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单薄而被动的知情终会让人疲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03:39 山西晚报 | |||||||||
据《京华时报》昨日报道:国家审计署11日发布2006年第5号审计公告,公布了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审计公告显示,历经几年的审计风暴洗礼,国家各主要部门单位,仍然在预算执行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发改委公款为职工购房、体育总局动用彩票资金用于炒股、教育部应缴未缴四六级考试费等等问题,再度成为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热点。 从社会反应和网民跟帖看,公众似乎对此次“审计风暴”表现冷淡,既少见对审计
知情权永远是一种“知道得越多越能得到满足”的公民权利,可我们的百姓对审计报告为什么会产生“知情疲劳”呢?我想问题出在知情的被动和知情的单薄上。 先看看知情的被动。铁路局建别墅酒店啊,体育总局擅用资金炒股啊……42个国家部委和单位违规信息中没有一条信息是公民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媒体调查、人大代表监督、公民举报等手段主动获知的,而是靠审计署这个政府部门给予的。所以,审计署一下子公开这么多部委违规信息,远没有媒体曝光一个信息让公众产生的知情满足感大。因为是被动知情,公众也有理由怀疑背后还藏着更多的违规信息没有发布。 再看看知情的单薄,也就是公众所说的“知道了又能怎么样”的疑问。如果人们仅仅知道卫生部闲置财政专项款6.12亿元、教育部应缴未缴四六级考试费达4771万元,而不能对这些违规部门进行影响,那么这种单薄的知情还有什么意思?公众的“审计知情疲劳”也正在于此。 相比于以前的不知情,如今的财政使用知情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要想让公众对知情产生权利满足感,必须赋予他们主动的知情权,必须让他们“既能知道,又可影响”。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