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小寒:能否把地震局改名为地震控制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4:11 瞭望东方周刊

  文/小寒

  乐观坚强的中国人认为人类能够战胜地震,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

  河北又地震了,印尼又地震了,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来了!怎样才能避开地震的烦恼呢?有一种办法就是把人类都变成嫦娥,到月球上去生活。月球地质构造极其稳定,月震释
放的能量仅相当于地震的一亿分之一。但如今这还办不到,我们就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地震预报,然而即便是最牛气的地震学家也不敢说有多大把握。不过,专家们还是在勤奋地描述着我们的未来与地底深处某个石块的滚动或破裂的关系。

  地震出版社曾在1991年面向社会公开出版了《城市地震对策》一书,地震学家们在“未来中国城市地震灾害背景估计”的篇章中写道,按1985年行政区划,未来50年中国大陆城市地震灾害伤亡是这样子的:东北,受伤4400人,死亡300人;华北,受伤20.68万人,死亡2.72万人;长江中下游,受伤8400人,死亡700人;华南,受伤3.78万人,死亡4900人;西部,受伤12.34万人,死亡1.57万人。未来是不是就会按照15年前的预测呈示于前呢?并不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地震损失的大小,已不光取决于震级了,这在未来尤其如此。记得唐山地震时,我们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们,都被大人赶去睡在露天里。那时的露天可真多啊,但3

  0年过去了,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再要找露天就很困难了。城市规划、城市选址、防灾宣传以及——

  官员的应急能力等等,都使灾害评估更加复杂化了。想一想,1990年江苏常熟5.1级地震造成的损失比青海共和6.9级地震的损失高两倍多。

  一些人把地震比喻为雪崩。雪崩危险的长中期趋势是有迹可循的,但是,就具体一次雪崩来讲,某块岩石或冰块的滑动可能带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它可能只滑动一下就停止;也可能沿着一个较长的路线传递,引发一片区域的滑动;甚至沿着一个更长的路线走到头,引发全区域的大坍塌——

  就地震而言,这就是有极大破坏力的强震。问题是,最后的雪崩究竟是由哪个小滑动触发,这个过程却是随机而无规律的,遵循非线性原则。所以,一些西方专家悲观地认为,要想对未来的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测,就需要随时掌握板块中每一部分的态势,实际上不可能做到。

  但乐观坚强的中国人还是认为人类能够战胜地震,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政治任务。于是,一些美好的设想纷纷出台。还在1980年,科幻作家未燎、章以武就写出了《2001年唐山大地震报告》,认为人类可以用重力场变异来预测地震,尤其是预测突发地震。他们称,在2001年2月7日,唐山将再次发生大地震,但到了那时,中国科学家已经掌握了一种控制地震的办法,用一种超干净的小型原子弹,释放地下大量的能量,使7.5级的地震减小到3级多。同时,还用地震波来发电,解决了

能源短缺问题。

  另一位科幻作家王晋康则认为,未来的国家地震局将改名为国家地震控制局。一旦预测到某地有发生地震的趋势,发现地壳里面的应力在增长,地控局就派出很多能干的矿工,用激光钻头打到几十公里的地下,打出一个个的深井来,把炸药放下去,对破碎的岩石进行诱爆、释放应力,把原本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分解为一个个小地震。王晋康具体描述了一次“唐(唐山)津(天津)滦(滦县)区域2156—7号消震行动”,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展开,又是在1.2万米至2.5万米的地下起爆,地面只有轻微震动。王晋康称之为“低烈度纵火法”。

  我由衷地希望,这样的美好设想,将成为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