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义国:马英九与安倍晋三互摸底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0:54 《环球》杂志 | |||||||||
文/吕义国 7月中旬,八国峰会波诡云谲,朝鲜半岛局势、黎以冲突等国际大事不断,而台湾岛内政局一片纷乱,中国国民党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对日本进行的短暂访问及他与日本下一届首相热门人选安倍晋三的非正式会见,对于未来台海形势的影响,容易被人忽略。
实际上,安倍晋三与马英九已通过此番初次会面相互摸了底,并且粗略估摸出对方对日本与台湾关系的大致底牌。同时,透过安倍晋三与马英九的表现,也看到了二人在处理国际事务及双方重要遗留问题上的手段与姿态。 马英九与安倍晋三两人年龄相近,作为台湾岛内与日本政坛的新生代明星,有一些相似点:气质不俗、形象上佳而拥有民望。但在马英九来访期间是否安排会见事宜上,安倍晋三其实多少有些犯难。 从本意上,安倍晋三希望能当面晤谈有可能成为下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但同时,马英九因对靖国神社、钓鱼岛主权等问题的一贯表态,早已被日本媒体归入所谓的“反日派”,使安倍晋三不敢贸然见马。 马英九利用回答日本媒体提问的机会,对日本高层进行了一番“软硬兼施”的旁敲侧击,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安马会面。马英九一方面传递出国民党将是一个负责任的非麻烦制造者的信号,另一方面又坚守自己长期以来在靖国神社、钓鱼岛主权等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并以高姿态“告诫”小泉勿再“拜鬼”。 马英九此举,堵死了自己与小泉会面的可能,而把球踢给了安倍晋三。安倍晋三自然无法回避。而对马英九来说,会见安倍晋三的重要性,当然要远大于晤面即将下台的小泉。 马英九不想空手而归,安倍晋三也不想因失去晤马机会而损及他作为日本政坛人物的声誉。二人心照不宣的会面也就成为必然。 从此事多少可以看到安倍晋三的风格,也让人多少看到了一些“后小泉时代”的特点。当然,是否遵从小泉之意而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对安倍晋三来说还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在此问题上,安倍晋三已经有过多次言行不一的表现。 在这番“斗智斗勇”中,马英九与安倍晋三各自对日台关系的底牌又在哪里呢? 马英九对日台关系的底牌,其实在他到达日本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即已透露出来:未来的台湾不会主动给日本制造麻烦,但是在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捍卫钓鱼岛主权等问题上,中国国民党仍将坚持自身的固有立场与既定方针。 而在日本舆论环境并不利于己的情况下,马英九以批评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不当作为,迫使安倍晋三站出来与自己当面过招。 安倍晋三的做法则是除了基于当前岛内政局有利于“泛蓝”的现实而表达出反对“台独”之意外,还拿出所谓的“李登辉效应”在日本影响之深远来反衬“马英九效应”在日本反响之不足。他说,日本有些国会议员太年轻,在台海问题上受到“李登辉效应”影响太深,很期待未来也能看到“马英九效应”在日本发挥影响力。 虽然安倍晋三解释日本政府近年来缘何亲近陈水扁当局的逻辑,其实颇有倒果为因、转移焦点之嫌,但其针对马英九的言下之意同样非常明显:并不奢望马英九能够亲日,但是希望至少不要反日。这可能就是安倍晋三对日台关系的底牌:反对“台独”,同时也冀望未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不要反日。 对于安倍晋三的潜台词,跟随马英九出访的国民党“立委”吴敦义、苏起两人很快相继表示,马英九在2006年底卸任台北市长后,可能于明年春季三四月间再度访日。 日本即将告别“小泉时代”,台湾正形成挥别“扁时代”之势,人们关注这些变化中的日台关系和走向,是自然而然的。日台关系会否影响中国大陆与海峡两岸的切身利益,这是中国观察与研判日台关系的实质所在。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