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石敬涛:宿迁医改,厘清真相需要多元化视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0:14 金羊网-新快报

  石敬涛

  “宿迁医改的尝试,其经验和教训,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的医卫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2月7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魏凤春抛出了一份《宿迁医疗体制改革考察报告》,对宿迁医改给予积极评价,并引起哗然一片(12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之所以引起哗然,是因为这份“清华版”的报告,与半年前一份“北大版”报告结论迥异。就在半年之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也曾发布一份《江苏省宿迁地区医改调研报告》。该报告认为,宿迁市“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百姓医疗负担反而加重,潜在医疗卫生问题令人担忧。

  你认为滑稽也罢,“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好,总之,两份“宿迁

医疗体制改革考察报告”,如此针锋相对的结论,不但让普通百姓摸不着头脑,而且也将北大、清华都置于了一个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并面临着公众舆论的质疑与审判。毕竟,这是两所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这是两份结论截然不同的报告。究竟谁对谁错,究竟谁说了真话?

  事实上,厘清真相,我们恰恰就是需要的这种多元化的“报告”和视角,而不是一边倒,是非此即彼,是东风压倒西风,是北大压倒清华或者相反。但是,归结到一点,无论是北大还是清华,即使他们的调查结果再权威、再理性、再全面,即使是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北大和清华,他们都无法从根本上成为“民意”的代言人,无法从根本上遮蔽甚至替代原生态的民意。

  换句话说,对于宿迁的

医疗改革,我们既应该允许北大的“否定”,也应该宽容清华的“肯定”,即使是如网友所说,某一方的报告是被官方的“御用”之后的结论,但是,在一个理性的公共空间之内,也应该有即使是“御用”的结论和声音的容身之地,这个结论和声音也许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在北大与清华版本的争议中,笔者认为最大的遗憾,网友和公众都试图把北大或清华的报告作为一个终极的尘埃落定的答案。但遗憾的是,在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论中,却把民意,把最有发言权的宿迁的老百姓以及患者当成了局外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真正的“民意”所在。其实这种有意无意的疏忽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然的。毕竟长期以来,在涉及民生利益的公共问题上,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制度设计的过程中,民权的贫困以及一个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正常。

  无论是北大版本还是清华版本,他们所反映出的,只可能是部分真相或接近真相,只可能是客观反映问题的一个视角和切入点。当然,虽然真相只有一个,但是请不要嘲笑北大,也不要攻击清华。因为他们所代表的,只可能是研究中心自己的声音甚至是利益。而事实上,只有官方版本、学术版本(北大或清华)以及民间版本的三足鼎立以及相互之间的理性博弈,才是一个理想的愿景,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