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田方萌:内地与香港一流大学之比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16:03 光明网
内地与香港一流大学之比较 ——以人大和科大为例 作者:田方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一流大学孰优孰劣?这一话题是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旅美学者薛涌在四月首先挑起争论,直指北大清华有被香港高校赶上,沦为二流大学的危险。此文很快激起各方关于两地大学质量的辩论。年中香港高校在内地扩大招生名额,直接与北大清华争夺优质生源,进一步推动了论战的升级。 在关注这场论战之余,笔者愿从学生的角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讨论提供一点直观的感性材料。过去五年里,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先后攻读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向的硕士学位。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本文拟对人大和科大的成才环境作一比较,尤其是两校的研究生项目。 香港科大完全可以代表香港一流大学的水平,这一点似无疑问。人大在全国高校的综合排名中虽非名列前茅,但在社会科学不少专业上的排名还在前三,大部分专业都在前十以内。说它代表内地一流大学的水平,至少是一流大学的最低水平,也不为过。因此,本文的个案分析也就可看作一份比较内地和香港一流大学教育质量的参考资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只关注中国大学对学术人才成长的指导和助益;至于商业人才和政治人才,另当别论。 先从容易观察和衡量的硬件开始比较,依其重要性排列。 一、文献 文献是指学生可以接触到一切印刷和数字资料,其主要载体是大学图书馆,还包括教材、讲义和网络资源。单从藏书量来看,人大图书馆的规模(约三百万)远大于科大图书馆(约五十万)。但人大藏书绝大部分是中文著作,只有一个阅览室存放外文书籍,很多近年来出版的外文重要学术著作都没有收藏。比如弗朗西斯-福山最近几年出版的几本著作人大图书馆都没有收藏。科大图书馆的中英文馆藏约各一半,英文稍多。该馆英文文献颇成系统,中文稍逊,但包括大批港台著作,读者可以方便接触到许多大陆不易见到的材料。 科大图书系统的另一好处是提供全港联校借书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代借香港所有高校图书馆上千万册的藏书。北京的大学之间并没有类似的合作协议,学生只能分头到各馆借阅。一所学校内,各系自己开设的图书室也是各自为政。科大研究生的最大借书量也远多于人大学生。我在人大读研时最多可同时借阅二十册图书,在科大则可以借五十册。这还不算很多,据说在耶鲁大学,每个博士生可以借出多达两百册图书。 以电子数据库的数量而论,人大也超过科大。这几年人大的数字化生存空间大大拓展,总共购有中外数据库200多个,订阅32000种电子期刊。到2006年年底,科大共购买了164个数据库,订阅10363种电子期刊,明显少于人大。但若看数据库的品种,科大的电子资源似乎信息量更大一些。最知名的外文数据库如Proquest和Jstor两校均有购买,相差应该不是太大。我在人大写作硕士论文时几乎没有使用过电子数据库;而在科大作论文时,一半以上的文献都由数据库搜集而来。这当然一方面是由于我原先还不善于使用电子资源,另一方面也与人大当时较少对研究生进行文献查寻的系统性培训有关,据说现在情况已大有改善。 人大研究生使用的中文教材多是本校教师编著,形式虽不够活泼,内容还说得过去。问题在于,人大教材对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都有所介绍,但前沿性极差。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是个严重的缺点,因为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并非常识性的了解,而在于立足前沿地带,探索新的知识。笔者走后,人大有些学院也开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科大只有一些基础课程使用欧美出版的英文教材,大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会布置按周分配的阅读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发给学生一本论文合集或一张光盘,再由学生复印或打印出来。某些阅读材料也可以在图书馆的“存阅处”(Reserve Desk)取得,供短时间阅读之用。 文献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六分。 二、宿舍 宿舍决定了学生独立使用的空间大小。笔者在人大读研时与另外三位同学分享一间约三四十平米的宿舍,包括共用的阳台、卫生间和浴室,但无空调。每人拥有一台电脑桌和一张床铺,宿舍条件算是当年人大最好的。换到科大,同样是住四个人的学生公寓,除客厅外每人拥有一处五六平米的独立小间,门可上锁,内装空调。共用洗手间和浴室的面积相对较大,每套公寓另设一厨房,可使用煤气做饭。 宿舍条件是笔者在人大读研期间最不满意的状况之一。主要的烦恼在于难以保护隐私,而且室友之间相互干扰,欲求一安静自由的读书环境而不得。这方面科大的状况要好很多,但也不是全无问题,比如公寓内小间门板的隔音效果就很差。笔者初到科大时,一天清早起床,精神大振,抄起一份英文报纸就朗声念了出来。不一会听到对面室友敲门:“兄弟,小点声。” 宿舍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四分。 三、设施 校园设施包括一切用于学习、资讯、文娱和健身方面的硬件,下面逐项分说。 学习方面,有无足够的自习坐位是衡量一所大学硬件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大多年来没有很好地解决自习教室不足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大早爬起来在图书馆门排队占座。笔者在科大两年,只在期末考试期间见到过人满为患的现象,平常很少有找不到自习座位的情况。 资讯方面,今天大学生最看重的莫过于互联网。两校宿舍均设有宽带接口,人大的网速稍慢一些,特别是在下载大字节电子文件的时候。由于内地和香港网络管制不同,科大学生可以访问一些人大学生不能访问的站点。但总得来说,尤其对于习惯阅读英文网页的学生,人大和科大的网络服务差距不是太大。报刊方面,人大订有包括港台出版物在内的大部分中文刊物,也收有一些英文重要刊物,但取阅不是很方便。笔者在校时每次去要先将学生证压在管理员处,过刊还要托他到库房查找。科大订阅的国内中文刊物并不齐全,但主要的英文刊物,比如美国三大报纸和《经济学人》,都可以方便地读到。人大某些宿舍内装有有线接口,可收看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电视频道。科大宿舍内可接入香港有线电视网,收看CNN和BBC等国外频道。 人大在文娱方面的可选择项目比科大要多。每周校园舞厅收费开放,周末常常有学生组织播放三四场电影。科大一到周末就冷冷清清,因为大部分香港学生都要回家,学校也没有常设的舞厅活动。该校的大陆学生组织会播放电影,片种受到版权法规的极大限制,很多片子有碟也看不了。 体育设施方面,人大拥有全北京高校最大的体育场馆“世纪馆”,另有一座室内游泳池,设施一流,收费开放;科大健身房及各场馆则免费开放,另有室外室内游泳池各一,换季轮替开放。此外,科大还设有几间琴房,供学生习练钢琴之用。 设施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八分。 四、校园 人大的和科大的校园环境恰好处在两个极端。前者位于北京三环西北角,地处闹市,浅门浅户;后者位于香港九龙清水湾,凭海临风,别有幽境。笔者在人大读本科时,宿舍窗口正对着一座购物商城,一早醒来能听到公共汽车报站的声音。校内每天都有不少外来人员进进出出。科大则清静像座桃花岛,美仑美奂,却总是一样的景致。住在此间的人们来来回回碰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日久真是闷得发慌。人大的情侣在核桃林的石凳上谈恋爱还得提前占座;科大的山水清秀而浪漫,宜发海枯石烂之盟誓,可你就是见不着几对鸳鸯。 人大校园由一组风格并不统一,色调尚且协调的建筑组成。几条道路平铺直叙,四通八达。科大的教学办公楼是一整座迷宫般的巨大复合体(Complex),从运动场到校长办公室的落差有三十层楼之多,全赖几十部电梯上上下下维持交通。在建筑内部,人大新建的教室均配有电教设备,科大亦同。人大教学楼内的洗手间不如科大的干净卫生,但阁下出恭之余可以欣赏涂鸦艺术家的壁画作品,亦是一乐。在笔者看来,校园咖啡馆是大学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人大在学生活动中心内原设有规模不大的水吧,笔者走后又开设了较大的咖啡馆“水穿石”。科大校园内则有室内和露天结合的咖啡厅,满座可达一百人左右。 校园一项,两校都不算理想,科大稍佳。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七分。 五、城市 城市决定一所大学的外围环境,大学生不可能不受到所在城市的主流文化氛围感染。就这点而言,北京和香港又处在两个极端。大略说来,北京多元、包容、政治挂帅;香港单调、排外、商业导向。这两座城市都居住着大量移民,北京的移民来自全国各省,五方杂处;香港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省。北京的人口结构比香港庞杂得多,最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准入制度:北京向全国人民开放,香港只准大陆同胞自由行。若想在港永久居住,比申请加拿大的移民签证还难。 语言和签证一样构成香港对内地人才的主要壁垒。香港规定的官方语言有三种,英文、粤语和普通话。占人口主体的港人交流多用粤语,像笔者这样的大陆学生如果不费心学习“丫夷桑”(一二三),就很难和港人沟通。香港上层社会普遍使用英语,一批大陆海归在那里倒是过得如鱼得水。相比之下,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北京则包容得多。 就社会和人文科学而言,北京的学术讨论气氛比香港浓厚很多。笔者以为可归于两项因素,一在地理,一在人事。首先,北京聚集了全国一半左右的知名学者,几十所高校密布海淀区。人大又位于这些高校中心,笔者在京就学期间得地利之便,骑自行车就可以接触到周边各校的学术资源。香港的高校分布比较分散,从科大到最近的香港城市大学,乘公车和地铁还要半个多小时,自然不会产生所谓的“集群效应”(cluster effect)。其次,政治挂帅的北京吸纳了多种多样的人才,这里不仅是政治家的竞技场,也是大批商贾、学者、作家、演员、艺术家甚至异议人士活跃的舞台。丰富的人才储备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相比之下,商业导向的香港就显得片面单一,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常常只能附身于商业价值之下。笔者接触过的香港人很少有自身利益之外的关怀,更少有学生为学术而学术了。 城市一项,以香港十分计,北京可得十六分。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