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廖保平:孔子相貌与树立孔子形象无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0:32 红网

  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据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说:“孔子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片,他的学说正被越来越多不同地域的民众所关注、认同,而孔子形象不统一,不利于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孔子形象。”(2006年9月24日《天府早报》)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底长的什么模样?我相信今人谁也说不清楚,如果孔子生前有
人给他画像,并一直流传下来,无疑就是一张标准像。可惜没有,因此,即便绘出了孔子行教像的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也不可能知道真孔子真正长的什么样。后人对孔子的长相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附会了太多自以为是的东西,一如所谓的“标准像”,是“创作”出来的,“注重体现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内涵,表现他的博大儒雅。”在这里,孔子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人们硬要把他“打扮”成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弄成一个大智若愚式的忠厚长者形象。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却不是这样的。当孔子乘着牛车、风尘仆仆地往来奔波,周游列国,推销他的学说时,绝不象现在的著名教授那样,出国讲学,乘专机,住套房,儒雅堂堂,而是肌肠形咕噜,形如丧家之犬。孔子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凄惶的影子,是一个并不得志的落魄文人,而不是大儒形象。之后孔子在鲁都杏坛招徒三千,大兴私学,在我看来不过是为生活所迫,这有孔子的话为证:“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即十条干牛肉),即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有人送给他十条干牛肉,他就收下这个学生。孔子办私学,固然是伟大的,但在彼时彼景,仍不过是一个为不起眼的教书匠形象,把他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如果孔子九泉下有知,也一定觉得好笑。

  以上只是我对孔子形象的猜想,我相信不同的读者在读孔子的经典时,也会在心里勾勒出孔子的形象,而且是一人千面,绝不雷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孔子。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文不如其人的因素。鄙人以前读某杂文作者的文章,单品其雄文,觉得一定是一个相貌伟岸、胸襟阔达、悲悯苍生之人,想一会为快,及至见了其人,才发现是个形容委琐,刻薄寡恩之人,不禁失望之极。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满嘴仁义道德的孔子,在现实中是个小人,而是觉得孔子或许并不如我们后人所想象的那么完美。何况《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所记,难免对先师先人有溢美之词,给孔子形象画了第一道妆,而后人就顺着这道妆不断地补妆美化下去。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形容丑陋的人学识多了,地位高了,官当大了,心灵美了,其丑陋的脸似乎看起来也不那么丑陋了,说不准还被拍马屁的人认为是“有特点”,进而觉得有点美起来,这就叫一俊掩百丑。我不知道人们对孔子容貌的认知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心理渐变的过程。但是我知道,孔子形象的大变,应该是董仲舒"罢黜儒家,独尊儒术",把孔子树为圣人以后的事。既是圣人,似乎要有点圣人的形象,不能形容凄惶,或是落魄难堪,于是被不断地美化起来。

  由此看来,我们目前既无法知道孔子的标准长相,也不知道流传下来的孔子画像有多少添油加醋的成份,总之是难以定标准。现在,有人要强行给孔子长相定标准,虽然“死无对证”,但却是用一个标准来统一多种标准,强迫认同,是典型的“文化暴力”。其实我们要传播普及的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于孔子长的什么样,对树立孔子的形象已无关紧要,孔子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他的形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