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庄华毅:面对传统文化,漠视比敌视更糟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0:06 红网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求是》上撰文指出,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2006年7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在单局长指出的现象前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破坏后面不仅仅有个别当权者的虚荣、私心或草率,更有这个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的纵容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漠视。

  对传统的消极情绪不是从我们这一代才出现的,回顾百年历史,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民族传统的不满和批判。这些不满和批判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常有过激和轻率之处,对过激和轻率的部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蔑视、敌视到漠视的过程。

  上个世纪初,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识到

传统文化和国人的劣根性,认识到不仅六部旧制不足救中国,而且孔孟之道也无以救中国。他们在绝望之余转向西方文化,部分人鼓吹全盘西化,对旧传统抱批判和蔑视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很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大片阵地。

  到了文化大革命,我们看到的已经不仅是蔑视,而是敌视了。其实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就说过我们的祖先是有罪孽的,这已经在蔑视的大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敌视。不过,如果文化大革命前,我们对传统的抱怨有点象子女对无能甚至有过错的父母的不尊重和冷言冷语,那么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等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子女对拖累自己奔向富强和共产主义的老迈父亲恶语相加,拳打脚踢了。相应的,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也确实出现不少对老人们拳脚交加的年轻“勇士”。

  在我们这个时代,文物部门的唠叨被淹没在巨大的推土机噪音里,大学生拼命地学习外语,母语文化被遗忘在时代的角落里,人们忙着向前奔跑,再没有时间去蔑视传统文化,更没那个精力去敌视她,大家好象是集体地忘记了她的存在。偶尔想起的时候,更多的是玩味而没有尊重,最多也只是让一帮现代人披上古代的衣服,在那里扮演着现代都市的故事,那些曾经凝聚着历史上大悲大喜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被随意地改编、涂抹和娱乐着。我们漠视他们在那些时代的真实存在,漠视他们曾经的悲欢离合、辛酸苦辣,一如漠视在推土机前轰然倒下的一座座古代建筑。

  如果说敌视还是某种交流,对立还会产生另一种影响的话,那么现在的漠视则是一种更为彻底的逃避和抛弃。如果蔑视和敌视是对历史老人的批判和虐待,那么漠视,则有点象亲缘关系彻底结算后,决绝之余的无所牵挂。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可以对之毫无痛痒之感,顶多就象外国人一样,置身事外地玩味着这个国度曾经的传统。

  然而,我们真的能超然在历史的背影之外吗?踢开阻挡我们前进的一切,就可以成功地奔向新的天堂吗?事实上一个抛弃根本的民族,不可能是个健康的民族。即便如胡适所说,我们的祖先是有罪的,即便如另一个作家胡风所说,我们的人民心灵上留有历史奴役的伤痕,那我们也只能去面对这种罪,这种伤痕。世界上的各民族发展至今,又有哪个没有罪,没有伤痕?更何况我们同时拥有一系列足以自豪的精神财富。问题是我们在急匆匆地往前奔赶的时候,是否要把一时用不上的当包袱抛掉,包括我们文化和传统的根,是否可以抹掉我们曾经的来时路,包括民族的情感记忆?

  民族和人一样,一个健康成熟的民族,应该是个能够担当的民族,她不仅能担当自己当前的发展任务,而且能够担当历史的骄傲和包袱,就象一个真正的汉子,能够担当父辈的光荣和耻辱一样。不敢想像,一个连自己祖先的传统都无法珍惜的民族,如何去担当这个世界上应有的责任。因此笔者深信,珍惜传统,担负历史,必将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和选择。

作者:庄华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