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刘敏:中国龙究竟为谁而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7:39 长江商报

  本报评论员 刘敏

  近日,一则“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上海媒体报道,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衔的一项课题,将研究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消息一出,即遭到众多网友的“攻击”,虽然其中不乏激愤意气之词,不过某门户网站上超过90%的反对票,倒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也是民族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基础性”因素,这毋庸置疑,不必赘述。就事论事,则吴教授及他的团队欲改变“龙”的旧标志、创造新标志的理由很值得一条一缕的探究一番。

  吴教授认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其实,中国龙作为本民族独有的图腾和标志,在西方的语言中几乎找不到一一对应的翻译词,把中国龙意译成“Dragon”只是两种不同语言体系要实现交流的“次优选择”。有人说也可把“龙”音译成“Long”,这当然可以考虑。关键是,翻译归翻译,拿这个作为取消龙标志的理由却不妥。至于“片面而武断”的联想——英国是公认的绅士之国,崇尚“LadyFirst”,按吴教授的理论,用狮子做国标就不好,最好改用英伦女子长裙上的蕾丝花边;美国的秃鹰,法国的公鸡,

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狼,联想都不怎么好,应该统统都换掉。

  吴教授又认为,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但民族文化不是“全球通”,不可能走到哪里都有四格信号,不要说不同文化、不同语言间,即便相同文化、语言内都可能存在误读误解。正因为有多元间的误读误解,世界才需要不断进行文化间的交流。没有误读误解的“天下大同”只是一种乌托邦。而至于别有用心的歪曲,既别有用心,那么责任完全在歪曲者身上,怎能归咎于“中国龙”?

  就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实现途径,吴教授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龙凤呈祥”当然好,只不知道这“凤”在别国人看来会不会“类鸡”?《清明上河图》也很好,只不知道别国人会不会在画图上找到狗肉铺子?……如吴教授理论付诸实施,这场景也不是不可能出现。

  吴友富教授的言与行,其实反映了长期存在的某种取向,这种取向不仅仅表现在这次的龙形象的存废之争。比如电影,有人热衷于黄土地意象上的苦难与压抑,热衷于如《无极》、《英雄》、《十面埋伏》等所谓大片对民族色彩、服饰、技艺等无节制的猎奇般展示,却鲜有人愿意用电影语言真实表达中国人普通而日常的爱与哀愁,那只是因为前者是好莱坞,是西方观众更愿意看的。

  如今,国际间、族际间的广泛交流乃大势所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共享与碰撞也在所难免,只是在这个大潮流中,我们应自持一种怎样的文化心态和交流心理,真的需要好好想一想。即如这次吴教授为主角的龙形象存废之争而言,我们要追问一句:龙究竟为谁而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