学家变为解释学家。比如,某项政策一出,他们立马寻章摘句加以佐证,即便该政策难以服众,他们依然舌粲莲花,说得头头是道,等到该政策已被现实和历史否定,他们或面不改色或顾左右而言他,继续寻找下一个充当刀笔吏或吹鼓手的机会。是做云雀还是做猫头鹰?值得经济学家思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