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是“恢复”高考,还是高考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09:48 中国网

  作者:王学泰

  我是1964届本科毕业生,并非77届,“恢复高考30周年”与我个人关系不大。但我又说对这个问题的确有些想法,不妨一叙。

  我觉得应该正一下“名”,用“恢复高考”来说明1977年高校招生考试,我觉得有些不够准确。大学自1971年招生,1973年考文化课,不能说1977年以前没有大学中没有学生,也不能说没有“高考”。而且说“恢复”,好像完全回到到文革以前的高考,有些贬低这次高考的意义。1977年的高考实际上是一场高校招生制度重大变革的开端,它不是完全“复”17年之“旧”。

  五十多年来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似乎永恒地处于变革之中,有时激烈,有时温和,但变革是主旋律。文革之初(1966年),面对数十万高中毕业生,宣布教育领域被“资产阶级专了政”,因此废除高考。并说高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反动堡垒”,许多高校被解散或合并。城镇中的六届中学生大部分上山下乡。1968年毛主席“7.21”批示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但68年没招生。1970年,中共中央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10月15日,国务院正式通知各地,大学恢复招生的试点开始进行。这一年招了41870人。71年又试招了4万多人。这两次是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招收学生,操作原则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这时高校中已经有了近9万的“大学生”了。

  这两批“大学生”也许只有年龄像,其它与我认识的“资产阶级教育”中的大学生迥异。1972年,我在北京房山一个公社与这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有过接触。那时把北京所有的艺术类学院(如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合并一起,名为“五七艺术大学”,作为试点院校它们招了学生。这些学生曾到房山深入生活,画写生,正好与我住在一个院子里,出入时常相见。但学生大部分横眉立目,很少与人打招呼,作风与我印象中的大学生不同。但老师挺随和,我们常聊天。有位老师是教基础课的,谈起教书,他叫苦不迭。听他说,这批学生都是首长警卫员、服务员。其中有江青、陈伯达、康生等人的。水平很低、脾气很大,公子王孙一样,很难伺候。以“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大学主人自居。他们知识很少,但以为能背诵一些教条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对老师颐指气使。老师教素描画鸡蛋,他们就批判这是资产阶级形式主义,一开始就要老师教画毛主席像,让老师哭笑不得。那时教师动辄得咎,甚至被批斗,像电影《决裂》中对大学教师的丑化,把无知当作真理,把宣传当作教学不是个别现象。老师们整日战战兢兢,怎么能搞好教学?那时有“大学,大学就是大家来学”,没有对专业水平的的要求,明智的老师任着学生性子来,放纵自恣。

  1972年,大学全面恢复招生,这一年招了13万多人,约相当文革前高校招生的一半。许多知青,把上大学看成改变处境的一个出路。因为不考试,有权有势者“走后门”的特别多。发文件制止、竖样板(不走后门的样板)也没用。另外,招上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1973年,提出招生工作要“重视文化考查,了解推荐对象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入学学生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的实际文化程度”。因此招生增加了文化考试。这时的考试制度,有点像唐代的进士考试,采用的是推荐与选拔相结合。不过其结果也像唐代,推荐的作用远大于卷面的作用。再说一个在房山的例子。那年大学到公社来招生,公社推荐书记的女儿。据说是“铁姑娘队”的,政治完全合格。文化考试时,问:化肥的化学性质?答:白(指颜色)的。问煤(当地产煤)的化学性质?答:黑的。问煤是如何形成的?答:刨的。如此文化程度,还是被招走了。公社文教组参加这次招生,所以笑话传得很远、很久。就这种名不副实的“文化考试”还受到“白卷英雄”张铁生冲击,更流于形式了。

  1973年招了15.3万人,74年16.5万人,75年19万人,76年21.7万人,到此招生人数与文革前招生人数差不太多了。直到1976年底高校在校学生有82万人。这时的学生名为“工农兵大学生”,虽然不能说没有名副其实的,但大多是不合格的。正像77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清华代表诉苦所说的那样,大多是中学水平,有的还是小学。邓小平同志插话说那就改名“清华中学”“清华小学”吧。

  我们称77年为“恢复高考”,好像当时高校中没有学生和文革之后上大学从没有考试一样。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也说是恢复高校的向社会广泛招考学生,废除已经实行7年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这次高考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它并没有完全恢复到1966年以前高考的做法。例如1957年以后,政审已经非常严格,而且赋予中学的权力非常大,中学政审对本校毕业生是否能考上大学起决定作用。1958年“向党交心”时,我校有个高三同学主动交出了一些与主流不同的思想,当时还受表扬,说他交心彻底,但运动后期遭批判,就没有考上大学。1960年届应届毕业生20万,当年高校招23万。可是文理两科都很好的遇罗克却没考上。有家庭原因,更多的还是班主任对他印象不好。

    77年的高考在政审上宽松了许多。小平同志对教育部起草的招生文件,亲自进行修改和审定。他认为文件中的政审条件太繁琐,并说:“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不像文革前那样强调家庭出身,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革。后来这方面越来越宽松,基本上是以考卷为主了。1977年的改革只是开了个头。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注重文化考试,但发展到一张考卷定终身,也违背改革的初衷。现在是教改仍在进行,同志仍须努力。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