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斌:医改最新方案重新发现医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6:21 长江商报

  作者:彭永斌

  3月31日,随着一纸协议书送达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中国医改最新一套方案,即第7套方案“挤”进了原本6名“选手”竞逐的跑道中。

  一个“挤”字,形象地道出了当前医改工作的艰巨和复杂。众多方案(都还没有正式提交,但一些方案的基本思路已成型)参与PK,博弈的过程当然也是大浪淘沙、挑选真金的过程。医疗体制改革,毫无疑问也需要各种有差异的方案,以供决策层比较和参考。

  即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方案为例,其主张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患者向政府购买医疗保险,政府代表患者成为强有力的谈判者,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这个方案,以国际视野来看,其实谈不上新鲜,目前也正为不少国家采用。不过与已成型的一些方案相比,“购买医疗服务”,这个体现着浓浓市场意味的想法,却显得“绝世而独立”。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及复旦大学的3套医改方案上,三家明确主张政府必须坚持对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拒绝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和民营化,不同意建立医疗服务的购买机制,坚持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等。

  截然不同的态度,仔细思量下,背后其实有着相同的价值旨归——充分为患者争取利益,体现未来医疗的“以人为本”。分析它们的差别,我们也发现,一个潜藏的问号便是:医疗机构能否实现主动为患者争取利益?

  北师大的方案,因为有政府作“过渡”,患者与医生、

医院间的关系变得单纯。按医保“人头”计算的医疗费用,也让医院失去了“以药养医”的土壤。这就把医疗机构“逼”到了真实的市场竞争当中——如果某医疗机构也相应降低了服务质量,那政府就可以用“不再购买”来使其“生计艰难”;反之,如果医疗机构加强医术医德,主动为患者着想,那患者的满意就能转化成政府的购买。而另三家的方案限制市场,尽管也引入了
考核机制
,但“计划”内的考核,弹性空间过于狭小,难给医疗机构带来最切身的“惊喜”与“忧患”。相比较而言,前者更能调动起医疗机构为患者着想的能动性。

  应该看到,现代的医疗模式,已经不仅属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的新模式。在这一新模式中,“人”——包括患者和医生,已经成为整个医疗服务环节最重要的主体。患者在没有费用等焦虑的情况下容易康复,医生的技能发挥也需要良好的心境,这一点上说,医改本就应该有两个方面:在需求方,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在供给方,也要充分保证医务人员的利益。

  以患者利益为重,各方案已基本形成共识,但保护医务人员的利益,让他们凭劳动体现价值,或许因为“医生收入过高”的现实语境影响,还未成为一些方案的重要内容,甚至这些方案本就暗示了医生今后利益的大幅缩减。这需要引起重视,毕竟,患者的利益,除了费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健康和生命,这需要医生的良好服务来保证。作为救死扶伤的执行者,医生的技能和担负的风险,他们在技术和态度上的差别,也需要在回报上有合理地体现。

  由是观之,不管北师大的方案能不能最终被采用,其参考意义已经体现:“购买”有助于当前混乱的医疗市场的涤清,在一个相对单纯而清明的医患关系中,人们可以重新“发现”医生。至于“购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当之手,则是在具体的执行中,有关部门应该事先考虑到并力避之的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