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舒圣祥:谁来堵防医保基金的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7:49 南方网

  舒圣祥

  按照国家规定,医保卡上的钱是看病和买药用的。禁止挪用,更不能套现。但9月25日的央视《新闻30分》却报道说,广州有人可以用医保卡拿药后兑换现金。在广州某大医院门口,贴了许多张这样的小广告,上面大都写着“高价收药”的字样,另外还有一行红色小字写着“医保卡兑换现金”。

  类似“高价收药”的小广告,其实何止广州有,各大中城市几乎都能见到。原来以为那只是收购市民吃不完的药,或者收购过期药卖到农村去害人,谁知背后竟藏着这样一个巨大的医保卡漏洞!上网一搜索,才发现医保卡漏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一些定点药店,医保卡不但能换现金,还可以换纸巾、换衣服,甚至可以换香烟;在一些定点医院,经常以返还患者现金的方式,吸引患者来院就诊,并通过虚开治疗费用,套取医保基金。

  医保基金被称为是广大参保人员的“救命钱”。然而,由于定点

医院、定点药店受到利益驱动,要么把关不严,要么主动唆使违规操作,造成了医保基金大量流失。医保卡的漏洞已经如此公开化,而且几乎已经滥用成风,而我们的相关政策却一直跟不上,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政府已经承诺在2010年前实现“全民医保”,我们不得不担心:医保卡漏洞如果堵不上,在全民医保制度安排下,成为“公共品”的医疗资源会被怎样滥用?有质量的全民医保体系又如何能建立起来而不至于失败?

  在笔者看来,医保卡漏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医保卡持有者,另一方面在医保卡使用机构。在参保人员这方面,由于知情权的缺失,他们很多人并不清楚花钱规则,更没有人告诉他们卡里还剩多少钱。在一些人看来,医保卡里的钱似乎是“公家”的钱而不是自己的,花起来自然不心疼,不花白不花,巴不得多花掉一点。其实,医保基金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小病用个人账户,大病靠社会统筹。因此,用医保卡变现或者“购物”,纯粹是拆西墙补东墙。

  在医保卡使用机构方面,因为是让病人消费,然后找医保基金要钱,他们当然要大开特开,而且根本不顾医保卡是否转借他人,或者是偷来的还是捡来的,以至于把同一笔费用都要扣两次,反正病人一般都不知道卡里有多少余额,而他们也没有告知的义务,更无须因违规操作向持卡人赔偿。

  医保卡持有者和医保卡使用机构双方都没有任何约束机制,自然有人觊觎医保基金的漏洞。要堵住漏洞就得对症下药,我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首先,加大对医保卡使用机构的督查力度和加重处罚程度,明确其告知义务和赔偿责任。如果违规操作,不仅应立即取消其医保定点机构资格,而且应巨额罚款,使其“违规成本”远超过“违规利润”。此外,医保机构有责任在每一次消费之后,告知病人医保卡余额;而对于人卡不符的消费以及重复计费,必须向持卡人赔偿。

  其次,可以考虑在医保定点机构和参保人员之间加入一道医保部门的确认程序,确认无殊后方可兑付,对于那些明显“频繁看病,超量配药”的不予兑付,并将其纳入个人诚信管理体系。而且,选定和考核医保定点机构时,应加入病种费用指标、人均费用控制指标等考核因素。此外,“非典”时期采取的“看病实名制”,即患者就诊时必须凭有效的身份证明实行实名挂号,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一卡多用”。

  有一种观点认为,医保基金成全了一批医院和药店,也救活了一批医院和药店,可见医保漏洞已经何其严重,是该花大力气治理的时候了。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