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王学进:谁敢保证任命不是送礼起的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00:22 红网

  假冒县委书记签名激起的众声喧嚣音犹在耳,而今又传来保定前市委书记王昆山遭骗子忽悠丢了乌纱帽的天大新闻。据河北省委一位高级官员透露,王昆山的落马原因实为“索贿买官”。早在2006年7月28日王昆山正式就任保定市委书记之前,为了能安稳当选市委书记,他就向企业索贿,然后“进贡”给一位自称是中央高级领导人身边红人的“贵人”。只是这一次,王昆山所托非人,这名所谓的贵人其实只是一个诈骗犯。不久,骗子落网了,“一下子就把王昆山咬出来了”。(11月22日人民网转新世纪周刊)

  这则爆炸性新闻最大的看点就在:王昆山创下了中国官场任期最短的记录。从2006年7月28日就职,到2006年9月20日被免职,总共才做了54天市委书记。此记录再次见证了现行干部任免制度的缺陷,它用不容置疑的事实告诉人们,制度漏洞必然造成用人腐败。

  这种即使在影视剧或在《天方夜谭》中都难得一见的闹剧居然活色生香地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对此,或许有人不解,为何中国的官员那么容易上当受骗,骗子只要一说是某某中央领导人身边红人的“贵人”,就深信不疑,就将买官的重任托付于他?告诉你,那不是当官的好骗,而是制度容易骗。不信,且看上述那位高级官员的说法,他说,王昆山“一共送了两次礼,第一次送的时候他的任命书还没有下来,省里正在研究;第二次,骗子又找他要钱,其实这个时候他的任命书已经下来了,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当然任命不是送礼起的作用。”

  注意这里的时间差。骗子两次送礼都选在节骨眼上,尤其是第一次,省里正在研究人事的时候,骗子送礼去了,可见这位骗子确实有一手。第二次虽然起的作用没第一次大,但与第一次一样,有人送礼就有人受礼。那么我要问,这份大礼送给了谁,收受了没有,收礼后的省委领导在研究讨论中有否为王说话?等等,这些都没披露。在这些事实没调查清楚之前,这位高官凭什么可断定“任命不是送礼起的作用”?

  我总觉得该官员下这样的断语时的底气不足,好像是在急于为有关省委领导撇清。这句话怎么读,都让人感觉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在对这两份礼的去向尚未调查清楚之前,谁都无权断定“任命不是送礼起的作用”。现在我感兴趣的是,专案组能否秉公办案,顺藤摸瓜,查出收受王昆山托骗子转送的这两份礼的人。现在的问题是,相信这位骗子是中央高级领导人身边红人的“贵人”的不仅是王昆山一人,接受贿金的官员同样都被骗子忽悠了。要不是他们也相信他是“贵人”,他们能让其进门、接待他并收受他的贿金吗?也就是说,骗子的神通广大,他不但可以玩转保定市的官场,甚至连省会城市

石家庄的官场都玩得过来。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

  该官员在说“任命不是送礼起的作用”时,前面还加了“当然”两个字,当什么然!你既然认定骗子送了两次礼,在不能确知送给谁、结果是退了还是收受了的情况下,这样的话谁信!到底起不起过作用,王昆山清楚,收受的官员清楚,还有就是骗子清楚。当人们普遍对干部任免制度的透明度和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心存疑虑的情况下,更愿意相信在干部任免问题上领导意志所代表的人治方式(主要表现为暗箱操作)左右着官员的升迁命运,要想让他们信服“任命不是送礼起的作用”也难。

稿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