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公民上书总理彰显政治文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5:23 大河网-河南商报 | |||||||||
张敬伟(公务员) 四川社科院一位默默无闻的离休研究员鲁家果,两度上书温家宝总理,引发了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民间集体论证。这个将耗资3040亿元、关系到长江黄河流域几亿人生存发展的水利工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浩大的水利工程,存在环境影响、地质风险等问题。之前在地方政府的决策下匆匆上阵,现在计划正在调整延迟,工程前景扑朔迷离。(12月
公众从上面的新闻中获悉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鲁家果研究员的责任感和勇气值得钦佩;二是温家宝总理重视民间建言;三是民间上书引起了行政公权的重视并发挥了作用。总之,中国社会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进步,对上而言,是真正体察了民意,实践了以人为本;对下而言,乃是责任意识的苏醒和民主素养的提升。 耗资3040亿元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早在2001年就通过了评审,按照2001年的规划,西线要在2004年完成项目建议书,200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2007年开始初步设计。而西北6省的呼吁曾让这个计划差一点提前到2008年开工。没有人否认这项工程的善良初衷和宏大理想,但是其从决策到评审全由行政公权主导,纵然是专家的论证,也难逃精英附庸行政的特点。因而存在着缺少民间声音的天然瑕疵。在讲求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中国社会,这样的工程显然不能仓促上马。 现实的教训表明,没有经过民意的行政主导工程在实效上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除了造成资源浪费和财政埋单外,更会造成公众对行政公权失察产生不信任感,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的不和谐。从既往各类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中可资证明。因而,对于南水北调这样攸关全国和子孙后代的浩大工程,凝聚民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就敞开中南海的大门邀请各阶层代表畅谈对政府的建议和意见。温家宝总理重视鲁家果研究员的上书是尊重民意呼声。值得一提的是,从这项工程前景扑朔迷离的现实看,总理对民意的尊重不是言辞作秀,而是将之落实到行政实处。这是民意得到公权重视的象征,更彰显中国的“政治文明”迈向了公权尊重公众表达的新阶段。这一平等和对称的实例凸显了权利和权力的对等和平衡。 总之,这起民间上书事件一方面折射了中国民间敢于自由地发出对公权监督的呐喊,另一方面也说明,行政公权正以谦和的心态接受来自民间的声音。因而,这种下而上和上而下的和谐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