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亦菲:刘伯承跪拜彝民首领拜出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2:20 南方网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缅怀先驱们的光辉业迹,媒体重温着一个个动人故事。其中,身为红军高级将领的刘伯承歃血结盟,跪地一拜至今仍是千家万户之美谈。(见《解放军报》2006年9月11日)

  刘伯承将军为何要跪拜彝民首领?应该说,既是身处当时环境,为打通天险之道使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红军讲情讲理,与其他军队的重大区别。当时的环境是,遵义会议确
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红军主力3万人抵达天险大渡河唯一引渡口安顺场,也就是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领3万太平军抵达的地方。然而,尽管两个历史故事开篇惊人相似,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为何红军能胜利渡过天险?为何红军能畅通百里无阻滞?其中,既有毛泽东军事路线正确指引,有红军全军将士众志成城,也有着包括刘伯承“跪地一拜”彝民首领等在内的一系列高超的政治智慧。史料云:彝海结盟后,果基小叶丹作为在大汉族主义压迫和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的一个彝族家支头,不顾个人和家支的安危,能够深明大义,毅然决然接受红军的主张,勇敢站出来,与刘伯承司令歃血为盟,结拜兄弟,接受“中国工农红军沽鸡支队支队长”命令,带领彝族群众护送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在大渡河消灭红军,重演石达开全军覆灭历史悲剧的美梦。

  “刘伯承跪地一拜”的故事弹指已流传70年。故事之所以耐传,乃因“耐磨”耐嚼。

  刘伯承向彝族首领跪地一拜,体现着共产党和红军的真诚与见识。一般而言,拜者,尊敬也。向你尊敬的人献上一拜,乃是人之常情,社会之常理。向彝民首领跪拜,不言而喻,在红军心目中,彝民也是受尊敬的人,不是下等人,不是被大汉族主义压迫的所谓贱民。刘伯承这一跪,不但感动了彝民首领,也感召着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使红军与少数民族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水乳交融。

  刘伯承所拜的是彝民首领,延伸开来,也就是红军将领和共产党高级干部拜百姓。或许人们会问,这样的拜,在共产党执政的今天是否还有意义?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几十年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屡屡要求各级干部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拜群众为师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毛泽东在1941年撰写的《农村调查序言和跋》就发出名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790页)事实上,多年来,在我们的国度,提倡拜工农为师,拜内行人为师,拜英模为师已蔚成新风。

  官员拜百姓为师,绝不是降低官员的身份,而是克服官员的“后天不足”。而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以其昏昏,使人昏昏”已成了一些年轻官员的“通病”。解决这类“通病”,最好的“药方”是经常到第一线去,到实践中去,拜群众为师,听取群众的意见,善于集思广益。去掉官僚主义,革掉形式主义。近日,新华网报道的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演变成“

别墅村庄建设”的现象无疑就是折射着官僚主义的幽灵,因而遭到群众的抵制。

  诚然,拜群众为师从来就有表面应付式拜与真心实意之拜的区别。应付式拜,无疑也就是“拜秀”,此种“拜”,人们大都感受到:套话连天,不着边际,夸夸其谈。对这种“拜”,老百姓往往很反感,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种拜没有什么好结果。因此,拜老百姓为师,关键是摆正位置,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当成被监督者,才有可能从群众中吸取政治营养,增强干群之间感情。而一旦把自己置身于“官老爷”位置,那么,必然酿出“水可覆舟”的教训。

  提倡拜群众为师,不是乱拜,更不是搞那些为达到个人利益的无原则搞党内“结拜兄弟”。这种拜,不但不会拜出好局面,还会污染社会,带来恶劣影响,理应坚决制止。

  拜百姓为师,拜内行人为师,应是为官的常识。70年前刘伯承将军跪拜彝民首领,为推进民族团结创造的过人智慧,至今仍“耐磨”耐嚼。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