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杨年熙:艺术穿透科学,二者相互反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2:37 东方早报

  早年协助台北荣民总医院完成第一个试管婴儿试验的陈维多,看到我在《东方早报》上的评论《科学和媒体,积极介入艺术的现在和未来》。这位一直在生命基因研究和试管婴儿岗位上的老朋友有点感慨地指出,若说科学家对涉及感情、认知和艺术表现的事物置身事外,这点值得商榷,因为举凡行为和心理分析、神经反应等的研究,都和艺术的运用有些牵连。

  陈维多的看法使我联想到法国最近的一个电视节目,介绍用莫扎特的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的一项成功试验。科学和艺术(以及文学)确实息息相关,若没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也就没有20世纪初超现实主义的作家和艺术家们之从梦境和潜意识中去发掘创作潜能,进而颠覆当代艺术。但我前文所说,指的是在对人类种种情绪感知的“描述”上,亦即当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时,科学家尽管是灵感的来源,甚至根本提供了内容,过去都是被谢绝在门外的。而今天,尤其在新媒体艺术上,科学家们往往直接参与创作。

  所谓创作,不论用什么形式(绘画、文学或戏剧),出发点都不外乎重新想象我们自己,塑造出另一个掺入了美学思考的形象和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脱离大自然,被虚拟世界的各种影像所包围。当团体合影的照片都可以不着痕迹地增加或减少一个人,当肯尼迪总统和今天的演员在一部影片中握手言欢的时候,我们的各种感知也越来越受到科技媒介物的干预,以至于真假难分,到底哪些是我们纯粹的情绪、感知和想像力,哪些是被媒体左右的机械反射式心理?在给这些问题找答案时,也就进入了一个艺术、科学和技术交相混合的新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加拿大的艺术表达传统很具代表性。信息科技之于加拿大人,既是文化产物,也是艺术创作的当然场地。1960~1970年间,当地的新媒体艺术高度活跃,举凡多媒体、录像、

行为艺术,以及最早的卫星直接传递艺术、装置艺术、将提供给消费者的图表屏幕转为艺术之用等,都在大步开发之中,艺术家却因此陷入了矛盾处境。

  加拿大社会学家麦克卢汉(H.M.McLuhan)对当时媒体的革命性演变做了透彻分析,被尊为“现代的先知”。这位大众传媒理论的创建者认为,传媒技术对现代社会造成摧毁性的演变,使我们丧失了真实的感知能力,而艺术家之有意识地配合及适应这种科技扩张更是“人类文化史上所仅见”。

  麦克卢汉和他之前的加拿大思想家,如海诺安尼斯和乔治格兰,代表了一种意见潮流,便是“科技今天能够仿真人类的知觉和感性,我们则本末倒置地透过这些技术仿真产品控制自己的想像力”。他大声疾呼:勿成为我们所发明和使用的这些工具的牺牲品。

  麦克卢汉于1980年过世,他所说的仿真人类感知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被用在一系列艺术创作中。1997年的“通电的心”将19世纪初的美术馆收藏品放在科学实验室的布景前,三个黄铜制的古董家具上各放了一个玻璃罩,罩子下是一个玻璃心脏,和真的心脏同样大小。一条通上电极的铜线连在玻璃心脏的主动脉上。当访客掀开玻璃罩,再将玻璃心脏拿在手中,这个心脏便兴奋起来,开始发出冷光和剧烈跳动,周围此时弥漫着电子磁场。手上捧心的观众便在实质意义(通电)和抽象意义(了解)上成为磁场的一部分(法文中的通电Branché亦用做“了解”之意)。

  这个装置的手段和目的只有一个:制造兴奋感。所使用的玻璃心脏可以用一次热烈的拥抱、一个噩梦、一副可怕的画或者一次轻微的触电来代替。观众和一套电子装置系统连接,当他的心跳频率被改变时,他的精神状态也随之改变。

  这类艺术创作是在用美学手法研究文化大环境:直视我们的感情和知觉是如何进入了竭力超越“自然世界”的科技手段下的“仿真世界”。虚拟的现实如今已能够轻易展现,很多意见认为,这是进入了看来抽象和苍白的纯精神王国,终于得以摆脱肉体这个孽障,亦即精神和身体可以分离了。

  事实上,这里所说的“精神”,更应该是“意识”,而且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便有过实验。当时一个研究虚拟现实、身体和艺术创作的罕见国际研讨会在加拿大科研发达的亚尔伯达(Alberta)班弗艺术中心(Banff)举行,会中的主题是“怎样知道我们确实存在于身体这个包心之器内”。也就是,怎样确知我们是存在的?

  科学家使用一套很简单的技术而得以证明,这种“人者心之器”的感觉其实很不稳定。班弗艺术中心的艺术家在现场接受实验,他的双眼被黑布蒙住,他便感觉身体移位,手臂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甚至是跑到体内去了。这里便出现了一个基本问题:若将这个身体移开,再想办法将之在一虚拟的身体内重新组装起来,会产生什么结果?

  这些艺术创作是作者和一群研究直觉的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电子工程师,医学研究员、计算机研究员和数学家多年合作的成果,每一件作品都将科技作为主要内容和创作目标,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密切于此可见一般。

  今天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普遍化,掌握技术已非难事。但是匠气和艺术一线之隔,没有深功夫突破不了。要其成为艺术精品,必得是艺术家借用科技,并保持艺术的原创力,而非技术人员勉强充当艺术家。至于评判标准,如法国新媒体创作协会“艺术3000”的编辑主任阿兹马诺弗所说,“创作中是否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可为一项重要依据。艺术原创力、哲学思考、科学与技术三方面兼备,艺术方可穿透科学,又和科学相互反哺,取得数字艺术的真髓。否则,徒然落入麦克鲁安所担忧的“摧毁想像力”,这自非艺术的终极目的。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主编)

文 杨年熙 任大刚 刘景 单雪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