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劲:有什么比银行储蓄更值得信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6:22 南都周刊 | |||||||||
储蓄率高并非中国人钱多花不出去,而是因为现在没有什么社会保障能比银行储蓄更值得百姓信赖。 康劲 时事评论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墨尔本参加第八届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
近几年,世界银行一直在参与养老金的研究工作,分别在1994年和2005年出版了《防止老龄危机》、《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两本推动国家银行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著作。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墨尔本会议上作出上述谈话,不论是表明自己已经吸收了世界银行的研究成果,还是希望与世界各国的财长和行长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谈话将在国内引起更多的敏感反应。 在其他国家,推动养老和医疗保障的预筹积累个人账户的建立符合世界潮流,但在中国这个问题就非常复杂。我国养老保险财务机制以前是现收现付,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发放养老金,不足部分财政补贴,现在做实了个人账户,以后怎么改革暂时不知道。如果按照周小川的设想,实行预筹积累的个人账户,就不存在现收现付和代际转移的问题,变成了个人为自己的养老金预先储蓄。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交给政府保管——“在职时只存不取、退休后逐月领取”,大家能放心吗? 首先,收入最为稳定的公务员没有参加社会养老统筹,这就使制度设计者本身能够回避养老保险制度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其次,对由公务员管理下的养老金许多人并不放心,特别是上海的社保基金案发生后;再次,在社保基金收不抵支时都会发生巨额挪用,如果变成预筹积累后如何确保其安全将更是一个大问题。 储蓄率较高适合推行预筹积累个人账户的条件,这符合世界银行的观点,但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曾有深刻教训,10年前曾经在储蓄率较高的时候,一面降息一面推行了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但结果呢?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变成了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现在如果再将眼睛盯着居民储蓄,会不会再发展成养老难?这样说并不表示类似于预筹积累或者住房商品化这样的改革方向不对,而是现行的社会制度条件并不适合中国搞这样的改革,因为对政府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在有些人看来目前的中国储蓄率确实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按照中国人的现状判断,储蓄率还很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10月末,居民存款本外币余额为16.59万亿元。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大,如果让13亿人平摊,人均不过只有1万多元。以三口之家来算,看一次大病,念一个大学,这点钱还都不能足额应付。所以,以储蓄率较高作为推行某项改革的条件,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判断。 储蓄率高并非中国人钱多花不出去,而是因为现在没有什么社会保障能比银行储蓄更值得百姓信赖,大家是在自己给自己储蓄保障。因此,希望通过挤压居民储蓄的方式来推行某项改革的做法,也将很难获得百姓的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