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北大“正常秩序”正常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8:00 新民周刊 | |||||||||
特约撰稿/刘洪波 一圈围墙、一道窄门、几个保安,将一个个公共机构与社会隔离开来,好像公共机构都是“敏感部位”,都很不容易保持“正常秩序”。照相术初传中国时,人们多以为照相会被摄走了魂魄,公共机构大概是怕人一看,就会摄走了秘密、秩序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大学,在中国也从未准备示范开放的精神,而是与众多公共机构一样,躲在圈墙与保安的后边。所谓“没有围墙的大学”,在中国指的是百科全书这样一种图书产品,这个说法也表明了一所真正的大学,绝对不可以没有围墙。 近几年,大学终于看到开放不是一个可选择方案,而是一个原则,于是纷纷亮嗓喊出“开放”的声音,欢迎人们进入围墙里面去参观了。然而,一些大学很快发现,允许人们参观校园是件“妨碍学校正常秩序”的事情,于是又要限制。 北京大学,这所以“兼容并包”为自豪的学校,推出的措施就是“原则上对小学生和成人旅游团不予接待,只批准中学生团体进入”。根据《北京晨报》报道,北大发布的通告有文字如下:“北大校园免费参观以来,游客较多,……师生员工及社会人员对此反响强烈。为维护北京大学的正常秩序,确保校园有序开放,今后将对参观校园的人员数量和对象加以限制。原则上对小学生和成人旅游团不予接待,只批准中学生团体进入。保卫部接受申请并审批时,不接待旅行社和相应的业务公司,只接受中学和教育机构的申请。组织者须提前三天携带书面申请到北京大学保卫部办理审批手续。” 抄引报上所见的通告,可以发现通告存在的一些毛病。 通告没有涉及个人参观,就是说个人参观可以随意进入。这一点值得肯定。通告说,开放校园引起混乱,“师生员工及社会人员对此反响强烈”。师生员工反响强烈,容或有之,只是需要具体分析,部分的原因是任何刚刚开放的东西,都不免众人争相参观,从而“引起混乱”,这是人们的追新心理所致;另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过去的“秩序”被改变后的不习惯,例如不习惯有非大学人员进入大学,不习惯有参观者在大学走动等等。至于社会人员,他们的反响强烈或许是不错的,但是否与师生员工的反应一致,又大可存疑,北大径直抓来这种反应为自己的禁令背书,只是要在文字上显得“顺应民意”而已。 通告说到小学生和成人,用的是“原则上对小学生和成人旅游团不予接待”,对中学生则用的是“中学生团体”。字面上的差别,是为了使禁止变得看起来合理,“旅游团”会让人想到这都是商业性的参观,而“团体”才需要区别对待。从中可见北大通告的写作是何等讲究,但正是这种显非无意的用词差异,表明北大决定是否接待的标准,其实有两条,一条是中学生的商业性团体参观,一条是小学生和成人的团体参观。既然如此,单单以北大有权拒绝商业性参观为由来为这纸通告喝彩,就没有理由了,因为问题还在于为何小学生和成人的非商业性团体参观也会一律禁止。 不能不说,中国到处可见的围墙,已经成为社会封闭精神的一般象征物。在很多人的意念中,所谓“对外开放”,“全方位开放”,不过是一种策略性的安排,而非精神上的必至之境。走出中世纪以来,开放已经成为一种人类精神,它不仅使人的心灵自由得以发抒,也使得各种社会桎梏被一一打破。在中国,如果哪一样设施没有围墙挡着,直至今天仍然是难以设想的事情,从各种政府机构,到任何一所中小学校,都在以围墙、盘问等形式演示着“防人之心”的必要,真正的开放之所,只剩下街头了,而且在街头盘桓,以前也会有“联防队员”盘查。 围墙之于大学,同样不仅仅构成一种安保物防手段,而且成了封闭精神的象征。中国的大学,图书馆不向社会读者借书,也不许外来人员阅览,课堂向来不允许非本校学生旁听。而且围墙只是按身份打开窄门的最初级的甄别系统,哪怕通过这一系统,你在大学里仍旧遇到无数围墙的防范,有形的重重围墙,把一栋栋房子圈禁起来,无形的围墙会使得哪怕学校师生也不得使用校内诸多设施。“禁止”是人们会碰到的基本命令,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的其他地方。 今天,曾经走出国门的人有过多少,恐怕真的是难以数计,请你们回想自己的国外经历,是否见到过这么多的围墙,见到过这么多的“禁止入内”?我们的大学只负责传递知识,而且只向有身份通过那一道窄门的人传递,大学不会向社会示范真正的现代精神。这就是所谓“正常秩序”,但请问,这种秩序真的正常吗?我们必须说,封闭下的秩序、窄门里的秩序,不是正常秩序。(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杂文家)-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