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坚:清华博士如何被炒作成杀人犯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11:10 南方新闻网 (来源:南方周末)

    宋志坚

  “主题先行”之类在文学创作中尚且不行,何况在视事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之中。

  因为清华博士生的身份,两年前的那次乡村流血事件顿时成为舆论焦点。不少媒体直称“清华博士棒杀乡亲”,甚至引发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为何缺失”的讨论。聚焦之快、跟风之快以及调门升级之快,都使人目不暇接。然而,两年之后,法院最终裁决清华博士生无刑事责任。这一结果,犹如釜底抽薪,使当初沸沸扬扬的讨论,顿时显得甚为尴尬。《清华博士“杀人事件”大逆转》(原载4月19日的《南方周末》)一文的导语因此直言:“在这背后,既折射出中国乡村社会特有的复杂性,而舆论的作为,亦值得深思。”

  从表面看,一切都因了“清华博士”与“杀人案犯”这两种身份之间的反差过于强烈,因为“杀人”的,居然是“博士”,而且还是“清华”的,这才是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人咬狗”的新闻。假如“杀人”的仅仅是“某地村民”,就像“狗咬人”一样,也就没有什么稀奇。所以,尽管在那一场流血事件的现场,有人看到“董秀海持棒打人”,有人看到“郑秀虎持棒打人”,还有更多的人“没看清楚到底是哪个打人”,然而,众多媒体感兴趣的偏偏就是董秀海这个“清华博士”,而“清华博士涉嫌杀人”这八个“异常醒目”的大字,也便成了“众多媒体报道的标题”。可见,这“聚焦”之快,就已有了“先入为主”的成分。

  由“清华博士涉嫌杀人”变成“清华博士杀人”也是转眼间的事。或许是希望这一报道更有“新闻价值”,于是,“‘涉嫌’两字很快被忽略,‘博士杀人’的字眼频见”,某知名门户网站甚至特别制作了名为“清华博士棒杀乡亲”的专题。这样一来,“博士杀人”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由这一“事实”引发的各种议论也随之铺天盖地,有论“优秀学生干部如何成了宗族恶势力的代言人”的,有论“导致悲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的,甚至还有“大学人文教育为何缺失”的讨论。这种逐步升级的调门或主题,原本就潜在于有关人士的头脑之中——有着这一潜在的“主题”,他们才会聚焦于“清华博士”,继而又将“清华博士涉嫌杀人”改写为“清华博士杀人”。这种“先入为主”,也可称为“主题先行”。

  报道这一流血事件的,当然也有先后之分。“众多媒体报道的标题”都是“清华博士涉嫌杀人”,未必就是不约而同;“‘涉嫌’两字很快被忽略,‘博士杀人’的字眼频见”,也未必就是不谋而合。率先标出的“清华博士”,或率先“忽略”“涉嫌”二字的总是个别,大多都是“闻风而动”的,于是乎就有了“三人成虎”的效应。这倒恰如鲁迅当年的假设:“假使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液,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大家准可以都逃散。真不知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别的且不去管它,只说法院未曾判决,这“涉嫌”二字为何就不翼而飞,只要略作思考,也就不会让“‘博士杀人’的字眼频见”。遗憾的是许多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偏偏省略了在“闻风”与“而动”之间的这种本该有的“略作思考”,于是就有了这“跟风”之快。如此“一哄而起”,也就难免“一哄而散”。

  由此联想到不久前也曾弄得沸沸扬扬的“茶水发炎”,窃以为此二者之间亦大有相似之处。那个“茶水发炎”的新闻,是在有关媒体从业人员的“主题先行”之下直接“制造”的。由这种人为制造的新闻引发的种种热议,经不起几句内行话也就统统落空。也有同行在为此类新闻行为辩解,认为他们揭露的不正之风在医疗界确实存在。这其实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新闻是不能制造的,只能如实报道;新闻的主题也只能从新闻事实中去提炼,“主题先行”之类在文学创作中尚且不行,何况在视事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之中。

  少一点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和哗众取宠的功利目的,才会多一些实事求是的真相。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