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邓海建:马斌为什么拒绝向陪聊大学生道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7:16 东方网

  大抵在这世界上,最好找的就是理由和借口,而中国汉语的博大精深更赋予了明语隐语的诸多可能。卖假货害人的死不认罪、抄袭文字糊弄人的话语铿锵,更别说骂了人的出来道歉了。12月7日的《青年周末》说:央视名嘴马斌拒与“陪聊”大学生和解,称誓死不改主持风格。马斌在其主持的《马斌读报》中指责北大毕业生高健“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不学无术”,起因是今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高健因半年没找到合适工作,在北大开始招揽“陪聊”生意。

  一个社会的文明序列,不仅基于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也是基于公民对道德良知的价值皈依。马斌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主持人,但这依然无法更改“不学无术”的强烈贬义色彩。再个性化的新闻传媒都无法抹杀其公共性色彩,在一档国家级的媒体指名道姓地定义另一个公民的“无所事事不学无术”,法理而言,别说是马斌,就是诺大的中央台怕也没有这个权力。比之于这种人身权利上的伤害更深刻的,是情感上的伤害——显然,这已然无法偷换成“主持风格”这个概念,毕竟,“主持风格”是学术范畴,而指责与挖苦是权利范畴。当然,也许马斌有不道歉的自由,但我们也有觉得其应该道歉的自由。

  道歉,是一种低姿态的“高姿态”。社会学而言,人的成长是和犯错概率成反比的,所谓“人非圣贤”,那么,可以逻辑地推论: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必然遭遇道歉的可能。遗憾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离这种姿态渐行渐远了——当外国人感叹“中国人不会道歉”的时候,我们才忽然发现,幼稚园学到的“对不起”也还停在那个遥远的阶段,竟然没能和我们一起成长起来。于是,更多的是指责、漫骂、狡辩、诡辩,心虚却嘴硬。一个背谬的“潜规则”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定位往往和“道歉”概率天然地对等起来。精英们是不会道歉的,仿佛他们不会犯错;错的永远都是小孩子、是民众。这种惯性虚伪已经导致我们浪费了更多的机会成本来修补“弥天大错”,为了把一个错误掩盖得比较模糊,于是继续犯另外的错误。于是恶性循环,“心灵沦陷成本”和“错误掩饰成本”(有时甚至夹裹着制度成本)往往是高昂的,而结果也只是推迟了错误的曝光期而已。

  据说,美国北加州的凯撒医疗保健公司开始对全公司11000多名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如何向患者和家属道歉;由于没有准确预报沙尘暴的来袭,韩国气象厅厅长在公开媒体上向全体国民道歉……其实,我们并非没有学过道歉的功课,也津津乐道于譬如“负荆请罪”等高难度的道歉技术,但偏偏丧失了“道歉”的良知。社会机制的天平永远是倾斜的,每个人都难免遭遇不公,制度也好、法令也罢,永远无法抵达完美,但基于澄明道德评判标准的价值尺度就是建构社会和谐、人际公平的“最佳替补”——在那些刚性制度约束不了的地方,我们会因为内心的歉意、愧疚、不安、悲悯而重新归置社会关系、乃至生存资源。

  更直白一点说,学会“道歉”,也是为了当我们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至于继续被展览伤口。


作者:邓海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