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一生:瓜农何时才能走出丰年不丰收的怪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8:53 四川新闻网 | |||||||||
盛夏季节,西瓜做为一种消暑的水果长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因而西瓜的种植也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致富的一种途径。但在山西的运城,今年的西瓜价格却持续走低,近日一农用三轮车西瓜卖价竟在20―30元之间,平均每斤2―3分钱。面对严峻的西瓜价格走势,有的瓜农不得不将瓜地翻耕,有的瓜农将西瓜直接拉到了垃圾场。西瓜的贱卖竟然还引起一名52岁的农妇李爱芳的自杀,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西瓜还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令人叹息不已。(新华网7月24日转引《山西晚报》)
相信大多读过书的人都读过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也会有不少人读过矛盾先生的《春蚕》,这些小说所讲的故事当然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和原因,但却表现了“瓜贱伤农”这一基本内容,丰年不丰“收”,这其实是许多年来农民面临的一个切实的大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解决。这种“瓜贱伤农”的现代版本不只是运城西瓜贱卖这一个事件,其实在近几年的农村已是屡见不鲜,其中的原因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据当地农业部门的人士讲,西瓜贱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地的西瓜品质不好,二是外销成本大,三是部分瓜农往年不讲诚信。应该说这些因素肯定是有的,但还远远不是全部。 在我国,农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建国后农村实行集体经营的模式,有优点,也有其弊端,因此,文革后实行土地包产到户一度成为解放生产力的重大举措,并吹响了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主号角。但农村包产到户的模式虽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小农经营模式的弊端便突显了出来。具体表现在农民的信息不畅、知识欠缺、农业的生产缺乏市场的指导等各方面。 就拿山西的西瓜贱卖来说,最起码从农民来说,就存在技术欠缺、信息不畅、诚信不高等等原因。切实地讲,农民自身也有原因,农民应该讲诚信、学技术、了解必要的市场信息,这是可以实现的。但农民毕竟有其局限性,他们对于市场的把握、对于信息掌握的渠道有其不便之处。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一家一户种几亩瓜田你能要求他们去如何了解信息呢?那是要付出成本的。 因而,我们说,在此各级的政府相关部门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来,尤其是农村的各级政府部门,现在不是讲转变政府职能吗?而什么是转变政府职能呢?其实也就是变过去的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对于农村政府来讲,你的职能就应该是为农民服务,为他们提供畅通准确的市场信息,为他们提供必须的技术指导,为他们建立与市场联结的渠道,总之,你要发挥你在设施及人员上的优势,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服好务,用你们的行动来弥补农村生产承包的弊端。 我们说,过去的旧社会解决不了“瓜贱伤农”的问题,而在当代,这个问题理应得到根本的解决。当然,如此一来,就要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变坐班为走班,变机关办公为下乡办公,我相信,只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能站在三人代表的高度对待这项工作,就一定会解决好这个问题。 总之,从山西运城西瓜贱卖这件事上,我们更应该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行一下思索,反思一下“瓜贱伤农”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对农民进行无端的指责,并推三阻四地找原因。也不要只是将它视为个案重视一下就完事,而要从根本上着手解决,最终让农民走出“瓜贱伤农”的怪圈。(作者:欢乐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