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汉正街禁鞭背后的政府多元治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6:53 长江商报 | |||||||||
最近,武汉市燃鞭“禁改限”的消息,让不少市民为之欣喜。然而,汉正街的商户们,则担忧燃鞭开禁可能带来的火患。近几天来,就汉正街能否燃鞭,各方意见都充分表达和交流,政府表示将会尊重民意,慎重决策。昨日,有关部门明确表示,“汉正街被硚口区列为禁止燃放鞭炮的区域,市民在汉正街商业密集区和居住小区不可以燃放鞭炮,烟花爆竹的零售网点也不会设立。”
从武汉城区禁鞭13年到有限开禁,再到汉正街依然禁鞭,公共政策在不同时间刻度和空间场所的变化,不仅仅体现了尊重民意、听取民意的进步,更表明利益主体和需求的多元性已经进入城市决策者的公共治理思路当中。 当初全面禁鞭的理由已无须再去追问,可以肯定的是,它符合一部分民意的要求。但从禁鞭的实践来看,城市里的鞭炮声并未完全断绝,这已经表明一刀切式的禁鞭政策并不很妥当,它可能以一部分民意压制了另一部分民意。目前,武汉燃鞭“禁改限”是顺应潮流,也是顺应民意,因此赢得了市民的认同和赞誉。但是,汉正街特殊的空间结构和物流状态,使得当地防火难度大,火灾容易发生,而一旦发生火情,汉正街商户们的生活、生产资料以及多年的辛苦经营,将可能毁于一旦。因此,对于燃鞭开禁政策,汉正街的商户们表现出与很多市民不同的价值观,正基于他们自身的利益需求和对生存经营场所的现实评估。假若用一刀切的方式将燃鞭开禁适用于汉正街,就显然不符合汉正街的实际情况和商户们的利益需求。 我们说尊重民意,但民意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从来不会有单一的、静态的民意。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时空,都会产生不同的民意。就燃鞭而言,“限”可能是民意,“禁”也可能是民意,即便与其他欣喜于城市燃鞭开禁的市民相比,汉正街居民和商户们的人数很少,声音可能很微弱,但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在价值排序上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多元化已是当今社会结构和城市发展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公共治理的多元化意味着,城市决策者既要倾听多数人的合理利益主张,也要倾听少数人的合理利益主张,既要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利益事实,也要关注微弱细小的利益事实。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制订上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制订和实施公共政策,并依据现实情况及时、灵活地变动与调整,才可能使得公共政策总是符合民意和公共利益,也才能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汉正街禁鞭的决策产品,正是汉正街人表达民意和武汉有关部门灵活、多元的公共治理思路共同催生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汉正街禁鞭”将成为武汉市公共事务进程当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